鼻塞式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43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塞式呼吸器,其包括:鼻塞和过滤芯片,至少所述鼻塞的一端部能够插入使用者的鼻腔,且所述鼻塞包含有与所述鼻腔连通的气体通道,所述过滤芯片用以滤除混杂于待处理气流内的、粒径大于设定值的颗粒,待处理的气体流经所述过滤芯片后进入所述鼻塞内的气体通道;以及,过滤芯片防护结构,用以对所述过滤芯片进行防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过滤性好、呼吸方便、舒适感好等优点,应用广泛。应用广泛。应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塞式呼吸器
[0001]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为201610399521.8,申请日为2016年06月0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鼻塞式呼吸器》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器,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鼻塞式呼吸器。

技术介绍

[0003]一般而言,空气中通常存在粉尘等颗粒污染物,若人体长期吸入含有这样的空气,往往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等受损。尤其对于某些特殊人群,例如对于花粉等过敏的人群来说,若吸入含有这些过敏源的空气,将导致这些人员发生哮喘、呼气困难等症状。为保障人体的健康和安全,人们已经习于采用棉布、纱布等材质制作的口罩来滤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但此类传统口罩仅对尺寸较大的颗粒污染物有效,且经短时间使用即可能被污染。
[0004]又及,考虑到近年来在国内外多地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在空气中存在的大量PM2.5(空气中等效粒径在2.5μm以下的颗粒)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普通的口罩对于PM2.5并无滤除效果的问题。业界又提出了包含静电过滤器等特殊过滤器的口罩、呼吸器(例如N95口罩等),其对于空气中普通污染颗粒的过滤性好,但气阻大,呼吸困难,且对于雾霾天气而言,同样也基本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塞式呼吸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鼻塞式呼吸器,其包括:
[0008]鼻塞和过滤芯片,至少所述鼻塞的一端部能够插入使用者的鼻腔,且所述鼻塞包含有与所述鼻腔连通的气体通道,所述过滤芯片用以滤除混杂于待处理气流内的、粒径大于设定值的颗粒,待处理的气体流经所述过滤芯片后进入所述鼻塞内的气体通道;以及,
[0009]过滤芯片防护结构,用以对所述过滤芯片进行防护。
[00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芯片防护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式硬质滤网和第二固定式硬质滤网,所述过滤芯片设置于第一固定式硬质滤网和第二固定式硬质滤网之间。
[00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鼻塞式呼吸器还包括第一过滤织物和/或第二过滤织物,所述第一过滤织物分布于所述鼻塞和过滤芯片之间,所述过滤芯片分布于第二过滤织物与鼻塞之间。
[00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鼻塞式呼吸器还包括第一可拆卸式硬质滤网和/或第二可拆式硬质滤网,所述第一可拆卸式硬质滤网与第一过滤织物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可拆卸式硬质滤网与第二过滤织物固定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鼻塞采用腰鼓型鼻塞;和/或,所述鼻塞式呼吸器还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壳体,所述鼻塞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壳体一端,所述过滤芯片容置于所述壳
体内。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为具体的第一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芯片包括:
[0015]具有第一流体通道的基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空气入口分布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
[0016]彼此间隔设置的复数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横向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上连续延伸,下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上部设有沿横向连续延伸的帽形结构,所述帽形结构的相背对的两侧部沿侧向外延,而相邻帽形结构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通过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口径大于0但小于混杂于待处理的空气内的选定颗粒的粒径,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的凸起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空气入口的相背对的两侧相邻设置,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的凸起部直接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空气入口上通过,从而使复数个帽形结构、复数个凸起部与基体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且待处理的空气仅能通过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进入第一流体通道。
[0017]在该第一实施方案中,至少两个所述的凸起部直接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空气入口上通过;和/或,所述复数个凸起部平行分布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上。
[0018]较为优选的,所述帽形结构与凸起部一体设置。
[0019]在该第一实施方案中,所述帽形结构可具有倒梯形截面结构。
[0020]较为优选的,形成于相邻帽形结构之间的开口部的口径为1nm~50μm。
[0021]较为优选的,所述帽形结构的高度为50nm~200μm。
[0022]较为优选的,相邻凸起部之间的距离为0.1μm~100μm。
[0023]较为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0.1μm~400μm,宽度为0.1μm~100μm。
[0024]较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孔径为1μm~1mm。
[0025]较为优选的,所述基体的厚度在1μm以上。
[0026]较为优选的,至少于所述凸起部、帽形结构和基体中的任一者的表面还设置有光催化功能材料层和/或抗菌功能材料层。
[0027]较为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帽形结构和基体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局部为透明结构。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为具体的第二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芯片包括:
[0029]具有第一流体通道的基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空气入口分布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
[0030]由复数根线形体相互交叉形成的多孔结构,用以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配合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复数根线形体一端均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所述多孔结构中孔洞的直径大于0但小于混杂于待处理的空气内的选定颗粒的粒径,且待处理的空气仅能通过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进入第一流体通道。
[0031]进一步的,所述复数根线形体的一端均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并环绕分布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空气入口周围。
[0032]较为优选的,所述的过滤芯片还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复数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上,并沿横向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上连续延伸,其中至少两个凸起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空气入口的相背对的两侧相邻设置,至少一个凸起部直接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空气入口上通过,所述凸起部上固定连接有两根以上所述的线形体。
[0033]较为优选的,连接在一凸起部上的复数根线形体和连接在与该凸起部相邻的另一凸起部上的复数根线形体相互交叉。
[0034]较为优选的,所述复数个凸起部平行分布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上。
[0035]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的形状包括长条状或片状,且不限于此。
[0036]进一步的,所述的复数个凸起部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上。
[0037]较为优选的,所述凸起部的宽度为0.1μm~100μm,高度为0.1μm~400μm。
[0038]较为优选的,相邻凸起部之间的距离为0.1μm~100μm。
[0039]较为优选的,所述凸起部表面还设置有光催化功能材料层和/或抗菌功能材料层。
[0040]较为优选的,所述基体、所述复数根线形体、所述复数个凸起部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局部为透明结构。
[0041]较为优选的,所述线形体的直径为1nm~50μm。
[0042]较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塞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鼻塞和过滤芯片,至少所述鼻塞的一端部能够插入使用者的鼻腔,且所述鼻塞包含有与所述鼻腔连通的气体通道,所述过滤芯片用以滤除混杂于待处理气流内的、粒径大于设定值的颗粒,待处理的气体流经所述过滤芯片后进入所述鼻塞内的气体通道;以及,过滤芯片防护结构,用以对所述过滤芯片进行防护,所述过滤芯片防护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式硬质滤网和第二固定式硬质滤网,所述过滤芯片设置于第一固定式硬质滤网和第二固定式硬质滤网之间;其中,所述过滤芯片包括:具有第一流体通道的基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空气入口分布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彼此间隔设置的复数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上,并沿横向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上连续延伸,其中相邻凸起部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通过的沟槽,所述沟槽的开口部的口径大于0但小于混杂于待处理的空气内的选定颗粒的粒径,以及,其中至少两个凸起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空气入口的相背对的两侧相邻设置,至少一个凸起部直接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空气入口上通过,从而使所述复数个凸起部与基体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且待处理的空气仅能通过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进入第一流体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塞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塞式呼吸器还包括第一过滤织物和/或第二过滤织物,所述第一过滤织物分布于所述鼻塞和过滤芯片之间,所述过滤芯片分布于第二过滤织物与鼻塞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塞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塞式呼吸器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勇史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瑞膜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