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旱区咸水湖泊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旱区咸水湖泊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旱区咸水湖泊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河湖湿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对于旱区,水资源本身匮乏,将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提。然而旱区常因蒸发大,盐渍化严重,湖泊也常因地质条件等原因呈现出盐度偏高,形成微咸水或咸水湖泊。
[0003]目前对于湖泊治理常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或多种方法的结合。实践证明,采用生物方法辅助其它方法形成的生态修复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治理湖泊,且持久性强,然而对于咸水湖泊,常规的生物方法如种植水草、放养净水水生动物、泼洒微生物制剂等,均不能发挥有效作用,水草、水生动物等很难生存。如在浮床或浮岛上种植水生植物,即使水生植物自身有一定的耐盐性,但湖面蒸发大,随着湖水的蒸发,水体中的盐分逐渐累积在植物培养基上,形成厚厚的盐层,对水生植物产生盐胁迫作用,抑制水生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植物死亡。尤其在种植初期,水生植物还未完全覆盖浮床或浮岛,且还未完全适应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旱区咸水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浮岛(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1)的四周安装有蒸发收集装置(2),所述浮岛(1)的上部种植有水生植物,且安装有灌溉系统(3);所述浮岛(1)包括覆塑金属网箱(13)和储水箱(11),所述覆塑金属网箱(13)的内壁上固定多个环状龙骨(12),在环状龙骨(12)的内侧对覆塑金属网箱(13)的四周和底部的内侧紧贴一层编织袋和/或土工布;所述储水箱(11)安置在覆塑金属网箱(13)的中间偏上处,储水箱(11)的水箱口(112)露出覆塑金属网箱(13)的上盖,储水箱(11)和覆塑金属网箱(13)之间的间隙填充有营养土(14);所述储水箱(11)的底部为锥形,底部中心位置还设置有集水槽(111);所述储水箱(11)的侧面安装有导水管(113),将蒸发收集装置(2)收集的水体存储于储水箱(11);所述灌溉系统(3)取用存储于储水箱(11)的水体为浮岛(1)上部种植的水生植物灌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区咸水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收集装置(2)包括环形浮管(21)和塑料薄膜(23);所述环形浮管(21)的上部安装有立壁(22),塑料薄膜(23)的一端固定在立壁(22)上,塑料薄膜(23)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到覆塑金属网箱(13)的外部并与覆塑金属网箱(13)的外部固定,在塑料薄膜(23)与覆塑金属网箱(13)固定位置的下部安装有汇水槽(24);所述导水管(113)的进水口(1131)固定在汇水槽(24)的下部,汇水槽(24)与进水口(1131)的连接处开设有多个开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旱区咸水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13)的数量为8个,均匀安装在储水箱(11)的四周;所述立壁(22)的选材为透明材料,立壁(22)的内侧涂有疏水涂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旱区咸水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塑金属网箱(13)的外部还设置一圈挡水板(15),挡水板(15)的内侧与覆塑金属网箱(13)固定;所述塑料薄膜(23)的另一端固定在挡水板(15)外侧的中部;所述汇水槽(24)固定安装在挡水板(15)外侧的下部;所述塑料薄膜(23)靠近挡水板(15)的位置还设有开孔,开孔内安装有漏水管(25),漏水管(25)延伸到汇水槽(24)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2
‑
4任一所述的旱区咸水湖泊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23)向下延伸的角度不小于30
°
;所述蒸发收集装置(2)还包括8个连接柱(26),连接柱(26)的一端均匀固定在环形浮管(21)的内侧,连接柱(26)的另一端均匀固定在位于浮岛(1)空载时吃水线位置附近的环状龙骨(12)上。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琮,赵增锋,王丽卿,郭琦,孙旭杨,赵睿智,欧阳虹,王世强,李世龙,雷兴碧,吴岳玲,胡朋成,贺树杰,曹占琪,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