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顶光伏发电的新型固定可调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搭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顶光伏发电的新型固定可调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光伏产业发展最为迅猛。国家也提出了诸多相关文件。从光伏政策中可以看出,国家逐步偏向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组件应用到建筑上,即光伏建筑一体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式,是未来光伏发电应用领域重要市场之一。
[0003]其中彩瓦钢屋面与光伏板一体化安装方式施工简单,主要构建有:彩钢瓦屋面、光伏组件和两者间的连接件组成。主要有夹具彩钢瓦屋顶夹具安装方式与彩钢瓦屋顶粘接安装方式两种。两种方式都有施工用时短耐用容易维修,并且基础造价不高的特点,在近年来的光伏项目中越来越受欢迎。但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安装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美观、安全可靠性、低成本、安装方式、系统走线、通风散热等。现有技术下在彩钢瓦屋顶与光伏组件一体化安装过程中,夹具安装需要在在彩钢瓦屋顶上打孔安装导轨,打孔后屋顶防水受到破坏,屋面也会因为因钻孔而受到腐蚀。屋顶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顶光伏发电的新型固定可调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安装于体彩钢瓦(100)与光伏板(200)之间;所述彩钢瓦(100)采用倾斜搭建的方式固定于屋顶用于防水;所述光伏板(200)搭在彩钢瓦(100)顶部,建立分布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模;其特征在于,支架本体还包括:连接搭扣机构(300),安装于彩钢瓦(100)凸起部,分别与彩钢瓦(100)及光伏板(200)无痕连接固定;防滑固定机构(400),固定于彩钢瓦(100)上,分布于连接搭扣机构(300)上游或下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顶光伏发电的新型固定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搭扣机构(300)包括连接底座(500)、上搭扣件(600)、下搭扣件(700);所述连接底座(500)安装于彩钢瓦(100)顶面的凸起上,四个所述连接底座(500)处于光伏板(200)底面四角处并将其顶起,所述上搭扣件(600)安装于连接底座(500)侧壁上并从侧边对光伏板(200)固定,所述连接底座(500)与上搭扣件(600)对称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501),所述凹槽(501)内部安装有向外延伸出去并与彩钢瓦(100)固定的下搭扣件(7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顶光伏发电的新型固定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搭扣件(600)包括第一固定板(601)、第一支座(602)、第一扣板(603);所述第一支座(602)固定于连接底座(500)的侧边,所述第一固定板(601)呈L型设置搭在光伏板(200)并向延伸至连接底座(500)上,所述第一固定板(601)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04),所述第一支座(602)位于第一限位槽(604)中部并与第一扣板(603)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扣板(603)端部在第一限位槽(604)中与第一固定板(60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顶光伏发电的新型固定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搭扣件(700)包括第二固定板(701)、第二支座(702)、第二扣板(703);所述第二支座(702)固定于凹槽(501)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板(701)呈L型分布其一端贴于彩钢瓦(100)的凸面上,其另一端延伸至凹槽(501)中,所述第二固定板(701)在凹槽(501)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704),所述第二支座(702)位于第二限位槽(704)内部并与第二扣板(70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扣板(703)位于第二限位槽(704)内部一侧与第二固定板(701)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顶光伏发电的新型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韬,谢洪平,刘亮,王章轩,朱娇,许奇,范舟,林冬阳,
申请(专利权)人:彭浩祺章蔚然曾雅雯唐智黄建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