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规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31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日规吸顶灯,涉及吸顶灯领域,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内部正面安装有四条呈矩形排列的灯珠板,且底盘上位于每两条灯珠板交界处皆螺纹连接有与灯珠板配合的螺丝,所述底盘背面中间安装有电源模组,且底盘中间开设有与电源模组配合的通孔,所述电源模组包括电源底壳、驱动模组与电源上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盘正面安装四条呈矩形排列的灯珠板,使得灯珠出光更加均匀,通过使用螺丝将灯珠板固定在底盘上,组装方便,将电源模组安装在底盘背面,且在底盘中间开设与电源模组配合的通孔,可便于电源模组上的夜灯灯光透光到底壳正面,同时也不会遮挡遥控信号,结构简单造价低。造价低。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规吸顶灯


[0001]本技术涉及吸顶灯领域,具体为一种日规吸顶灯。

技术介绍

[0002]吸顶灯是灯具的一种,顾名思义是由于灯具上方较平,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屋顶上所以称之为吸顶灯,光源有普通白灯泡,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卤钨灯、LED等,市场上最流行的吸顶灯就是LED 吸顶灯,是家庭、办公室、文娱场所等各种场所经常选用的灯具。
[0003]现有的日规吸顶灯主体部件一般为灯罩、灯珠板、电源模组与引挂器。
[0004]但现有日规吸顶灯的电源模组与灯珠板一般均设置在灯罩内部,使得灯罩一般较厚,且需要考虑灯珠板与电源模组的位置关系,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日规吸顶灯,以解决现有的日规吸顶灯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日规吸顶灯,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内部正面安装有四条呈矩形排列的灯珠板,且底盘上位于每两条灯珠板交界处皆螺纹连接有与灯珠板配合的螺丝,所述底盘背面中间安装有电源模组,且底盘中间开设有与电源模组配合的通孔,所述电源模组包括电源底壳、驱动模组与电源上壳。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珠板呈矩形排列,可使灯珠出光更均匀,螺丝可固定灯珠板,电源模组可控制灯珠板的工作,通孔可便于电源模组内的夜灯灯光透光,且便于信号通过。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背面中间设置有电源上壳,且电源上壳背面设置有电源底壳,所述电源底壳与电源上壳之间安装有驱动模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上壳与电源底壳可包裹保护驱动模组,驱动模组可控制灯珠板的工作。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两条所述灯珠板交界处皆设置有固定片,且螺丝通过固定片固定灯珠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片可防止螺丝伤害灯珠板。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正面设置有灯罩,所述电源上壳的材质为透光材料。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罩可保护灯珠板,电源上壳为透光材料,可便于驱动模组上夜灯的灯光通过底盘上的通孔透光到底盘正面,且便于驱动模组接受信号。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源模组中间设置有引挂器,且电源模组背面设置有海绵垫。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挂器可便于将装置固定在安装面上,海绵垫可密封电
源模组与安装面之间的缝隙,防止灰尘蚊虫等进入装置内部。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在底盘正面安装四条呈矩形排列的灯珠板,使得灯珠出光更加均匀,通过使用螺丝将灯珠板固定在底盘上,组装方便,将电源模组安装在底盘背面,且在底盘中间开设与电源模组配合的通孔,可便于电源模组上的夜灯灯光透光到底壳正面,同时也不会遮挡遥控信号,结构简单造价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
[0020]图中:1、底盘;2、灯珠板;3、固定片;4、螺丝;5、灯罩;6、电源模组;601、电源底壳;602、驱动模组;603、电源上壳;7、引挂器;8、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3]一种日规吸顶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盘1,底盘1内部正面安装有四条呈矩形排列的灯珠板2,可使灯珠出光更均匀,且底盘1上位于每两条灯珠板2交界处皆螺纹连接有与灯珠板2配合的螺丝4,可固定灯珠板2,底盘1背面中间安装有电源模组6,可控制灯珠板2的工作,且底盘1中间开设有与电源模组6配合的通孔,可便于电源模组6内的夜灯灯光透光,且便于信号通过。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电源模组6包括电源底壳601、驱动模组602与电源上壳603,底盘1背面中间设置有电源上壳603,且电源上壳603背面设置有电源底壳601,电源上壳603与电源底壳601可包裹保护驱动模组602,电源底壳601与电源上壳603之间安装有驱动模组602,可控制灯珠板2的工作,电源上壳603的材质为透光材料,可便于驱动模组602上夜灯的灯光通过底盘1上的通孔透光到底盘1正面,且便于驱动模组602接受信号。
[0025]请参阅图1和图2,底盘1正面设置有灯罩5,可保护灯珠板2。
[0026]请参阅图1和图2,每两条灯珠板2交界处皆设置有固定片3,且螺丝4通过固定片3固定灯珠板2,固定片3可防止螺丝4伤害灯珠板2。
[0027]请参阅图1和图2,电源模组6中间设置有引挂器7,可便于将装置固定在安装面上,且电源模组6背面设置有海绵垫8,可密封电源模组6与安装面之间的缝隙,防止灰尘蚊虫等进入装置内部。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组装时,将灯珠板2按矩形排列放置在底盘1正面,再将固定片3放置在每两条灯珠板2的交界处,然后使用螺丝4通过固定片3将灯珠板2固定在底盘1上,接着将引挂器7安装在电源模组6中间,最后将电源模组6固定在底盘1背面即可,使用时,通过引挂器7将装置固定在安装面上,海绵垫8可密封电源模组6与安装面之间的缝隙,防止灰尘蚊虫等进入装置内部,即可通过遥控控制驱动模组602开关灯珠板2,灯罩5可
防止异物撞击灯珠板2导致灯珠板2损坏,电源上壳603为透光材质,可便于驱动模组602上夜灯的灯光通过底盘1上的通孔透光到底盘1正面,且便于驱动模组602接受信号。
[00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技术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规吸顶灯,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内部正面安装有四条呈矩形排列的灯珠板(2),且底盘(1)上位于每两条灯珠板(2)交界处皆螺纹连接有与灯珠板(2)配合的螺丝(4),所述底盘(1)背面中间安装有电源模组(6),且底盘(1)中间开设有与电源模组(6)配合的通孔,所述电源模组(6)包括电源底壳(601)、驱动模组(602)与电源上壳(6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背面中间设置有电源上壳(603),且电源上壳(603)背面设置有电源底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中武严光锐张圣秋夏小明刘德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特斯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