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旋转大流量出胶阀用连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17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出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旋转大流量出胶阀用连接接头,包括出胶阀、电动马达、输胶管和连接套,所述出胶阀上设置有电动马达,所述出胶阀上设置有输胶管,所述输胶管的外部滑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滑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嵌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输胶管接触,所述固定环与连接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套内滑动连接有压环。通过在连接管的外部设置固定环,固定环上设置密封圈,当连接管与出胶阀的输胶管连接时,密封圈抵触到输胶管,然后通过第一弹簧受到压缩的弹力使得密封圈受到挤压,进而使得连接管与输胶管之间的密封性得到保证。输胶管之间的密封性得到保证。输胶管之间的密封性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旋转大流量出胶阀用连接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出胶阀
,具体为一种内旋转大流量出胶阀用连接接头。

技术介绍

[0002]出胶阀的原理一般为当阀体下方进气口进气时,阀体上方进气口停止进气,活塞腔往复运动,这时活塞杆往后拉,此时处于封胶状态,反之,则出胶状态。现有市场上流通有内旋转大流量出胶阀,以在出胶过程中实现点胶功能,点胶的量不大于转动头上开设的通胶孔的大小。并且阀体上设置有进胶管,用来与胶罐连接,但是现有的进胶管与胶罐上的管路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采用卡箍的形式,安装和分离十分不便,并且卡箍容易松动,密封性也得不到保证。因此,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旋转大流量出胶阀用连接接头,解决了现有的进胶管与胶罐上的管路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采用卡箍的形式,安装和分离十分不便,并且卡箍容易松动,密封性也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旋转大流量出胶阀用连接接头,包括出胶阀、电动马达、输胶管和连接套,所述出胶阀上设置有电动马达,所述出胶阀上设置有输胶管,所述输胶管的外部滑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滑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嵌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输胶管接触,所述固定环与连接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套内滑动连接有压环,所述压环与连接管滑动连接,所述压环与固定环接触,所述压环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连接套且与连接套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铰接座,每个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输胶管卡接,所述连接套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与压杆接触,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
[0005]优选的,所述压环为圆环状,所述压环为不锈钢材质。通过压环的设计,可以增加第一弹簧与固定环之间的接触面积。
[0006]优选的,所述滑杆远离压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不锈钢材质。通过限位块的设计,对滑杆具有限位作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的内表面。通过第一弹簧的设计,可以将反作用力最终作用在密封圈上。
[0008]优选的,所述输胶管的表面开设有限位环槽,所述限位环槽内卡接有限位销。通过限位环槽的设计,与限位销配合,对连接套具有限位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槽的内表面。通过第二弹簧的设计,对顶杆具有辅助复位的作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在连接管的外部设置固定环,固定环上设置密封圈,当连接管与出胶阀的输胶管连接时,密封圈抵触到输胶管,然后通过第一弹簧受到压缩的弹力使得密封圈受到挤压,进而使得连接管与输胶管之间的密封性得到保证。
[0012]2、本技术通过在连接管的外部设置连接套,连接套上通过铰接座铰接压杆,压杆的一端被顶杆支撑,而压杆的另一端设置限位销,限位销通过与输胶管外部设置的限位环槽配合,可以实现连接管与输胶管的快速连接和分离,相较于传统的通过卡箍绑定的方式,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出胶阀结构立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17]图中:1、出胶阀;2、电动马达;3、输胶管;4、连接套;5、连接管;6、固定环;7、压环;8、滑杆;9、限位块;10、第一弹簧;11、铰接座;12、压杆;13、限位销;14、限位环槽;15、活动槽;16、顶杆;17、第二弹簧;1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图2,一种内旋转大流量出胶阀用连接接头,包括出胶阀1、电动马达2、输胶管3和连接套4,出胶阀1上设置有电动马达2,出胶阀1上设置有输胶管3,输胶管3的外部滑动套接有连接套4,连接套4内滑动连接有连接管5。
[0020]请参阅图3,连接管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固定环6上嵌入有密封圈18,密封圈18与输胶管3接触,固定环6与连接套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连接套4内滑动连接有压环7,压环7为圆环状,压环7为不锈钢材质,通过压环7的设计,可以增加第一弹簧10与固定环6之间的接触面积,压环7与连接管5滑动连接,压环7与固定环6接触,压环7上固定连接有滑杆8,滑杆8贯穿连接套4且与连接套4滑动连接,滑杆8远离压环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限位块9为不锈钢材质。通过限位块9的设计,对滑杆8具有限位作用,滑杆8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环7,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套4的内表面,通过第一弹簧10的设计,可以将反作用力最终作用在密封圈18上。
[0021]请参阅图3、图4,连接套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铰接座11,每个铰接座11上铰接有压杆12,压杆1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销13,限位销13与输胶管3卡接,输胶管3的表面开设有限位环槽14,限位环槽14内卡接有限位销13,通过限位环槽14的设计,与限位销13配合,对连接套4具有限位作用,连接套4上开设有活动槽15,活动槽15内滑动连接有顶杆16,顶杆16与压杆12接触,活动槽15内设置有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16,第二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槽15的内表面。通过第二弹簧17的设计,对顶杆
16具有辅助复位的作用。
[0022]本技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按压压杆12翘起的一端,压杆12以铰接座11为轴心转动,此时压杆12带动顶杆16在活动槽15内滑动,并且顶杆16会压缩第二弹簧17,此时压杆12带动限位销13的翘起,然后将连接套4套在出胶阀1的输胶管3的外部,此时连接套4带动第一弹簧10移动,第一弹簧10带动压环7移动,压环7抵触到连接管5外部的固定环6,进而使得固定环6上的密封圈18抵触到输胶管3,然后继续给连接套4一个向出胶阀1方向的力,此时第一弹簧10受到挤压,而第一弹簧10则将受到挤压时的压缩力作用在压环7上,压环7则将压缩力作用在固定环6上,使得固定环6上的密封圈18受到挤压,进而使得连接管5与输胶管3之间的密封性得到保证,然后松开压杆12,此时第二弹簧17复位,将顶杆16回顶,顶杆16则将压杆12回顶,而压杆12上的限位销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旋转大流量出胶阀用连接接头,包括出胶阀(1)、电动马达(2)、输胶管(3)和连接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阀(1)上设置有电动马达(2),所述出胶阀(1)上设置有输胶管(3),所述输胶管(3)的外部滑动套接有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内滑动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上嵌入有密封圈(18),所述密封圈(18)与输胶管(3)接触,所述固定环(6)与连接套(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套(4)内滑动连接有压环(7),所述压环(7)与连接管(5)滑动连接,所述压环(7)与固定环(6)接触,所述压环(7)上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贯穿连接套(4)且与连接套(4)滑动连接,所述滑杆(8)的外部套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连接套(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铰接座(11),每个所述铰接座(11)上铰接有压杆(12),所述压杆(1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销(13),所述限位销(13)与输胶管(3)卡接,所述连接套(4)上开设有活动槽(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波张鹏厉建炜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科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