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永乐专利>正文

一体化自动感应开关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06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体化自动感应开关照明灯,设有人体红外传感器(8),该传感器接在开关控制电路板(6)的输入端,照明灯泡(5)接在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回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板(6)装在壳体(2)内,壳体上装有外接灯头(1),开关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9)与灯头的两金属电极内壁电连接,所述的照明灯泡(5)装在壳体外壁的灯口(4)上,灯口(4)接在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回路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人体感应式自动开关照明灯。
技术介绍
为了节省电能,在很多公共场所安装有人体感应自动开关照明灯即人体走近时,照明灯自动接通,人走远后,照明灯自动关闭。其主要结构是给照明灯设置一带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开关电路,用开关电路控制照明灯的通断,人从照明灯下走过时,传感器发出感应信号,开关电路打开照明灯,照明灯在延时电路作用下延续一段接通时间后再自动关断。目前很多公共场合还保留着旧式的传统照明灯,即灯泡与手动开关装在不同的位置,手动开关一般安在人手易操作的位置,灯泡安在较高的位置,所以要改装感应式自动开关照明灯时需要在原有安装灯泡和安装手动开关的两个位置之间另外拉线及选择安装开关电路板的位置,安装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安装使用的一体化自动感应开关照明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实施例图)本技术设有人体红外传感器(8),该传感器接在开关控制电路板(6)的输入端,照明灯泡(5)接在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回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板(6)装在壳体(2)内,壳体上装有外接灯头(1),开关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9)与灯头的两金属电极内壁电连接,所述的照明灯泡(5)装在壳体外壁的灯口(4)上,灯口(4)接在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回路中。本技术可通过外接灯头(1)装在墙壁的灯口上,并通过与灯头内壁电连接的导线(9)为壳体内的开关控制电路板供电,行人走近照明灯时,人体红外传感器即可发出感应信号,通过开关控制电路板控制照明灯泡(5)的通断。本技术的照明灯泡与开关控制电路板为一体化结构,且不用从外部另外拉线,只要将外接灯头(1)安到外灯口上即可,特别是对传统手控开关的照明灯进行改造时,不需进行任何线路变动,直接拧到原有灯口上就可以了,安装使用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开关控制电路方框原理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开关控制电路图1-外接灯头 2-壳体 3-灯罩 4-灯口 5-照明灯泡 6-开关控制电路板7-菲涅尔透镜 8-人体红外传感器 9-导线具体实施方案本例的外接灯头1装在壳体2的上壁面上,灯头下开口与壳体内腔连通,两根导线9一端分别与灯头两金属电极内壁焊接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装在壳体内的开关控制电路板6电连接。在壳体2下壁面的开口部位装有菲涅尔透镜7,人体红外传感器8装在壳体内下部透镜上方位置。壳体2两侧壁外壁对称装有灯口4,灯口通过导线与壳体内开关控制电路输出端电连接,照明灯泡5装在灯口4上,照明灯泡5外部装有固定在壳体2上的灯罩3。本例将开关控制电路板、照明灯泡、人体红外传感器等部件均隐蔽在壳体及灯罩内,只用外接灯头1与外灯口连接,没有任何外接连线,安装方便,外型美观。本例开关控制电路方框原理图见图3人体红外传感器8接感应信号放大器输入端,感应信号放大器接有延时电路和光敏控制电路,感应信号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开关控制电路,照明灯5接在开关控制电路输出端。本例的感应信号放大电路由8072集成电路组成,人体红外传感器8型号为KDS9,传感器接在8072集成电路的输入端2、4、5脚,8072的8、6脚接有由R10、C9、R9、C8组成的延时电路,9脚接有由光敏电阻S与电容C10组成的光敏控制电路,8072的输出端11接双向可控硅TRIAC的控制极,照明灯5串联在可控硅工作回路里,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1、滤波电容C11和稳压管ZD1组成,为开关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源。本例的工作过程是光线暗时,光敏控制电路使感应信号放大电路8072处于工作状态,当人接近照明灯时,装在壳体下部的人体红外传感器8通过菲涅尔透镜7接收到感应信号,输入到8072组成的感应信号放大电路放大,经延时电路延时后从11脚输出触发信号,双向可控硅导通,照明灯5亮,人离开后,照明灯延时导通后自动关断。当白天光线较强时,光敏控制电路使8072电路处于截止状态,此时无论有无人接近,照明灯均不会接通。菲涅尔透镜可使人体红外感应器通过一定张角接收感应信号,当在本装置3m范围内有人存在时,即可使照明灯自动接通,人离开后延时30秒关断。延时时间可由R10调节,人体感应距离由接在8072集成电路16、14脚之间的R5调节。权利要求1.一体化自动感应开关照明灯,设有人体红外传感器(8),该传感器接在开关控制电路板(6)的输入端,照明灯泡(5)接在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回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板(6)装在壳体(2)内,壳体上装有外接灯头(1),开关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9)与灯头的两金属电极内壁电连接,所述的照明灯泡(5)装在壳体外壁的灯口(4)上,灯口(4)接在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回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动感应开关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头(1)装在壳体(2)的上壁面上,灯头下开口与壳体内腔连通,两根导线(9)一端分别与灯头两金属电极内壁焊接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装在壳体内的开关控制电路板(6)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自动感应开关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下壁面的开口部位装有菲涅尔透镜(7),所述的人体红外传感器(8)装在壳体内下部透镜上方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自动感应开关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壳体(2)两侧壁外壁对称装有所述的灯口(4),灯口通过导线与壳体内开关控制电路输出端电连接,照明灯泡(5)装在灯口(4)上,照明灯泡(5)外部装有固定在壳体(2)上的灯罩(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自动感应开关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壳体(2)两侧壁外壁对称装有所述的灯口(4),灯口通过导线与壳体内开关控制电路输出端电连接,照明灯泡(5)装在灯口(4)上,照明灯泡(5)外部装有固定在壳体(2)上的灯罩(3)。专利摘要一体化自动感应开关照明灯,设有带人体红外传感器(8)的开关控制电路板(6),照明灯泡(5)接在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回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板(6)装在壳体(2)内,壳体上装有外接灯头(1),开关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9)与灯头的两金属电极内壁电连接,所述的照明灯泡(5)装在壳体外壁的灯口(4)上,灯口(4)接在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回路中。本技术安装使用方便,不用另拉外接线。文档编号F21V23/00GK2573858SQ02271219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冯永乐 申请人:冯永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冯永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