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能激光扩束的反射锥制作方法及反射锥技术

技术编号:3413881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参数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能激光扩束的反射锥制作方法及反射锥,解决在一定的吸收腔体尺寸结构限制下,全吸收型能量计反射锥难以满足不同尺寸光斑高能激光扩束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高能激光扩束的反射锥制作方法,采用分段式结构,可兼顾不同光斑尺寸高能激光的扩束需求;然后根据光线约束条件建立反射锥面型函数f(x)的约束方程组,最后利用数值迭代求解算法计算出反射锥的面型函数;实现在一定的吸收腔体尺寸结构下,兼顾不同尺寸光斑高能激光的扩束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反射锥,可以满足实际应用中对不同反射锥的需求。实际应用中对不同反射锥的需求。实际应用中对不同反射锥的需求。

A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reflection cone for high-energy laser beam expa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能激光扩束的反射锥制作方法及反射锥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参数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能激光扩束的反射锥制作方法及反射锥。

技术介绍

[0002]高能激光在国防、工业、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能量/功率参数是评定激光系统品质和研制水平的重要技术指标。由于高能激光对材料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对其能量/功率的测量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
[0003]在高能激光能量/功率测量方法中,全吸收型测量方法是最为可靠的测量手段之一。全吸收型高能激光能量/功率测量装置通常采用圆柱状的吸收腔体,腔体内表面喷涂耐高温吸收涂层,吸收腔体的底部中心放置一扩束反射锥。高能激光经扩束反射锥扩束后,反射至吸收腔体的内壁面并被吸收,进而引起吸收腔体和吸收腔体外部冷却介质的温度升高,通过测量吸收腔体或/和吸收腔体的外部冷却介质的温升情况,反演出入射激光的能量及功率。
[0004]综上所述,扩束反射锥是全吸收型高能激光能量及功率测量装置的核心部件,需要直接耐受高能激光的辐照并将激光能量合理地分配至吸收腔体上,所以扩束反射锥的面型结构是全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能激光扩束的反射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义反射锥(1)的面型函数f(x),0≤x≤r;其中:r为反射锥(1)底部半径,x为f(x)的自变量,设定反射锥(1)中心处x=0,且反射锥(1)边缘处x=r;步骤2:依据入射激光的功率P、入射激光的最大光斑尺寸Z、吸收腔体(2)的对流换热系数Hr、吸收腔体(2)的内壁面最高耐受温度T
max
,求反射锥(1)底部半径r、吸收腔体(2)半径R、吸收腔体(2)高度L的数值;步骤3:定义反射锥(1)的光线约束条件,获得反射锥(1)的面型函数f(x)的光线约束方程组;所述光线约束条件为光线经反射锥(1)扩束后的传播路径;步骤4:根据步骤3中光线约束方程组,求解反射锥(1)的面型函数f(x)的解析表达式;步骤5:根据f(x)的解析表达式、入射激光的功率密度分布函数I(x)、吸收腔体(2)的对流换热系数Hr,计算热平衡状态下吸收腔体(2)内壁面不同位置y处的温度分布T(y);步骤6:根据吸收腔体(2)的内壁面最高耐受温度T
max
与温度分布T(y),判断是否T(y)<T
max
;若是,则输出反射锥(1)的面型函数f(x),根据f(x)的解析表达式完成反射锥(1)的制作;若否,则返回步骤2,,直至T(y)<T
ma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能激光扩束的反射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所述反射锥(1)的面型函数f(x)为两段式,反射锥(1)的面型函数为式中:f1(x)为第一段反射锥(1)的面型函数;f2(x)为第二段反射锥(1)的面型函数;r1为第一段反射锥(1)底部半径;r1+r2为第二段反射锥(1)底部半径;下标1和下标2分别表示第一段反射锥(1)和第二段反射锥(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能激光扩束的反射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根据入射激光的功率P、入射激光的最大光斑尺寸Z、吸收腔体(2)的对流换热系数Hr、吸收腔体(2)的内壁面最高耐受温度T
max
,确定反射锥(1)的底部分段尺寸r1和r2、吸收腔体(2)半径R=r1+r2+b、吸收腔体(2)高度L的数值,其中b表示反射锥(1)底部边缘距离吸收腔体(2)内壁面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能激光扩束的反射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为:4.1)设定f1(x)的初始值,0<f1(0)0<L,其中,上标0表示第0次迭代计算;4.2)根据步骤3中光线约束方程组,求f1(x)
n
和f2(x)
n
的解析表达式,其中上标n表示第n次迭代计算;4.3)判断
若|f2(r1+r2)
n
|<ε,,则输出f1(x)
n
和f2(x)
n
,其中ε为大于零的小量;令f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波杨鹏翎吴勇张磊武俊杰崔萌王大辉王振宝冯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