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608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训练器包含床(12),床(12)包含多个撑条板(13),多个撑条板(13)之间包含间隙,间隙中能够放置训练整体装置;第一板(7)通过中部铰接转轴(8)铰接着第二板(9),第二板(9)的端部通过终端铰接转轴(10)铰接在固定底座(11)上;当滑动套(5)运动到轨道(1)的一侧的时候,滑动套(5)、第一板(7)、第二板(9)能够平整进而使得床面齐平;当滑动套(5)顺着轨道(1)运动被推进的时候,第一板(7)和第二板(9)会被推进进而相对弓起;人的膝盖关节可以放置在该弓起的位置,被撑起来。被撑起来。被撑起来。

Upper limb driven orthopedic leg tr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偏瘫(hemiplegia)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0003]对于卧床的病人,经常需要进行下肢锻炼,以实现恢复或者是避免肌肉萎缩。
[0004]为了实现上下肢一起锻炼,或者病人用上肢就能锻炼腿部的设计;
[0005]以“上肢驱动and腿部and床”为摘要关键词,在中国专利的公开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0006]发现了三篇专利文件:
[0007]CN113499217A公开了一种多位姿肢体康复训练床,其结构非常复杂,不可能作为普通的病床使用;要用一次这个床,必须对病人进行转移,不现实;
[0008]CN112618259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其结构也非常复杂,不锻炼的时候,太多的附加装置,根本无法作为普通床铺使用,其有太多的附加装置。
[0009]CN110664584A公开了康复训练床,其是带电机的,而电机一旦启动,必然有噪音,且该技术无法实现上下肢的协同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效果更好的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0011]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训练器包含床12,床12包含多个撑条板13,多个撑条板13之间包含间隙,间隙中能够放置训练整体装置;
[0013]训练整体装置包含轨道1,还包含能够顺着轨道滑动的滑动套5,滑动套5的一侧通过滑动套铰接转轴6铰接着第一板7,第一板7通过中部铰接转轴8铰接着第二板9,第二板9的端部通过终端铰接转轴10铰接在固定底座11上;
[0014]当滑动套5运动到轨道1的一侧的时候,滑动套5、第一板7、第二板9能够平整进而使得床面齐平;
[0015]当滑动套5顺着轨道1运动被推进的时候,第一板7和第二板9会被推进进而相对弓起;人的膝盖关节可以放置在该弓起的位置,被撑起来。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多个撑条板13之间包含的间隙包含两个,其中各自放置一训练整体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轨道1的上方布置有滚轮2;滑动套5顺着滚轮滑动的
时候能够减少摩擦力。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滑动套5上固定有手板3,手板3上包含手柄。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滑动套5上包含多个朝下的孔,还包含倒U形的把手14,倒U形的把手14插入朝下的孔中能够被手推动。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倒U形的把手14不同的朝下的孔中能够调整U形的把手14的位置。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固定底座11通过螺钉固定在床板上。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第一板7和第二板9以及滑动套5表面均覆盖有一层橡胶后者乳胶。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第一板7和第二板9以及滑动套5均包含圆角,该圆角为生理圆角,生理圆角不会对人体造成刚性碰撞。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第一板7和第二板9上包含生理形状的凹槽,该生理形状的凹槽能容纳腿下方的曲线。
[0025]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针对现有技术中,多种技术用到电机的缺陷;本专利直接采用上肢驱动,不用电机,没有噪音污染,不存在复杂的机械;
[0026]针对现有技术中,多种技术的结构复杂,需要滴普通的床铺做大量改造,结构过于复杂,不适于普通的医院环境或者是居家环境,本专利完全放平后,就是一普通的简单的床;
[0027]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组合训练的缺陷,本专利采用上肢驱动,实现上下肢的整体锻炼,锻炼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8]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0029]图1为专利技术的整体的结构透视图;
[0030]图2为专利技术的整体的结构图;
[0031]图3为弯折部分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布置在床铺上的透视图;
[0033]图5为本专利布置在床铺上的结构图;
[0034]图6为中部铰接转轴的结构图;
[0035]图7为滚轮的结构图;
[0036]图8为另一视角的床铺图;
[0037]其中:1.轨道;2.滚轮;3.手板;4.手柄;5.滑动套;6.滑动套铰接转轴;7.第一板;8.中部铰接转轴;9.第二板;10.终端铰接转轴;11.固定底座;12.床;13.撑条板;1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0]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文中未表述的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纹固定,螺栓固定或者是胶水粘结等任意一种固定方式。
[0041]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训练器包含床12,床12包含多个撑条板13,多个撑条板13之间包含间隙,间隙中能够放置训练整体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训练器包含床(12),床(12)包含多个撑条板(13),多个撑条板(13)之间包含间隙,间隙中能够放置训练整体装置;训练整体装置包含轨道(1),还包含能够顺着轨道滑动的滑动套(5),滑动套(5)的一侧通过滑动套铰接转轴(6)铰接着第一板(7),第一板(7)通过中部铰接转轴(8)铰接着第二板(9),第二板(9)的端部通过终端铰接转轴(10)铰接在固定底座(11)上;当滑动套(5)运动到轨道(1)的一侧的时候,滑动套(5)、第一板(7)、第二板(9)能够平整进而使得床面齐平;当滑动套(5)顺着轨道(1)运动被推进的时候,第一板(7)和第二板(9)会被推进进而相对弓起;人的膝盖关节可以放置在该弓起的位置,被撑起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撑条板(13)之间包含的间隙包含两个,其中各自放置一训练整体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轨道(1)的上方布置有滚轮(2);滑动套(5)顺着滚轮滑动的时候能够减少摩擦力。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武王玲娟赵诣林赵轶男陈晓超李志全吴尧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