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乡规划用生态绿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487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乡规划用生态绿化墙,包括底座,底座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杆,支杆上端固定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太阳能面板,且底座靠近道路的一侧设置有绿化装置,底座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叶轮,绿化装置包括培植盆,培植盆下侧中部与驱动叶轮上端固定连接,培植盆内种植有绿化树,所述太阳能面板下侧设置有V形板,V形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清洁滚筒,V形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竖直刀片,V形板边缘固定有水平刀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绿化树进行道路的绿化和降噪处理,利用驱动叶轮带动绿化树转动,实现对绿化树的自主修剪,降低人工维护成本。人工维护成本。人工维护成本。

An ecological greening wall for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乡规划用生态绿化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乡规划
,具体涉及一种城乡规划用生态绿化墙。

技术介绍

[0002]在城乡规划过程中,为了便于城乡交流发展,需要建设大量的城乡道路,为了保护道路环境,减小道路上车辆对道路两旁的居民的影响,道路两旁需要植树造林、种花种草,建成绿化墙,对道路两旁进行装点,一方面,绿化墙上的植物可改善道路的空气质量,减小汽车尾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植物能够吸收噪音,减小噪音污染。
[0003]然而相比城市道路,城乡之间的道路路程远,绿化墙的维护成本更高,而现有的绿化墙智能化不足,急需改进,针对现有技术不足,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乡规划用生态绿化墙,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乡规划用生态绿化墙,包括并排设置的底座,底座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杆,支杆上端固定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太阳能面板,且底座靠近道路的一侧设置有绿化装置,底座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叶轮,驱动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下,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 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中部同心分布有转轮,转轮上下两端均设置通过滚动轴承与底座转动连接,转轮上端与驱动叶轮固定连接,驱动叶轮设置在底座内部空腔内,且底座左右两侧均开口,驱动叶轮上端穿出底座,所述转轮侧壁均匀分布有棘爪,且第二齿轮环形内壁均匀分布有棘槽,棘爪一端通过定位销与转轮侧边缘转动连接。
[0006]所述绿化装置包括培植盆,培植盆下侧中部与驱动叶轮上端固定连接,培植盆内种植有绿化树,所述太阳能面板下侧设置有V形板,V形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清洁滚筒,清洁滚筒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滑块,底座和V形板上均设置有滑槽,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且滑槽内设置有弹簧,滑槽远离绿化树的一侧与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V形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竖直刀片,竖直刀片上端与V形板固定连接,且竖直刀片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V形板边缘固定有水平刀片。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前侧固定有定位杆,且底座后侧固定有定位插孔,通过将定位杆插入相邻底座的定位插孔内实现底座的首尾相接形成绿化墙。
[0008]优选的,所述棘爪与转轮连接部位设置有回力弹簧,棘爪另一端插入第二齿轮的棘槽内组成棘轮机构,使转轮相对第二齿轮单向转动,且棘轮机构包括顺时针单向转动和逆时针单向转动两组。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叶轮包括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两组,且驱动叶轮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两组与棘轮机构包括顺时针单向转动和逆时针单向转动两组相对应。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绿化树进行道路的绿化和降噪处理,当车辆在
道路上行驶时,车辆行驶带动周围空气流动,吹向驱动叶轮,车辆左侧的驱动叶轮顺时针转动,车辆右侧的驱动叶轮逆时针转动,带动绿化树转动,一方面,竖直刀片对绿化树侧面进行修剪,水平刀片对绿化树上侧进行修剪,实现对绿化树的自主修剪,降低人工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清洁滚筒紧贴绿化树,对绿化树上修剪下来的枝叶进行清理,保证道路整洁,在棘轮的作用下,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带动驱动叶轮转动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静止,减小了驱动电机对驱动叶轮的阻力,当车辆行驶引起的风力不足时,利用太阳能面板发的电使驱动电机启动,在棘轮的作用下,驱动电机带动驱动叶轮转动,进而带动绿化树转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体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体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位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

B部位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C

C部位截面图。
[0012]图中标号:1底座;101定位杆;102定位插孔;2支杆;3太阳能面板;4驱动电机;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转轮;8驱动叶轮;9棘爪;10培植盆;11绿化树;12V形板;13清洁滚筒;14滑块;15滑槽;16弹簧;17竖直刀片;18水平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
5所示:一种城乡规划用生态绿化墙,包括并排设置的底座1,底座1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杆2,支杆2上端固定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太阳能面板3,且底座1靠近道路的一侧设置有绿化装置,底座1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驱动叶轮8,驱动电机4输出轴竖直向下,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 5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6与第一齿轮5啮合,第二齿轮6中部同心分布有转轮7,转轮7上下两端均设置通过滚动轴承与底座1转动连接,转轮7上端与驱动叶轮8固定连接,驱动叶轮8设置在底座1内部空腔内,且底座1左右两侧均开口,驱动叶轮8上端穿出底座1,所述转轮7侧壁均匀分布有棘爪9,且第二齿轮6环形内壁均匀分布有棘槽,棘爪9一端通过定位销与转轮7侧边缘转动连接。
[00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绿化装置包括培植盆10,培植盆10下侧中部与驱动叶轮8上端固定连接,培植盆10内种植有绿化树11,所述太阳能面板3下侧设置有V形板12,V形板1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清洁滚筒13,清洁滚筒13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滑块14,底座1和V形板12上均设置有滑槽15,滑块14在滑槽15内滑动,且滑槽15内设置有弹簧16,滑槽15远离绿化树11的一侧与弹簧16一端固定连接,弹簧16另一端与滑块14固定连接,V形板1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竖直刀片17,竖直刀片17上端与V形板12固定连接,且竖直刀片17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V形板12边缘固定有水平刀片18。
[00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前侧固定有定位杆101,且底座1后侧固定有定位插孔102,通过将定位杆101插入相邻底座1的定位插孔102内实现底座1的首尾相接形成绿化墙。
[00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棘爪9与转轮7连接部位设置有回力弹簧,棘爪9另一端插入第二齿轮6的棘槽内组成棘轮机构,使转轮7相对第二齿轮6单向转动,且棘轮机构包括顺时针单向转动和逆时针单向转动两组。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叶轮8包括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两组,且驱动叶轮8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两组与棘轮机构包括顺时针单向转动和逆时针单向转动两组相对应。
[0018]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将本装置设置在道路两侧,利用绿化树11进行道路的绿化和降噪处理,当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车辆行驶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以图1中车辆沿箭头向下方向行驶的道路为例,车辆行驶时,引起空气的流动吹向驱动叶轮8,车辆左侧的驱动叶轮8顺时针转动,车辆右侧的驱动叶轮8逆时针转动,带动绿化树11转动,绿化树11转动的过程中,一方面,竖直刀片17对绿化树11侧面进行修剪,水平刀片18对绿化树上侧进行修剪,另一方面,在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清洁滚筒13紧贴绿化树11,对绿化树11上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城乡规划用生态绿化墙,包括并排设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侧中部固定有支杆,支杆上端固定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太阳能面板,且底座靠近道路的一侧设置有绿化装置,底座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叶轮,驱动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下,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 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中部同心分布有转轮,转轮上下两端均设置通过滚动轴承与底座转动连接,转轮上端与驱动叶轮固定连接,驱动叶轮设置在底座内部空腔内,且底座左右两侧均开口,驱动叶轮上端穿出底座,所述转轮侧壁均匀分布有棘爪,且第二齿轮环形内壁均匀分布有棘槽,棘爪一端通过定位销与转轮侧边缘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乡规划用生态绿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装置包括培植盆,培植盆下侧中部与驱动叶轮上端固定连接,培植盆内种植有绿化树,所述太阳能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婵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