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3307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塔筒和塔筒基础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根据确定的四个测点方位,在基础底板的板底设置土压力计,在基础底板的板顶环向筋、板顶径向筋、板底环向筋、板底径向筋、圆台竖向筋和牛腿角部筋上,及其周围混凝土中,在每个所述测点方位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应变计测点;应变计测点分组后通过相应测点方位的集线箱与信号采集装置连接;浇注基础混凝土后,信号采集装置进行数据采集,对应变计测点和土压力计的检测数据进行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监测基础底板、牛腿角部筋和圆台竖向筋的内力和基础底板的沉降量,从而实现对基础的实时健康监测。从而实现对基础的实时健康监测。从而实现对基础的实时健康监测。

A monitoring method for prefabricated concrete tower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塔筒和塔筒基础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项目逐渐向低风速、高切变区域发展,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的高度从100m以下逐渐升高至120m、140m甚至更高,在100m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塔筒中,传统的钢塔筒由于重量轻、刚度小、阻尼小、频率易与风机工作频率接近而引起共振等缺陷,使得混凝土塔筒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显现,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0003]考虑到质量、工期等因素,目前混凝土塔筒普遍采用装配形式,通过工厂预制塔筒管节,现场逐节拼装,最后通过预应力锚索张拉锚固等方式构成整个风机塔筒结构。
[0004]由于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的受力特性和施工要求,塔筒基础底部有一个较大的圆台形空腔,用于安装预应力锚索;基础存在类似牛腿构造用于固定预应力锚索;上部装配式塔筒通过一段现浇混凝土塔筒段与基础相连,通过现浇混凝土塔筒段向基础传递荷载。现有技术中缺少对圆台形空腔基础进行监测的方法,因此无法对塔筒进行健康评估
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测点方位设置:在迎主风向、背主风向以及垂直于主风向的两侧,共设置四个测点方位;S2,在基础底板(1)的板底设置土压力计,每个所述测点方位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土压力计;S3,在所述基础底板(1)的板顶环向筋(11)、板顶径向筋(12)、板底环向筋(13)、板底径向筋(14)、圆台竖向筋(2)和牛腿角部筋(3)上,在每个所述测点方位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应变计测点;在所述板顶环向筋(11)、所述板顶径向筋(12)、所述板底环向筋(13)、所述板底径向筋(14)和所述圆台竖向筋(2)周围混凝土中,在每个所述测点方位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应变计测点;S4,将所述应变计测点分组:第一组,包括所述基础底板(1)的所述板顶环向筋(11)和所述板顶径向筋(12)上的所述应变计测点,所述板顶环向筋(11)和所述板顶径向筋(12)周围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应变计测点;第二组,包括所述基础底板(1)的所述板底环向筋(13)和所述板底径向筋(14)上的所述应变计测点,所述板底环向筋(13)和所述板底径向筋(14)周围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应变计测点;第三组,包括所述圆台竖向筋(2)和所述牛腿角部筋(3)上的所述应变计测点,所述圆台竖向筋(2)周围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应变计测点;每组所述应变计测点的导线分别引至相应所述测点方位的集线箱(5)内,并通过所述集线箱(5)与信号采集装置连接;S5,浇注基础混凝土后,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数据采集,对所述应变计测点和所述土压力计的检测数据进行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顶环向筋(11)、所述板顶径向筋(12)、所述板底环向筋(13)、所述板底径向筋(14)上的所述应变计测点均为靠近所述圆台竖向筋(2)所在圆台的外边缘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每个所述测点方位设置两个所述土压力计,两个所述土压力计间隔设置在所述圆台竖向筋(2)外侧部分的所述基础底板(1)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压力计与测量应变的设备在同一个竖直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竖向筋(2)上所述应变计测点位置靠近现浇塔筒段(4)设置以检测所述现浇塔筒段(4)下方的局部载荷水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计测点处的应变计的测量方向沿所述板底径向筋(14)或所述板顶径向筋(12)的轴向方向,或沿所述板顶环向筋(11)或所述板底环向筋(13)的切线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计测点处的所述应变计均绑扎在所述板顶环向筋(11)、所述板顶径向筋(12)、所述板底环向筋(13)、所述板底径向筋(14)、所述圆台竖向筋(2)和所述牛腿角部筋(3)上,周围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应变计测点处的所述应变计与相应位置的所述板顶环向筋(11)、所述板顶径向筋(12)、所述板底环向筋(13)、所述板底径向筋(14)和所述圆台竖向筋(2)之间设有垫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应变计测点的检测数据包括直接检测获取的应变数据和根据所述应变数据计算得到的应力数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基础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监测还包括对所述基础底板(1)的截面弯矩进行监测,所述截面弯矩通过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东瑞彭益成刘慧芬黄瑞璞陈磊章刘洋李源根贺景峰雷勇张蕴文丁鑫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