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961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05
本申请公开一种晶闸管,包括塑壳和设于塑壳内的可控硅组件;塑壳由底座和盖合在底座上部的壳盖连接构成,可控硅组件包括叠设的电极片、芯片和门极定位件,门极定位件内嵌设有门极件,电极片上连设有伸出塑壳的接电部;底座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底座内下部装有金属散热板,底座内上部装有定位压板,底座内在金属散热板与定位压板之间自下而上叠压设置导热陶瓷片、可控硅组件和绝缘垫片,紧固螺丝穿过定位压板和底座上的螺丝穿孔后与金属散热板上的螺丝孔螺接配合;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压片结构的设定,将可控硅组件牢固固定于塑壳内,提高了电极片、芯片和门极定位件的安装稳定性,使得晶闸管的结构更加稳定。使得晶闸管的结构更加稳定。使得晶闸管的结构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闸管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晶闸管,属于半导体器件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0002]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简称SCR,是一种大功率电器元件,也称晶闸管,晶闸管具有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在转动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大功率驱动器件,实现用小功率控制大功率设备;它在交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调功系统及随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晶闸管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温度较高,如不将热量尽快散发则可能会损伤晶闸管内部的可控硅组件,进而会影响晶闸管的使用寿命,现有晶闸管的散热性能还相对欠佳,其结构还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散热性好,组装方便的晶闸管。
[0004]实现本申请目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晶闸管,包括塑壳和设于所述塑壳内的可控硅组件;所述塑壳由底座和盖合在底座上部的壳盖连接构成,所述可控硅组件包括叠设的电极片、芯片和门极定位件,所述门极定位件内嵌设有门极件,所述电极片上连设有伸出所述塑壳的接电部;所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包括塑壳和设于所述塑壳内的可控硅组件;所述塑壳由底座(1)和盖合在底座(1)上部的壳盖(2)连接构成,所述可控硅组件包括叠设的电极片(3)、芯片(4)和门极定位件(5),所述门极定位件(5)内嵌设有门极件(51),所述电极片(3)上连设有伸出所述塑壳的接电部(3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内下部装有金属散热板(11),所述底座(1)内上部装有定位压板(12),所述底座(1)内在所述金属散热板(11)与所述定位压板(12)之间自下而上叠压设置导热陶瓷片(13)、可控硅组件和绝缘垫片(14),紧固螺丝(15)穿过所述定位压板(12)及所述底座(1)上的螺丝穿孔(16)后与所述金属散热板(11)上的螺丝孔(111)螺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充注有绝缘树脂胶,所述绝缘树脂胶包裹所述可控硅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压板(12)上设有注胶口(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面上成型有与所述金属散热板(11)大小及形状适配的定位嵌槽(17),所述金属散热板(11)嵌设于所述定位嵌槽(17)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片(14)上部成型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141),所述定位压板(12)上与所述定位柱(141)相对位置设有定位孔(122),所述定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飞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金湖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