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60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包括接头、Y形管、螺纹管、皮球囊和气阀,所述接头通过螺纹可拆卸的连接Y形管,Y形管下端拆卸连接螺纹管,螺纹管下端拆卸连接皮球囊,皮球囊末端安装气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给患者迅速供氧,方便携带,操作简单;连接了供氧装置,能够持续给患者供氧;设置了内检口,能够在不影响通气的前提下进行吸痰、胃镜、纤支镜等内检;气阀的封闭程度能够在0

A portable emergency breathing bag for supplying oxygen and detecting respi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呼吸供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

技术介绍

[0002]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与组织细胞内的氧化代谢。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当人用力吸气,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时候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时候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
[0003]呼吸囊又称人工呼吸器或加压给氧气囊,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复苏气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迅速方便,易于携带,通气效果好等优点,主要由弹性呼吸囊、呼吸器、呼吸活瓣、贮气袋、面罩或气管插管接口和氧气接口等组成,氧气进入球形气囊和贮气袋,通过人工指压气囊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与病人口鼻贴紧的面罩内或气管导管内,以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1/3

1/2为宜,亦不可时大、时小、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使用时用双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
[0004]目前的呼吸囊存在以下问题:
[0005]用途单一,对于需要吸氧和辅助通气同时需要做胃镜、气管镜、喉镜等检查的病人无法同时进行;不可拆卸,或不能和其他辅助通气工具联合使用;呼吸囊过大,辅助通气时容易潮气量过大或没有和患者同步,引起气压伤;氧气储气袋易损坏;呼吸囊阀门易损坏;呼吸阀门不易操控,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呼吸囊自检方法复杂,不易掌握。
[0006]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给患者迅速供氧,方便携带,操作简单;连接了供氧装置,能够持续给患者供氧;设置了内检口,能够在不影响通气的前提下进行吸痰、胃镜、纤支镜等内检;气阀的封闭程度能够在0

100%之间自由调节,便于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对应调节,对于
呼吸急促的患者,及时补充二氧化碳,避免引起并发症。
[0008]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包括接头、Y形管、螺纹管、皮球囊和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通过螺纹可拆卸的连接Y形管,Y形管下端拆卸连接螺纹管,螺纹管下端拆卸连接皮球囊,皮球囊末端安装气阀。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接头呈T形,接头左端为用于连接呼吸面罩或气管插管的供氧管口,接头右端为内检口,接头下端为桥接段,所述桥接段垂直于供氧管口和内检口;所述内检口上拆卸安装塞盖。
[0010]进一步的,所述桥接段外表面设置螺纹,螺纹末端设置密封圈。
[0011]进一步的,所述Y形管主体为竖直圆管,侧壁中段一体连接氧气接口,所述氧气接口向下倾斜,氧气接口与竖直圆管所呈夹角为30

45
°

[0012]进一步的,所述Y形管上氧气接口的外径小于竖直圆管,氧气接口内设置单向阀,Y形管的三个端头上均设置密封圈。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皮球囊呈胶囊状,采用弹性软质材料制成。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气阀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外表面和外管内表面设置有配合连接的螺纹,内管中上段位置、沿内管轴向设置若干长条形通孔;内管内部滑动安装活塞,活塞下端固定连接弹簧,弹簧穿过内管下端固定连接在外管下端内壁。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6](1)将供氧装置的管道连接至Y形管上的氧气接口上,接头上的供氧管口连接至氧气面罩或气管插管;
[0017](2)当患者自主呼吸微弱,需要进行辅助呼吸时,将气阀的外管转动至活塞在通孔上方,按一定频率进行挤压,通过正压将氧气压入患者肺部进行供氧;当气体压力高于一定值时,压缩弹簧,活塞下移,暴露出通孔进行泄压,避免压力过高;通过控制活塞高于通孔的距离,来控制压力上限,距离越大,压力上限越大;
[0018](3)当患者不需要辅助呼吸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气阀开闭程度,调节外管使活塞低于通孔上端,开闭程度能够在从0

100%之间自由调节并且固定,呼出的气体便通过皮球囊排出,观察皮球囊的收缩舒张能够反映呼吸频率;当患者呼吸急促时,皮球囊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二氧化碳的补充,平衡患者体内二氧化碳浓度;
[0019](4)当患者需要进行吸痰、胃镜、纤支镜等内检时,打开内检口的塞盖,从内检口置入,便能在不影响通气的前提下内检。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给患者迅速供氧,方便携带,操作简单;连接了供氧装置,能够持续给患者供氧;设置了内检口,能够在不影响通气的前提下进行吸痰、胃镜、纤支镜等内检;气阀的封闭程度能够在0

100%之间自由调节,便于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对应调节,对于呼吸急促的患者,及时补充二氧化碳,避免引起并发症;同时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可以用于全麻病人术后复苏的呼吸拔管过渡和观察。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正视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局部视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气阀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8]1、接头;2、Y形管;3、螺纹管;4、皮球囊;5、气阀;6、塞盖;7、氧气接口;8、供氧管口;9、内检口;10、内管;11、外管;12、活塞;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包括接头、Y形管、螺纹管、皮球囊和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通过螺纹可拆卸的连接Y形管,Y形管下端拆卸连接螺纹管,螺纹管下端拆卸连接皮球囊,皮球囊末端安装气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呈T形,接头左端为用于连接呼吸面罩或气管插管的供氧管口,接头右端为内检口,接头下端为桥接段,所述桥接段垂直于供氧管口和内检口;所述内检口上拆卸安装塞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段外表面设置螺纹,螺纹末端设置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管主体为竖直圆管,侧壁中段一体连接氧气接口,所述氧气接口向下倾斜,氧气接口与竖直圆管所呈夹角为30

45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管上氧气接口的外径小于竖直圆管,氧气接口内设置单向阀,Y形管的三个端头上均设置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球囊呈胶囊状,采用弹性软质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氧和检测呼吸的便携式急救呼吸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外表面和外管内表面设置有配合连接的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阳汪亚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