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朝柱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摘钩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11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摘钩挡针,包括摘钩、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摘钩固定在圆筒上,所述摘钩呈回形针状,其用于将鱼钩取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部将摘钩器固定在放置鱼的圆筒上,通过摘钩将鱼钩摘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无需触碰鱼即可将鱼钩取下,干净卫生,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价值。价值。

An automatic hook removing retaining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摘钩挡针


[0001]本技术涉及垂钓辅助工具
,具体是指一种自动摘钩挡针。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垂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生活中一种修身养性必不可少的户外活动。将鱼钓上来后,人们常常一只手握住鱼头,一只手将摘沟器的脱钩槽沿线伸进鱼嘴至鱼钩,向前一提,钩与肉脱离,嵌进槽内而取出。
[0003]传统的取鱼钩方法需要用手抓鱼或碰鱼,不仅不干净,而且操作繁琐。
[0004]因此,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钓鱼摘鱼器尚需研究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摘钩挡针,包括摘钩、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摘钩固定在圆筒上,所述摘钩呈回形针状,其用于将鱼钩取下。
[0006]作为改进,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摘钩旋转连接的圆柱体、锁紧螺丝,所述圆柱体中部设置有凹槽,其一端设置有与其旋转连接的摘钩,另一端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锁紧螺丝。
[0007]作为改进,所述圆柱体靠近所述锁紧螺丝的一端同轴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紧螺丝外圈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锁紧螺丝通过所述外螺纹与螺纹孔的配合将所述摘钩固定在圆筒上。
[0008]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固定部将摘钩器固定在放置鱼的圆筒上,通过摘钩将鱼钩摘除。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无需触碰鱼即可将鱼钩取下,干净卫生,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摘钩挡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摘钩挡针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摘钩挡针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2]图4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摘钩挡针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0013]如图所示:1、摘钩,2、固定部,2.1、圆柱体,2.11、凹槽,2.12、螺纹孔,2.2、锁紧螺丝,2.21、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结合附图1~3,一种自动摘钩挡针,包括摘钩1、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用于将所述摘钩1固定在圆筒上,所述摘钩1呈回形针状,其用于将鱼钩取下。
[0015]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固定部2包括与所述摘钩1旋转连接的圆柱
体2.1、锁紧螺丝2.2,所述圆柱体2.1中部设置有凹槽2.11,其一端设置有与其旋转连接的摘钩1,另一端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锁紧螺丝2.2。
[0016]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圆柱体2.1靠近所述锁紧螺丝2.2的一端同轴设置有螺纹孔2.12,所述锁紧螺丝2.2外圈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2.12配合的外螺纹2.21,所述锁紧螺丝2.2通过所述外螺纹2.21与螺纹孔2.12的配合将所述摘钩1固定在圆筒上。
[0017]参考图3、图4,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固定部将摘钩器固定在用于放鱼的圆筒上边缘上,人拿着带有鱼的鱼线穿过摘钩后,轻轻一拉,摘钩在鱼线、鱼的作用绕固定部旋转,摘钩旋转迫使鱼钩翻身,摘钩钩尖由向上变成向下使鱼嘴脱粒鱼钩,鱼自动从鱼钩上脱落至圆筒上,完成钓鱼摘钩。
[0018]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摘钩挡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摘钩、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摘钩固定在圆筒上,所述摘钩呈回形针状,其用于将鱼钩取下;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摘钩旋转连接的圆柱体、锁紧螺丝,所述圆柱体中部设置有凹槽,其一端设置有与其旋转连接的摘钩,另一端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朝柱
申请(专利权)人:宋朝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