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海系泊用耐磨高强抗拉PP/PA复合型缆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108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海系泊用耐磨高强抗拉PP/PA复合型缆绳,包括:第一外绞合层、第二外绞合层、内复合层、挤缝线、第一加强结构和中心线;第一外绞合层绞合在复合型缆绳的外表层,所述第一外绞合层设置有多组第一绞合线,第二外绞合层设置在第一外绞合层的内侧,所述第二外绞合层设置有多组第二绞合线,内复合层设置在第二外绞合层的内侧;中心线安装在复合型缆绳内中心;第一加强结构围合在中心线的外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PP/PA复合材质的双层绞合外层,增强缆绳的收缩率,使其更抗拉伸,同时耐热性和防腐性足够,并且在缆绳的内部设置软质钢丝加固,增强线绳的强度,使其使用更加安全牢靠。安全牢靠。安全牢靠。

A wear-resistant high-strength tensile pp/pa composite cable for deep-sea moo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海系泊用耐磨高强抗拉PP/PA复合型缆绳


[0001]本技术涉及泊船缆绳
,具体涉及一种深海系泊用耐磨高强抗拉PP/PA复合型缆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带缆用绳索主要有丙纶长丝三股绳、尼龙三股绳,直径在3

12mm不等,根据船舶带缆距离、缆绳重量,选择相应指标参数的绳索;在带缆绳索一端与船用缆绳靠岸系泊端打扣连接,另一端连接抛缆球后直接抛向目标,或通过使用抛缆枪,射至目标位置,完成带缆工作。
[0003]但是,现有技术的泊船缆绳使用过程中,其耐磨性和抗拉伸性均难以满足泊船需求,而容易发生磨损或是断裂,使用寿命并不长久,使用并不安全可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深海系泊用耐磨高强抗拉PP/PA复合型缆绳,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泊船缆绳使用过程中,其耐磨性和抗拉伸性均难以满足泊船需求,而容易发生磨损或是断裂,使用寿命并不长久,使用并不安全可靠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深海系泊用耐磨高强抗拉PP/PA复合型缆绳,包括:第一外绞合层、第二外绞合层、内复合层、挤缝线、第一加强结构和中心线;
[0006]第一外绞合层,绞合在复合型缆绳的外表层,所述第一外绞合层设置有多组第一绞合线,且多组第一绞合线呈绞合状围绕在第二外绞合层外;
[0007]第二外绞合层,设置在第一外绞合层的内侧,所述第二外绞合层设置有多组第二绞合线,且多组第一绞合线呈绞合状围绕在内复合层外;
[0008]内复合层,设置在第二外绞合层的内侧;
[0009]中心线,安装在复合型缆绳内中心;
[0010]第一加强结构,围合在中心线的外围;
[0011]挤缝线,设置在一组第一加强结构与相邻一组第一加强结构的缝隙之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绞合线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且第一绞合线选用PP/PA复合材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绞合线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且第二绞合线选用PP/PA复合材质,并且第二绞合线的横截面直径长度是第一绞合线横截面直径长度的2.5倍。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线、第一加强结构和挤缝线均位于内复合层内,且内复合层内的空隙处填充有填充料,并且填充料选用三元乙丙橡胶材质。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线外围合有七组第一加强结构,七组第一加强结构呈绞合状围合在中心线外,且每组第一加强结构的中心均设置有第一加强丝,第一加强丝采用软钢丝材质,并且第一加强丝的外侧裹有一层第一裹皮层。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线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加强丝,且第二加强丝采用半软钢丝材
质,并且第二加强丝的外侧裹有一层第二裹皮层,且第二裹皮层和第一裹皮层均选用PP/PA复合材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使用新型采用PP/PA复合材质的双层绞合外层,增强缆绳的收缩率,使其更抗拉伸,同时耐热性和防腐性足够,并且在缆绳的内部设置软质钢丝加固,增强线绳的强度,使其使用更加安全牢靠。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加强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复合型缆绳;10、第一外绞合层;100、第一绞合线;11、第二外绞合层;110、第二绞合线;12、内复合层;120、填充料;13、挤缝线;14、第一加强结构;140、第一裹皮层;141、第一加强丝;15、中心线;150、第二裹皮层;151、第二加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结构示意图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加强结构示意图。
[0025]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海系泊用耐磨高强抗拉PP/PA复合型缆绳,包括:第一外绞合层10、第二外绞合层11、内复合层12、挤缝线13、第一加强结构14和中心线15;第一外绞合层10绞合在复合型缆绳1的外表层,第一外绞合层10设置有多组第一绞合线100,且多组第一绞合线100呈绞合状围绕在第二外绞合层11外;第二外绞合层11设置在第一外绞合层10的内侧,第二外绞合层11设置有多组第二绞合线110,且多组第一绞合线100呈绞合状围绕在内复合层12外;内复合层12设置在第二外绞合层11的内侧,中心线15安装在复合型缆绳1内中心,第一加强结构14围合在中心线15的外围,挤缝线13设置在第一加强结构14与相邻一组第一加强结构14的缝隙之间。
[00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绞合线100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且第一绞合线100选用PP/PA复合材质;第二绞合线110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且第二绞合线110选用PP/PA复合材质,并且第二绞合线110的横截面直径长度是第一绞合线100横截面直径长度的2.5倍。
[0027]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第一外绞合层10和第二外绞合层11分别作为复合型缆绳1外侧的两层结构,均是由多组PP/PA复合材质的线绞合在一起,第一绞合线100相对第二绞合线110更细些,以便在外绞合防护的同时,进行填充堵塞住第二绞合线110与第二绞合线110之间的缝隙,使得外侧的两个绞合结构层之间连接更紧密牢固,而PP/PA复合材质是在保留PP优良特性的前提下,利于改善PP的成型收缩率、耐热性、不染色的特
性,同时拓宽PP应用领域。
[0028]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线15外围合有七组第一加强结构14,七组第一加强结构14呈绞合状围合在中心线15外,且每组第一加强结构14的中心均设置有第一加强丝141,第一加强丝141采用软钢丝材质,并且第一加强丝141的外侧裹有一层第一裹皮层140。
[0029]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使用新型中多组第一加强结构14绞合设置在中心线15外,加强对中心线15的围合力度,同时第一裹皮层140和第二裹皮层150都采用钢丝材质,是为了增强线绳的强度,使其使用更加安全牢靠。
[0030]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线15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加强丝151,且第二加强丝151采用半硬钢丝材质,并且第二加强丝151的外侧裹有一层第二裹皮层150,且第二裹皮层150和第一裹皮层140均选用PP/PA复合材质。
[003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第一裹皮层140和第二裹皮层150所采用的PP/PA复合材质的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海系泊用耐磨高强抗拉PP/PA复合型缆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绞合层(10)、第二外绞合层(11)、内复合层(12)、挤缝线(13)、第一加强结构(14)和中心线(15);第一外绞合层(10),绞合在复合型缆绳(1)的外表层,所述第一外绞合层(10)设置有多组第一绞合线(100),且多组第一绞合线(100)呈绞合状围绕在第二外绞合层(11)外;第二外绞合层(11),设置在第一外绞合层(10)的内侧,所述第二外绞合层(11)设置有多组第二绞合线(110),且多组第一绞合线(100)呈绞合状围绕在内复合层(12)外;内复合层(12),设置在第二外绞合层(11)的内侧;中心线(15),安装在复合型缆绳(1)内中心;第一加强结构(14),围合在中心线(15)的外围;挤缝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龙云李群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新天河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