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壁固定式气囊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94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壁固定式气囊引流管;该引流管包括:内管、外管、囊管、气密阀以及气门芯。其中,内管的其中一端设置引流孔,另一端设置用于连接引流袋的开口;内管外壁上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密封塞。外管套设在内管外侧,外管与内管间含有空隙;外管中也设置引流孔;外管的另一端设置与密封塞插接的开口;外管的管壁上设置第一通孔。囊管设置在外管的管壁外侧,囊管与外管间含有密封的囊管腔;囊管中包括沿管体轴向分布的可扩张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囊管中靠近密封塞的一端还设置第二通孔。该引流管可以克服传统引流管使用过程中会对病患造成较大痛苦的弊端。的弊端。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壁固定式气囊引流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腹壁固定式气囊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腹腔外科手术的术后患者腹腔内往往会因为炎症产生脓血或积水,为了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水平,通常需要通过插管的方式将患者体内的积液引出来。常规的手术中,引流管是通过穿刺孔插入到患者体内的,患者的身体在移动过程中,引流管会与身体和穿刺口处发生摩擦,使得患者该处疼痛难忍,同时也会使得引流管发生位移。插入引流管后病人稍有活动就会将引流管拉出或向内推进,从而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威胁病人的健康,腹腔穿刺放液后,患者腹腔高压,使得腹腔内液体从穿刺点渗漏出来,常需频繁更换敷料,容易招致感染。常规情况下,医生会通过缝合线将引流管与身体缝合起来,后期需要拔除引流管时,再将缝合线拆除。这也增加了病患的疼痛感,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腹壁固定式气囊引流管,该引流管可以克服传统引流管使用过程中会对病患造成较大痛苦的弊端。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腹壁固定式气囊引流管,该引流管包括:内管、外管、囊管、气密阀以及气门芯。
[0006]本技术中,内管的其中一端密封,另一端设置用于连接引流袋的开口;内管密封一端的管壁上均匀设置多个引流孔;内管外壁上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密封塞。
[0007]外管套设在内管外侧,外管与内管间含有空隙;外管的长度小于内管长度,外管的其中一端管壁也设置有与内管位置相对应的引流孔;外管的另一端设置与密封塞插接的开口;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置第一通孔。
[0008]囊管设置在外管的管壁外侧,囊管与外管间含有密封的囊管腔;囊管中包括沿管体轴向分布的可扩张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处的囊管管径大于囊管中其余部分处的管径;第一气囊的第二气囊的间距与人体腹壁的厚度相匹配;囊管中靠近密封塞的一端还设置第二通孔。
[0009]气密阀安装在外管管壁上的第一通孔处,气密阀用于控制外管和内管之间腔体的密封性。气门芯安装在第二通孔处,气门芯用于调节囊管内的气压。
[0010]该引流管在初始状态下,外管和内管之间通过密封塞紧密固定,气密阀处于关闭状态,囊管处于压缩状态。引流管安装时,医务人员先将外管中含有引流孔的一端沿穿刺孔插入到患者体内,并使得囊管中的第二气囊位于患者体内,第一气囊位于患者体外。接着医务人员利用气泵沿气门芯处向囊管腔充气,使得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处于充盈状态,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可以将引流管与患者的身体固定,防止引流管抽拉运动。
[0011]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外管和内管上的引流孔可以将患者腹腔内的积液沿内管抽吸
到引流袋内。当内管因为血块凝结等原因出现堵塞时,医务人员可以将密封塞拔掉,并将内管抽取患者体外,对内管进行更换,由于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内管与人体不直接接触,所以在内管更换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痛苦。密封塞拔出前,首先需要将气密阀打开,平衡管内外压强,降低拔塞的难度,也避免拔出过程的负压让患者产生痛楚。同时,在引流管使用过程中,患者体内如果出现腹腔高压的情况,可以通过开启气密阀的方式进行处理。
[0012]该型引流管拔管时,医务人员首先通过气门芯将囊管内的气压释放,使得囊管完全收缩。最后直接将引流管从人体内部拔出即可。
[0013]进一步地,外管上设置的引流孔的孔径大于外管上引流孔的孔径。
[0014]使用过程中,外管上的引流管实际上还起到过滤的效果。积液等从内管被吸入到引流袋内,脓液、血浆等经过外管上引流孔之后会被分离、细化和过滤,防止对管道造成堵塞。
[0015]进一步地,内管和外管均为软质弹性管道。
[0016]使用软质管道可以防止对病人造成不适,提高病患的舒适度。
[0017]进一步地,囊管为橡胶管,囊管中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部分的管壁厚度小于囊管中其余部分的厚度。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盈状态下呈圆饼形,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结构相同。
[0018]本实施例中的囊管具有扩张性,可以很好地贴合人体,固定效果较好。同时人体内外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结构相同,二者会同步收缩或扩张;医务人员可以通过人体外的气囊的扩张情况观察内部气囊的扩张情况。
[0019]进一步地,内管中连接引流袋的管体开口处设置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外周设置外螺纹;所述引流袋的接口中设置相对应的内螺纹,引流袋为负压引流袋。
[0020]使用螺纹口可以便与连接和更换引流袋。通过引流袋的负压抽吸效应,可以很好地将人体内的积液抽吸出来。
[0021]进一步地,密封塞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弹性塞体。弹性塞的密封性非常好。
[0022]进一步地,外管和内管为透明管道。透明管道便于观察积液的排出情况,以及及时发现内管和外管是否发生堵塞。
[0023]进一步地,气密阀的腔道内设置滤网。滤网可以防止异物沿气密阀进入到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隙内,造成患者感染。
[0024]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5]该型引流管可以通过囊管上的气囊对引流管进行性固定,无需使用缝合线进行缝合;大幅降低患者使用引流管过程中的痛苦,解决引流管抽拉过程易造成患者伤口摩擦和感染发炎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0026]该型引流管采用内外管结构,可以有效改善引流管堵塞的问题;同时便于对内管进行更换降低管道更换过程中患者的痛苦。此外,该引流管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腹腔穿刺放液后出现腹腔高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囊管处于收缩状态时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囊管处于充盈状态时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标记为:1、内管;2、外管;3、囊管;10、引流孔;11、密封塞;12、连接头;21、气密阀;31、第一气囊;32、第二囊体;33、气门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壁固定式气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其中一端密封,另一端设置用于连接引流袋的开口;所述内管密封一端的管壁上均匀设置多个引流孔;所述内管外壁上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密封塞;外管,其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所述外管与内管间含有空隙;所述外管的长度小于内管长度,所述外管的其中一端管壁也设置有与内管位置相对应的引流孔;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设置与密封塞插接的开口;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置第一通孔;囊管,其设置在外管的管壁外侧,所述囊管与外管间含有密封的囊管腔;所述囊管中包括沿管体轴向分布的可扩张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处的囊管管径大于囊管中其余部分处的管径;所述第一气囊的第二气囊的间距与人体腹壁的厚度相匹配;所述囊管中靠近密封塞的一端还设置第二通孔;气密阀,其安装在外管管壁上的第一通孔处,所述气密阀用于控制外管和内管之间腔体的密封性;以及气门芯,其安装在第二通孔处,所述气门芯用于调节囊管内的气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壁固定式气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设置的引流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萍李敏张英李洪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