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纪博铭专利>正文

一种防坠床提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护理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177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坠床提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护理床,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缺少一种防坠床提醒装置对病患进行提醒,通过提示音提示病患禁止下床,同时对陪护人员进行提醒,及时发现患者在非允许下床时自主下床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主体,内部设置控制器和电源,主体的正面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开关、蜂鸣器以及警示灯,主体的背面设置连接结构,电源、距离传感器、开关、蜂鸣器、警示灯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固定装置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与床体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结构用于与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醒患者以及陪护人员,患者在非允许下床时自主下床。床。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坠床提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护理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坠床提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据统计,美国医院每年发生70万~100万例跌倒事件,我国住院病人每年跌倒的发生率为14.7%

34%,给病人造成了严重的身心健康损害,以及巨大的医疗经济负担,跌倒作为全球公共安全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0003]对于发生坠床事件的分析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病床因素。
[0004]患者因素包括认知功能减退、定向力障碍、体力不佳,夜间患者多尿、对自己体力过高估计,不愿意麻烦医护及陪住人员;护理人员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护士及护理员)人力不足,尤其在疫情下很多医院取消或限制家属陪伴。在夜间陪伴人员(护理员及家属)会睡于患者床尾,不能及时发现。病床因素包括为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医院病房床常见每侧双侧床挡。常见病房床前后床挡会有30cm空隙,此空隙患者会自主翻越下床。
[0005]当患者在想下床时不愿意或不能呼叫护理人员,而护理人员不在身边或夜间陪伴人员睡眠时,具有一定的时间缺失性,即无法实现24h全天候预防患者坠床。
[0006]因此,缺少一种防坠床提醒装置对病患进行提醒,通过提示音提示病患禁止下床,同时,对医务人员、陪伴人员进行提醒,以及时发现患者在非允许下床时自主下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坠床提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护理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一种防坠床提醒装置对病患进行提醒,通过提示音提示病患禁止下床,同时,对医务人员、陪伴人员进行提醒,以及时发现患者在非允许下床时自主下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坠床提醒装置,包括:
[0010]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控制器和电源,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开关、蜂鸣器以及警示灯,所述主体的背面设置连接结构,其中:
[0011]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开关、所述蜂鸣器、所述警示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2]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与床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主体采用圆角矩形结构,所述主体的各个边角均设置圆弧形,所述主体的长度不大于10cm,所述主体的宽度不大于5cm。
[0014]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充电口以及指示灯,其中:
[0015]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充电口位于所述主体的侧面,用于通过所述充电口对所述电源充电;
[0016]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电源、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为电连接,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于所述开关的上方。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
[0018]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的正面、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结构。
[0019]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延长结构、第二延长结构以及弹性件,其中:
[0020]所述第一延长结构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延长结构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延长结构与所述第二延长结构的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
[0021]所述第一延长结构与所述第二延长结构内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容置槽,所述固定装置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件容置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容置槽内。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一体成型的连接端,其中:
[0023]所述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装置的表面;
[0024]所述连接端包括呈“L”型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
[0025]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包括容置部,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伸入所述容置部内。
[0026]优选地,所述距离传感器采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0027]优选地,所述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
[0028]一种护理床,包括上述的防坠床提醒装置。
[002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坠床提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护理床,通过设置主体具有距离传感器、语音提示、灯光警示等功能,当患者在想下床时不愿意或不能呼叫护理人员,而护理人员不在身边或夜间陪伴人员睡眠时,患者下床会通过声、光对护理人员进行提示,避免患者在非允许下床时自主下床,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包括与床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以及与主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使整体结构安装、拆卸均较方便,使用更加便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技术防坠床提醒装置中主体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防坠床提醒装置中主体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防坠床提醒装置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防坠床提醒装置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防坠床提醒装置中固定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图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技术防坠床提醒装置中固定装置使用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8是本技术防坠床提醒装置中第二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9是本技术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1、主体;2、固定装置;3、床体;4、防滑结构;10、防坠床提醒装置;21、第一连接结构;22、第二连接结构;31、后床挡;32、前床挡;41、防滑凸起;101、控制器;102、电源;111、距离传感器;112、开关;113、蜂鸣器;114、警示灯;115、指示灯;121、连接结构;131、充电口;201、第一容置槽;202、第二容置槽;211、第一夹持件;212、第二夹持件;213、第一延长结构;214、第二延长结构;221、固定端;222、第一连接端;223、第二连接端;100、第一弹性件容置槽;200、第二弹性件容置槽;30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坠床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控制器和电源,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开关、蜂鸣器以及警示灯,所述主体的背面设置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开关、所述蜂鸣器、所述警示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与床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床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采用圆角矩形结构,所述主体的各个边角均设置圆弧形,所述主体的长度不大于10cm,所述主体的宽度不大于5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坠床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充电口以及指示灯,其中: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充电口位于所述主体的侧面,用于通过所述充电口对所述电源充电;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电源、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为电连接,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于所述开关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床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坠床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的正面、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博铭陈子轩陈汝明
申请(专利权)人:纪博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