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过滤器及台盆下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700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水过滤器及台盆下水结构。下水过滤器包括第一下水管和过滤组件;第一下水管包括连为一体的主管和支管;主管的两端开口分别朝上和朝下并分别用于接入和输出水流;支管连通于主管侧壁;过滤组件可拆卸地密封塞设于支管且设有开口朝上的过滤槽;过滤槽包括承接槽段和收集槽段;承接槽段位于主管内且周缘与主管内壁抵触,其槽底朝向收集槽段的槽底倾斜向下延伸且设有第一下水孔;收集槽段位于支管内。台盆下水结构包括下水过滤器和下水组件;下水组件与台盆密封安装,第一下水管接通于下水组件与下水道之间。本技术方案能够可靠地过滤和收集下水水流中的杂物和毛发,不影响正常的下水效率,且下水过滤器的清洗较为方便。过滤器的清洗较为方便。过滤器的清洗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过滤器及台盆下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下水过滤器及台盆下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台盆作为日常高频使用的盥洗器具,其在排水往往容易发生杂物或毛发进入下水道内而导致下水道受堵。为了改善上述情况,市面上出现了通过在台盆的下水孔内插设过滤网篮以对杂物和毛发进行拦截的技术手段,然而,由于台盆下水孔的尺寸有限,过滤网篮的设置空间也有限,因此,一旦过滤网篮内积累了较多的杂物和毛发,则排水的面积就会受影响、排水效率降低而影响台盆的使用;此外,该结构下的过滤网篮,由于篮内的空间较小,顶端开口也较小,因此,清洗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下水过滤器及台盆下水结构,其能够可靠地过滤和收集下水水流中的杂物和毛发,不影响正常的下水效率,且下水过滤器的清洗较为方便。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下水过滤器,包括:第一下水管,其包括连为一体的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的两端开口分别朝上和朝下并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过滤器,其特征是,包括:第一下水管,其包括连为一体的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的两端开口分别朝上和朝下并分别用于接入和输出水流;所述支管连通于所述主管侧壁;过滤组件,其可拆卸地密封塞设于所述支管且设有开口朝上的过滤槽;所述过滤槽包括承接槽段和收集槽段;所述承接槽段位于所述主管内且周缘与所述主管内壁抵触,其槽底朝向所述收集槽段的槽底倾斜向下延伸且设有第一下水孔;所述收集槽段位于所述支管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收集槽段的槽底设有第二下水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水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组件还设有导水面;所述导水面位于所述第二下水孔之下且朝向所述主管一侧向下倾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水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地与所述支管沿所述过滤组件的塞设方向限位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水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和旋钮;所述过滤件设有所述过滤槽,且所述过滤件沿与所述过滤组件的塞设方向平行的轴线相对所述主管止转;所述旋钮与所述支管密封配合,且绕第一轴以螺接或旋转卡接的形式与所述支管形成沿所述过滤组件的塞设方向的限位连接;所述第一轴与所述过滤组件的塞设方向平行;所述旋钮还与所述过滤件形成适于绕所述第一轴相对转动的轴向限位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水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过滤件包括连为一体的连接部和若干过滤条;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旋钮形成适于绕所述第一轴相对转动的轴向限位连接;各所述过滤条围绕所述第一轴间隔地布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下半部分并围合形成所述过滤槽;所述第一下水孔和所述第二下水孔均由各所述过滤条之间的间隙构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下水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设有沿所述第一轴贯通的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郑招平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