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光伏遮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62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遮阳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光伏遮光板,包括板体和框架;所述板体包括光伏板和设在光伏板四周的外壳;所述外壳底部两侧各设有一个转轴,所述外壳在与框架相对的表面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框架由建筑外墙向内凹陷形成,可恰好容纳所述板体;所述框架内部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框架上部两侧各设有一凸起;所述板体和所述框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凸块转动连接;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形状对应,相互卡接;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之间连接有可伸缩的线体;所述凸块远离建筑外墙的方向上设有弧形倒角。上述结构实现了在遮光板不遮光状态下,依然具有有效吸收太阳能的功能。阳能的功能。阳能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光伏遮光板


[0001]本申请属于遮阳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光伏遮阳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住宅的高层化发展、建筑美观性要求的提升,传统的太阳能集热器已难以满足城市里对太阳能应用的要求,故出现了阳台式太阳能集热器,可以用在高层建筑上,但由于阳台式太阳能集热器外挂在阳台上,存在安全性、美观性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阳台式太阳能集热器在城市的推广应用。
[0003]为了更好的实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出现了一些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外窗结合的产品,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号CN 106556164 B所公开的一种上悬窗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结构为上悬窗式遮光板,主体为悬挂在窗架上沿的遮光板,开合角度极其有限,难以应对不需要遮光的情况;亦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号CN102536083 A所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环保窗,其结构采用百叶窗模式,运用旋转的百叶结构阻挡阳光射入以遮蔽阳光,一定程度上扩展了遮光板遮光范围,但在调整其至不遮光模式时,百叶结构与阳光平行,导致其对太阳能吸收的效率也会较低。实际上,目前的此类产品无法实现在不遮光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太阳能采集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在目前的具有大范围遮光范围的光伏遮光板,无法实现在不遮光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太阳能采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光伏遮光板,其通过从建筑外墙上旋转下来的方式进行遮光,可达成在不遮光情况下,由背面进行太阳能采集。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光伏遮光板,包括板体和框架;所述板体包括光伏板和设在光伏板四周的外壳;所述外壳底部两侧各设有一个转轴,所述外壳在与框架相对的表面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框架由建筑外墙向内凹陷形成,可恰好容纳所述板体;所述框架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框架上部两侧各设有一凸起;所述板体和所述框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凸块转动连接;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形状对应,相互卡接;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之间连接有可伸缩的线体;所述凸块远离建筑外墙的方向上设有弧形倒角。
[0006]优选地,所述外壳底部的两侧设有固定件,所述转轴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背离所述框架的方向的杆体;所述外壳两侧的底部位置中空形成空腔,所述外壳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相连,与所述杆体形状对应;所述杆体穿过所述通孔,可沿所述空腔上下活动;所述杆体背离固定件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凸块两侧设有斜坡,所述斜坡基于所述框架平面,延伸至建筑外墙平面,沿所述框架上下方向设置,所述斜坡位置与所述板体到达最大旋转角度时的所述杆体位置对应,所述斜坡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板体的最大旋转角度互补。
[0007]优选地,所述斜坡与所述框架平面的夹角为60度。
[0008]优选地,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圆形槽孔;所述圆形
槽孔与所述转轴形状适配,开设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凸块靠近的表面上,其内部嵌设有控制装置;所述转轴以能沿自身轴线方向活动的方式活动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所述转轴远离固定件的一端在移动时的第一极限位置在所述圆形槽孔内,第二极限位置在所述圆形槽孔外;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转轴的位置移动。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所述控制装置的开关;所述开关设在所述固定件上背离所述框架的面上;所述开关上端设有以可覆盖开关的方式活动连接的挡雨盖。
[0010]优选地,所述凸起设有旋转电机和绕线杆,所述绕线杆与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绕线杆与所述凹槽卡接。
[0011]优选地,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位置和形状相互适配;所述板体厚度与所述框架深度相同。
[0012]优选地,所述板体,在与所述建筑外墙贴近的面上设有湿度传感器和光方向传感器。
[0013]优选地,所述框架下沿设有太阳传感器。
[0014]有益效果:
[0015]通过将位于建筑外墙上的安装部和板体上的转轴转动连接将光伏遮光板的安装位置由传统的外窗上改变为外窗上端的外墙上,同时通过两面露出光伏板的板体设计达成在遮光时,由光伏板遮光面进行太阳能吸收;在不遮光时,由光伏板遮光面的背面吸收太阳能。
[0016]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0017]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除非特别说明。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0018]图1为展开状态下的本技术的三维视图。
[0019]图2为框架的三维视图。
[0020]图3为板体的三维视图。
[0021]图4为板体侧面的剖面图。
[0022]图5为固定件的三维视图。
[0023]图6为转轴和控制装置的三维视图。
[0024]图7为挡雨盖的三维视图。
[0025]图8为收紧状态下本技术的三维视图。
[0026]1板体、2框架、3凸起、4框架平面、5凸块、6弧形倒角、7光伏板、8外壳、9凹槽、10固定件、11转轴、12线体、13空腔、14杆体、15限位块、16斜坡、17圆形槽孔、18控制装置、19开关、20挡雨盖、21湿度传感器、22光方向传感器、23太阳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8]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9]具体结构如下:
[0030]一种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光伏遮光板,包括板体1和框架2;所述板体1包括光伏板7和设在光伏板四周的外壳8,所述外壳8类似相框的结构,内部容有光伏板7;所述板体1呈长方体,其底面两端各设有一个转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光伏遮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和框架;所述板体包括光伏板和设在光伏板四周的外壳;所述外壳底部两侧各设有一个转轴,所述外壳在与框架相对的表面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框架由建筑外墙向内凹陷形成,可恰好容纳所述板体;所述框架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框架上部两侧各设有一凸起;所述板体和所述框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凸块转动连接;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形状对应,相互卡接;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之间连接有可伸缩的线体;所述凸块远离建筑外墙的方向上设有弧形倒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光伏遮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的两侧设有固定件,所述转轴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背离所述框架的方向的杆体;所述外壳两侧的底部位置中空形成空腔,所述外壳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相连,与所述杆体形状对应;所述杆体穿过所述通孔,可沿所述空腔上下活动;所述杆体背离固定件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凸块两侧设有斜坡,所述斜坡基于所述框架平面,延伸至建筑外墙平面,沿所述框架上下方向设置,所述斜坡位置与所述板体到达最大旋转角度时的所述杆体位置对应,所述斜坡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板体的最大旋转角度互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于建筑外墙的光伏遮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与所述框架平面的夹角为60度。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洪山潘卓兮徐正宏杜仁平徐涵王骁睿屈俊峰集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