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50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婴儿车,包括控制系统集成仓、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婴儿睡篮,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左上方设置有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下方设置有轮脚电机驱动系统,且轮脚电机驱动系统外部连接有机器人轮脚。该机器人婴儿车,设置有控制系统集成仓与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和轮脚电机驱动系统构成完整的机器人系统,机器人婴儿车有一定的自主判断能力,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能感知周围环境,能够自主避障,且还能够通过手机或遥控器与无线通信系统连接进行控制,当双手不便时还能语音控制,语音交互系统能够对语音指令进行接收并处理,再通过控制系统集成仓对机器人婴儿车进行控制。控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婴儿车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机器人婴儿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婴儿车已经普及的时候,带婴儿车出行已成常态,但也常常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困扰。每当抱起婴儿的时候,婴儿车不可避免的就成为出行的累赘,特别是当一个人的时候,又要抱婴儿,还要推婴儿车,总有顾此失彼的状况发生,如婴儿车能够自动跟随家长便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方便人们的生活。
[0003]现有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070922A的可转换婴儿车,特征是四个U形底架支撑杆能围绕接合侧铰接件旋转至完全伸展时的升起展开位置,此时处于遮盖的婴儿车或婴儿围栏构造,或者旋转至部分伸展时的降低展开位置,此时处于敞开的婴儿车构造,并且该可折叠可转换婴儿车能通过收缩为嵌套式布置被折叠处于折叠构造,该婴儿车在一人出行时不够方便,手中有物品时婴儿车推行不方便。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婴儿车,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婴儿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的多数婴儿车在一人出行时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婴儿车,包括控制系统集成仓、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婴儿睡篮:
[0007]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左上方设置有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下方设置有轮脚电机驱动系统,且轮脚电机驱动系统外部连接有机器人轮脚,所述机器人轮脚外侧安装有轮脚保护罩,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下端设置有电池仓,且控制系统集成仓上方设置有置物篮,所述置物篮上方设置有婴儿睡篮,且婴儿睡篮外部安装有婴儿篮围布,并且婴儿睡篮内部设置有婴儿篮坐卧调节板,所述婴儿睡篮上方连接有遮阳棚;
[0008]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内部安装有陀螺仪底座,且陀螺仪底座内部设置有陀螺仪控制系统,所述陀螺仪底座上方连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右上方安装有陀螺仪用电机,所述陀螺仪用电机左侧连接有陀螺仪飞轮;
[0009]所述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前端连接有机器视觉摄像头,且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前端上方安装有扬声器和麦克风,并且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前端下方设置有人机交互屏幕,所述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内部设置有人机交互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内部设置有语音交互系统和机器视觉控制系统;
[0010]所述婴儿睡篮下方连接有减震杆,且减震杆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杆下端卡合连接有活动杆。
[0011]优选的,所述轮脚电机驱动系统为一套大扭矩低速驱动系统,且轮脚电机驱动系统时速为5~10km/h。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脚电机驱动系统最高时速约同于成人步行速度,能够防止因意外导致机器人失速的状况发生。
[0013]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内安装有MCU微电脑控制器,型号为昇腾310AI处理器,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与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和轮脚电机驱动系统构成完整的机器人系统。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系统集成仓内安装的MCU微电脑控制器能够对机器人系统进行控制,能够接受和发送指令,并且有一定的自主判断能力。
[0015]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发送和接收蓝牙信号,并且无线通信系统能与手机app或遥控器进行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机或遥控器与婴儿车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连接,可以便捷控制婴儿车的自主跟随方式,如前跟随,后跟随,左跟随,右跟随,以及在暂时不用时可以控制其驻车等候,使控制更加方便。
[0017]优选的,所述扬声器和麦克风与语音交互系统电气连接,所述语音交互系统通过麦克风接受语音指令,所述机器视觉摄像头与机器视觉控制系统电气连接,通过机器视觉摄像头能感知周围环境状况,并通过机器视觉控制系统传送信号至MCU微电脑控制器控制,控制轮脚电机驱动系统进行自主避障。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器人婴儿车在行进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机器视觉摄像头将信息传输至机器视觉控制系统,通过机器视觉控制系统将分析后的数据发送至MCU微电脑控制器,并对轮脚电机驱动系统发出指令,控制机器人婴儿车行走、避障或停留。
[0019]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上端与减震弹簧固定连接,且减震弹簧与活动杆构成活动结构。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坑洼路面时,通过活动杆对减震弹簧进行挤压进行缓冲,保证上方婴儿睡篮的平稳,保证婴儿的舒适性。
[0021]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内部设置有驻车辅助轮内置仓,且驻车辅助轮内置仓内部设置有驻车辅助轮底座,并且驻车辅助轮底座上端销轴连接有驻车辅助轮摇臂,所述驻车辅助轮摇臂上端安装有驻车辅助车轮,所述驻车辅助轮摇臂右侧连接有驻车辅助轮控制电机;
[0022]所述驻车辅助轮控制电机与驻车辅助轮摇臂构成旋转结构,以驻车辅助轮控制电机轴为转轴轴心。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机器人婴儿车驻停时,通过控制系统集成仓内部MCU微电脑控制器对驻车辅助轮控制电机发送指令,驻车辅助轮控制电机带动驻车辅助轮摇臂进行旋转,并放下驻车辅助车轮,此时轮脚电机驱动系统与陀螺仪控制系统能够进入休眠状态,节约电量,同时行走时驻车辅助轮控制电机转动将驻车辅助车轮收回驻车辅助轮内置仓。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机器人婴儿车;
[0025]1、设置有控制系统集成仓与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和轮脚电机驱动系统构成完整的机器人系统,机器人婴儿车有一定的自主判断能力,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能感知周围环境,能够自主避障,且还能够通过手机或遥控器与无线通信系统连接进行控制,当双手不便时还能语音控制,语音交互系统能够对语音指令进行接收并处理,再通过控制系统集成仓对机器人婴儿车进行控制;
[0026]2、通过驻车辅助轮控制电机与驻车辅助轮摇臂构成的旋转结构,当机器人婴儿车驻停时,通过控制系统集成仓内部MCU微电脑控制器对驻车辅助轮控制电机发送指令,驻车辅助轮控制电机带动驻车辅助轮摇臂进行旋转,并放下驻车辅助车轮,此时轮脚电机驱动系统与陀螺仪控制系统能够进入休眠状态,节约电量,同时行走时驻车辅助轮控制电机转动将驻车辅助车轮收回驻车辅助轮内置仓。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陀螺仪用电机和陀螺仪飞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麦克风和语音交互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驻车辅助车轮和驻车辅助轮控制电机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控制系统集成仓;2、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3、轮脚电机驱动系统;4、机器人轮脚;5、轮脚保护罩;6、电池仓;7、置物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婴儿车,包括控制系统集成仓(1)、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2)、婴儿睡篮(8),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1)左上方设置有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2),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1)下方设置有轮脚电机驱动系统(3),且轮脚电机驱动系统(3)外部连接有机器人轮脚(4),所述机器人轮脚(4)外侧安装有轮脚保护罩(5),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1)下端设置有电池仓(6),且控制系统集成仓(1)上方设置有置物篮(7),所述置物篮(7)上方设置有婴儿睡篮(8),且婴儿睡篮(8)外部安装有婴儿篮围布(9),并且婴儿睡篮(8)内部设置有婴儿篮坐卧调节板(10),所述婴儿睡篮(8)上方连接有遮阳棚(11);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仓(1)内部安装有陀螺仪底座(12),且陀螺仪底座(12)内部设置有陀螺仪控制系统(13),所述陀螺仪底座(12)上方连接有固定座(14),且固定座(14)右上方安装有陀螺仪用电机(15),所述陀螺仪用电机(15)左侧连接有陀螺仪飞轮(16);所述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2)前端连接有机器视觉摄像头(17),且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2)前端上方安装有扬声器(18)和麦克风(19),并且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2)前端下方设置有人机交互屏幕(20),所述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2)内部设置有人机交互系统(21)和无线通信系统(22)并且机器视觉及人机交互控制仓(2)内部设置有语音交互系统(23)和机器视觉控制系统(24);所述婴儿睡篮(8)下方连接有减震杆(25),且减震杆(25)内部开设有安装槽(26),并且安装槽(26)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27),所述减震杆(25)下端卡合连接有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善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