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114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深地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安装有监测主机,所述装置主体前端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顶端安装有放线器,所述放线器底部设置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底部设置有探测头,所述装置主体背部设置有数据接口,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安装有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利用支架和螺纹固定锥能将装置固定在监测区域的地面上,利用加固线和数据导线能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测主机的同时还能防止因意外导致数据导线断裂而影响数据的传输以及探测头的回收,利用防护盖能在装置待机时将数据接口外侧密封,利用反光灯能方便监测人员在夜间确定装置的位置。定装置的位置。定装置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深地工程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深地环境下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需要进行高温、高围压三轴试验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岩石损伤过程进行声发射耦合以对岩石破裂过程从能量角度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0003]原有的监测装置在使用时通常都直接放置在开挖的探测孔旁使用,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装置容易因外部环境因素使装置晃动而影响探测头对监测数据的传输,而且探测头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因地质活动的原因导致数据导线断裂而影响数据的传输甚至导致探测头遗留在地下,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的同时还增加了监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安装有监测主机,所述装置主体前端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顶端安装有放线器,所述放线器顶部设置有接线管,所述放线器左侧安装有储线辊,所述放线器底部设置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内部设置有加固线和数据导线,所述出线口底部设置有探测头,所述装置主体两侧设置有反光灯,所述装置主体背部设置有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外侧安装有防护盖,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螺纹固定锥,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固定槽。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监测主机通过所述数据导线与所述探测头系统连接,所述数据导线放置在所述监测主机内部,且所述监测主机利用所述放线器通过所述接线管将所述数据导线从所述出线口内送出并将所述探测头通过探测孔送入地下。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固线放置在所述储线辊内部,所述加固线顶端也与所述探测头底部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数据导线两侧,且所述监测主机利用所述放线器将所述加固线从所述储线辊内送出并配合所述数据导线将所述探测头送入地下。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光灯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且所述反光灯表面安装有夜间反光罩。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利用所述数据接口通过数据线将所述监测主机与控制系统连接,且所述装置主体还能通过所述数据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并为其供电。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盖安装在所述数据接口顶部,且所述装置主体待机时所述防护盖会向下翻转并将所述数据接口外侧密封。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圆周分布有三个所述支架并为其提供支撑,所述固定槽使所述底座上下两侧互通,且所述支架利用所述螺纹固定锥通过所述固定槽插入地下并使所述底座与地面螺栓固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利用支架和螺纹固定锥能有效将装置固定在监测区域的地面上,防止装置因外部原因晃动而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保证了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利用加固线和数据导线能有效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测主机的同时还能防止因意外导致数据导线断裂而影响数据的传输以及探测头的回收,降低了装置的监测成本,保证了装置的实用性,利用防护盖能在装置待机时将数据接口外侧密封,防止灰尘通过数据接口进入装置内部对装置造成影响,保证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利用反光灯能方便监测人员在夜间确定装置的位置,保证了装置的有效使用。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监测主机;3、安装轴;4、放线器;5、接线管;6、储线辊;7、出线口;8、加固线;9、数据导线;10、探测头;11、反光灯;12、数据接口;13、防护盖;14、支架;15、底座;16、螺纹固定锥;17、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5]请参阅图1

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顶部安装有监测主机2,装置主体1前端设置有安装轴3,安装轴3顶端安装有放线器4,放线器4顶部设置有接线管5,放线器4左侧安装有储线辊6,放线器4底部设置有出线口7,出线口7内部设置有加固线8和数据导线9,出线口7底部设置有探测头10,装置主体1两侧设置有反光灯11,装置主体1背部设置有数据接口12,数据接口12外侧安装有防护盖13,装置主体1底部安装有支架14,支架14底部设置有底座15,底座15底部设置有螺纹固定锥16,底座15中间设置有固定槽17,在使用时,先将装置主体1根据探测孔的位置放置在探测区域的地面上,然后将底座15利用螺纹固
定锥16通过固定槽17与地面螺栓固定,之后将装置主体1利用数据接口12分别与控制系统以及外部电源连接,再利用监测主机2控制放线器4利用出线口7将探测头10通过探测孔放入地下进行探测即可,十分方便,利用支架14和螺纹固定锥16能有效将装置主体1进行固定,防止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受外部影响而导致数据传输不准确,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利用加固线8和数据导线9能有效将探测头10送入地下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主机2的同时还能防止数据导线9因意外断裂而影响数据的传输以及探测头10的回收,保证了装置的实用性,利用防护盖13能在装置待机时将数据接口12外侧密封,防止灰尘通过数据接口12进入装置内部对装置造成影响,保证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6]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监测主机2通过数据导线9与探测头10系统连接,数据导线9放置在监测主机2内部,且监测主机2利用放线器4通过接线管5将数据导线9从出线口7内送出并将探测头10通过探测孔送入地下,保证了装置的监测能力。
[0017]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固线8放置在储线辊6内部,加固线8顶端也与探测头10底部连接并设置在数据导线9两侧,且监测主机2利用放线器4将加固线8从储线辊6内送出并配合数据导线9将探测头10送入地下,保证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8]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反光灯11设置在装置主体1左右两侧,且反光灯11表面安装有夜间反光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安装有监测主机(2),所述装置主体(1)前端设置有安装轴(3),所述安装轴(3)顶端安装有放线器(4),所述放线器(4)顶部设置有接线管(5),所述放线器(4)左侧安装有储线辊(6),所述放线器(4)底部设置有出线口(7),所述出线口(7)内部设置有加固线(8)和数据导线(9),所述出线口(7)底部设置有探测头(10),所述装置主体(1)两侧设置有反光灯(11),所述装置主体(1)背部设置有数据接口(12),所述数据接口(12)外侧安装有防护盖(13),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安装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底部设置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底部设置有螺纹固定锥(16),所述底座(15)中间设置有固定槽(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主机(2)通过所述数据导线(9)与所述探测头(10)系统连接,所述数据导线(9)放置在所述监测主机(2)内部,且所述监测主机(2)利用所述放线器(4)通过所述接线管(5)将所述数据导线(9)从所述出线口(7)内送出并将所述探测头(10)通过探测孔送入地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地工程环境下岩体损伤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彬蔡庆生王英孙志文马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呼伦贝尔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