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110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变换器,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为不同类型的电池,变换器内包括开关件、充电电路、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第一电池通过开关件与充电电路、降压电路连接,第二电池经开关件与充电电路和升降压电路连接,第三电池与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同一个电池系统中使用不同类型的电池,提高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减少能量浪费,提高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且不会造成硬件成本的升高。且不会造成硬件成本的升高。且不会造成硬件成本的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有很多类型,铅酸电池和锂电池在常规的储能系统中占比较高;其中,铅酸电池包括AGM电池、GEL电池、富液电池等;锂电池包括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原则上在同一个电池系统中,都只使用单一类型的电池,因此急需一种能让不同类型的电池进行组合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能让不同类型的电池进行组合使用。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变换器,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所述第三电池为不同类型的电池,所述变换器内包括开关件、充电电路、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开关件与所述充电电路、所述降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经所述开关件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升降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三电池与所述降压电路、所述升降压电路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电池经所述开关件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经所述开关件与所述第二电池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电感,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经所述开关件与所述第一电池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接在所述第三MOS管与所述第四MOS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池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压电路包括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第二电感,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电池连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接在所述第五MOS管和所述第六MOS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接在所述第七MOS管和所述第八MOS管的连接处。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为太阳能电池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池为汽车启动电池。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池为生活电池。
[0011]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
池、第三电池、变换器,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为不同类型的电池,变换器内包括开关件、充电电路、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第一电池通过开关件与充电电路、降压电路连接,第二电池经开关件与充电电路和升降压电路连接,第三电池与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连接。本技术能在同一个电池系统中使用不同类型的电池,提高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减少能量浪费,提高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且不会造成硬件成本的升高。
[0013]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原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18]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变换器,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为不同类型的电池。如图1所示,第一电池为太阳能电池板,第二电池为图1中的第一种类型电池,可为汽车启动电池等,第三电池为图1中的第二种类型电池,可为生活电池等。变换器内包括开关件、充电电路、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第一电池通过开关件与充电电路、降压电路连接,第二电池经开关件与充电电路和升降压电路连接,第三电池与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连接。
[0019]如图2所示,充电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第一电池(图2中的PV+)经开关件S1与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经开关件S2与第二电池(图2中的BATT1)连接。
[0020]降压电路包括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一电感L1,第三MOS管的漏极经开关件S1与第一电池连接,第三MOS管的源极与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一电感的一端接在第三MOS管与第四MOS管的连接处,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池(图2中的BATT2)连接。
[0021]升降压电路包括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第二电感L2,第五MOS管的漏极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五MOS管的源极与第六MOS管的漏极连接,第六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七MOS管的漏极与第三电池连接,第七MOS管的源极与第八MOS管的漏极连接,第八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二电感的一端接在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的连接处,第二电感的另一端接在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的连接处。
[0022]如图2所示,PV通过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一电感L1组成的降压电路,以及
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二电感L2组成的降压电路给BATT2供电,PV通过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组成的充电电路给BATT1供电;通过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第二电感L2组成的升降压电路,BATT1可以给BATT2供电,同时BATT2也可以给BATT1供电。
[0023]在一实施例中,PV通过支路1(Q3,Q4,L1组合成的降压电路)给BATT2充电,若支路1满载,则开启支路2(Q1,Q2,Q5,Q6,L2组合成的降压电路)给BATT2充电,当BATT2电池充满电时,PV通过支路3(Q1,Q2组合成的充电电路)给BATT1充电,直至充满。
[0024]BATT1通过支路(Q5,Q6,L2组合成的降压电路)给BATT2充电,若支路满载,则开启支路(Q1,Q2,Q3,Q4,L1组合成的降压电路)给BATT2充电,直至充满。...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三电池、变换器,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所述第三电池为不同类型的电池,所述变换器内包括开关件、充电电路、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开关件与所述充电电路、所述降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经所述开关件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升降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三电池与所述降压电路、所述升降压电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电池经所述开关件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经所述开关件与所述第二电池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不同类型电池共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电感,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经所述开关件与所述第一电池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峰
申请(专利权)人:如果新能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