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出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976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包括:第一导风组件,设置为包括多个绕第一方向枢转的第一叶片以调节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中的一个气流方向;风门,设置为绕第一方向或绕第二方向枢转以打开或关闭气流;拨钮,通过具有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的控制杆分别与第一导风组件和风门连接;拨钮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期间经过第二位置;拨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驱动第一叶片枢转;拨钮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移动驱动风门枢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同一控制杆上设计多个轨迹槽,依靠拨钮的额外行程实现叶片与风门的分时驱动,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在保证外观简洁的情况下增加了风门,实现了更好的密封性能,提高了产品品质。提高了产品品质。提高了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出风口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出风口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出风口。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内饰的发展,汽车出风口造型趋势的扁长化及简约化逐渐成为流行趋势。
[0003]出于造型简约的要求,希望汽车出风口的外观上不要出现拨轮,而现有常规技术通过叶片封闭无法达到较严的泄漏量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汽车出风口,能够依靠拨钮的额外行程实现风门的驱动和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出风口无法同时满足严格的泄漏量要求和造型简约要求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包括:第一导风组件,设置为包括多个绕第一方向枢转的第一叶片以调节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中的一个气流方向;风门,设置为绕所述第一方向或绕第二方向枢转以打开或关闭气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拨钮,所述拨钮通过具有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的一控制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风门连接;所述拨钮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移动驱动所述第一叶片枢转,期间经过第二位置;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驱动所述第一叶片枢转;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移动驱动所述风门枢转。
[0007]当所述拨钮驱动所述风门枢转时,所述第一叶片保持静止。
[0008]所述汽车出风口包括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连接的第一销,以及与所述风门连接的第二销;所述第一销与所述第一轨迹槽配合,所述第二销与所述第二轨迹槽配合以便所述控制杆驱动所述第一销或所述第二销。
[0009]当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控制杆驱动所述第一销移动,而所述第二销保持静止;当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控制杆驱动所述第二销移动,而所述第一销保持静止。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杆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轨迹槽和第四轨迹槽;所述第三轨迹槽与所述第一轨迹槽成角度连接;所述第四轨迹槽与所述第二轨迹槽成角度连接。
[0011]当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一销沿所述第一轨迹槽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叶片枢转,而所述第二销位于所述第四轨迹槽内使得所述风门保持静止;当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二销沿所述第二轨迹槽移动以带动所述风门枢转,而所述第一销位于所述第三轨迹槽内使得所述第一叶片保持静止。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杆还包括成角度连接所述第一轨迹槽和所述第二轨迹槽的第五轨迹槽,所述第五轨迹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0013]当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一销沿所述第一轨迹槽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叶片枢转,而所述第二销位于所述第五轨迹槽内使得所述风门保持静止;当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二销沿所述第二轨迹槽移动以带动所述风门枢转,而所述第一销位于所述第五轨迹槽内使得所述第一叶片保持静止。
[0014]所述汽车出风口还包括第二导风组件,设置为包括绕所述第二方向枢转的至少一个第二叶片以调节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中的另一个气流方向。
[0015]所述拨钮绕第二方向的摆动驱动所述第二叶片枢转。
[0016]所述拨钮通过具有主动齿轮的转轴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连接。
[0017]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包括与所述转轴的所述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以便响应于所述转轴的转动而枢转。
[0018]所述拨钮设置成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当所述拨钮绕第二方向摆动时,所述控制杆保持静止。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杆包括连接部,所述拨钮包括容纳所述连接部的开口槽,以便当所述拨钮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控制杆同步移动。
[0020]优选地,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拨钮。
[002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出风口,通过在同一件控制杆上设计多个轨迹槽,依靠拨钮的额外行程即可以实现叶片与风门的分时驱动,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在保证外观简洁的情况下增加了风门,实现了更好的密封性能,提高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0022]图1A是包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出风口的车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1B是图1A的车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扁长型出风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如图2所示出风口的爆炸图;
[0026]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控制杆的立体视图;
[0027]图5是拨钮、控制杆、以及水平叶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竖直叶片、叶片摇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风门、风门摇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8A是拨钮、拨钮转轴与水平叶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水平叶片处于上极限位置;
[0031]图8B是拨钮、拨钮转轴与水平叶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水平叶片处于下极限位置;
[0032]图9A

图9D展示了上下转动拨钮与风向调整的关系;
[0033]图10A是拨钮与竖直叶片和风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竖直叶片处于右极限位置,风门处于打开状态;
[0034]图10B是图10A中控制杆和叶片摇臂和风门摇臂的驱动销的位置示意图;
[0035]图11A是拨钮与竖直叶片和风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竖直叶片处于中间位置,风门处于打开状态;
[0036]图11B是图11A中控制杆和叶片摇臂和风门摇臂的驱动销的位置示意图;
[0037]图12A是拨钮与竖直叶片和风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竖直叶片处于左极限位置,风门处于打开状态;
[0038]图12B是图12A中控制杆和叶片摇臂和风门摇臂的驱动销的位置示意图;
[0039]图13A是拨钮与竖直叶片和风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竖直叶片处于左极限位置,风门处于关闭状态;
[0040]图13B是图13A中控制杆和叶片摇臂和风门摇臂的驱动销的位置示意图;
[0041]图14A为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扁长出风口在风门打开状态的立体图,为了便于观察,去除了壳体;
[0042]图14B为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扁长出风口在风门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0043]图15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控制杆的立体视图;
[0044]图16A是拨钮与竖直叶片和风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竖直叶片处于左极限位置,风门处于打开状态;
[0045]图16B是图16A中控制杆和叶片摇臂和风门摇臂的驱动销的位置示意图;
[0046]图17A是拨钮与竖直叶片和风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竖直叶片处于中间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风组件,设置为包括多个绕第一方向枢转的第一叶片以调节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中的一个气流方向;风门,设置为绕所述第一方向或绕第二方向枢转以打开或关闭气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拨钮,所述拨钮通过具有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的一控制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风门连接;所述拨钮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期间经过第二位置;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驱动所述第一叶片枢转;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移动驱动所述风门枢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拨钮驱动所述风门枢转时,所述第一叶片保持静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出风口包括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连接的第一销,以及与所述风门连接的第二销;所述第一销与所述第一轨迹槽配合,所述第二销与所述第二轨迹槽配合以便所述控制杆驱动所述第一销或所述第二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控制杆驱动所述第一销移动,而所述第二销保持静止;当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控制杆驱动所述第二销移动,而所述第一销保持静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轨迹槽和第四轨迹槽;所述第三轨迹槽与所述第一轨迹槽成角度连接;所述第四轨迹槽与所述第二轨迹槽成角度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一销沿所述第一轨迹槽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叶片枢转,而所述第二销位于所述第四轨迹槽内使得所述风门保持静止;当所述拨钮在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煜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