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956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柜,柜体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柜门,柜体的底部位置安装有底座,底座经由螺栓与地面相固定,柜体的一侧位置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部卡接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结构,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将柜体内部的空气经由固定外框输送到柜体的内部,配合柜体底部的通风孔实现散热的目的,另外柜体内部的较热的空气作用于柜体底部的底座上,可以对安装底座的底面进行烘干,使得柜体周边的湿气进一步降低,而固定外框通过卡框卡接到柜体一侧的凹槽相卡接,采用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固定外框安装的便捷性和智能性,解决了传统设备通过螺栓安装不方便的问题。解决了传统设备通过螺栓安装不方便的问题。解决了传统设备通过螺栓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柜


[0001]本技术是一种配电柜,涉及电气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但是传统的配电柜由于其内部电子元器件在工作时会散发出来热量,而传统的配电柜散热结构通过螺栓安装在柜体内部,存在拆卸与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并且配电柜底部如果湿度较大,则湿气则会进入到柜体的内部对电子元器件造成影响,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配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体的底部位置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经由螺栓与地面相固定,所述柜体的一侧位置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内部卡接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结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固定外框,所述固定外框靠近柜体的一侧位置设置有卡框,所述卡框为截面呈L形的棱条形结构,所述卡框与分布在柜体开设矩形孔一侧的凹槽相卡接,所述凹槽为截面呈回字形的框体结构,所述卡框与凹槽相卡接,所述固定外框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凹条,所述滑动凹条为截面呈凹字形的棱条形结构,所述滑动凹条与过滤结构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外框的开口处安装有负压风机。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上固定框以及下固定框,所述上固定框的下侧位置设置有卡接柱且卡接柱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下固定框的上侧位置设置有卡接孔,所述上固定框与下固定框之间的位置夹持有过滤网,分布在上固定框下侧的卡接柱穿过过滤网的边缘与下固定框上侧的卡接孔相卡接,所述上固定框以及下固定框滑动设置在滑动凹条的内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棱条,所述固定棱条相互之间呈90
°
夹角进行排列,所述固定棱条的表面与过滤网的表面相贴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四周开设有矩形孔,且所述柜体的底部位置开设有通风孔,分布在柜体底部位置的通风孔设置有多个。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外框与柜体相贴合的位置设置有贴合垫,所述贴合垫为截面呈凹字形的槽孔结构,所述贴合垫上的槽孔结构与固定外框的框壁相贴合。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柜体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底座,通过底座将柜体与地面隔离,采用该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地面湿气进入到柜体的内部对电子元器件造成腐蚀,并且经由底座边缘的矩形孔可以便于柜体内部的空气排出,实现柜体与外部的空气交换;
[0011]另外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将柜体内部的空气经由固定外框输送到柜体的内部,配合柜体底部的通风孔实现散热的目的,另外柜体内部较热的空气作用于柜体底部的底座上,可以对安装底座的底面进行烘干,使得柜体周边的湿气进一步降低,而固定外框通过卡框卡接到柜体一侧的凹槽,采用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固定外框安装的便捷性和智能性,解决了传统设备通过螺栓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0012]而上固定框下侧的卡接柱穿过过滤网的边缘与下固定框上侧的卡接孔相卡接,采用该设计便于对过滤网进行安装固定,采用该固定方式大大的提高了过滤网安装的速度,并且可以在过滤网上粘附较多灰尘后进行快速更换,而位于上固定框上侧的固定棱条则可以防止老鼠咬破过滤网进入到柜体的内部。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配电柜中散热结构的剖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配电柜中过滤结构的剖面图;
[0017]图中:1

柜体、2

柜门、3

底座、4

散热结构、5

过滤结构、41

固定外框、42

卡框、43

滑动凹条、44

负压风机、51

上固定框、52

卡接柱、53

过滤网、54

下固定框、55

卡接孔、56

固定棱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配电柜,包括柜体1,柜体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柜门2,柜体1的底部位置安装有底座3,底座3经由螺栓与地面相固定,柜体1的一侧位置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部卡接有散热结构4,散热结构4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结构5,底座3的四周开设有矩形孔,且柜体1的底部位置开设有通风孔,分布在柜体1底部位置的通风孔设置有多个,通过在柜体1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底座3,通过底座3将柜体1与地面隔离,采用该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地面湿气进入到柜体1的内部对电子元器件造成腐蚀,并且经由底座3边缘的矩形孔可以便于柜体1内部的空气排出,实现柜体1与外部的空气交换。
[0020]请参阅图2,散热结构4包括固定外框41,固定外框41靠近柜体1的一侧位置设置有卡框42,卡框42为截面呈L形的棱条形结构,卡框42与分布在柜体1开设矩形孔一侧的凹槽相卡接,凹槽为截面呈回字形的框体结构,卡框42与凹槽相卡接,固定外框41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凹条43,滑动凹条43为截面呈凹字形的棱条形结构,滑动凹条43与过滤结构5滑动连接,固定外框41的开口处安装有负压风机44,在负压风机44的作用下,可以将柜体1内部的空气经由固定外框41输送到柜体1的内部,配合柜体1底部的通风孔实现散热的目的,另外柜体1内部的较热的空气作用于柜体1底部的底座3上,可以对安装底座3的底面进行烘干,使得柜体1周边的湿气进一步降低,而固定外框41通过卡框42卡接到柜体1一侧的凹槽相卡
接,采用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固定外框41安装的便捷性,解决了传统设备通过螺栓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固定外框41与柜体1相贴合的位置设置有贴合垫,贴合垫为截面呈凹字形的槽孔结构,贴合垫上的槽孔结构与固定外框41的框壁相贴合,方便固定外框41与柜体1贴合。
[0021]请参阅图3,过滤结构5包括上固定框51以及下固定框54,上固定框51的下侧位置设置有卡接柱52且卡接柱52之间等距进行排列,下固定框54的上侧位置设置有卡接孔55,上固定框51与下固定框54之间的位置夹持有过滤网53,分布在上固定框51下侧的卡接柱52穿过过滤网53的边缘与下固定框54上侧的卡接孔55相卡接,上固定框51以及下固定框54滑动设置在滑动凹条43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柜门(2),所述柜体(1)的底部位置安装有底座(3),所述底座(3)经由螺栓与地面相固定,所述柜体(1)的一侧位置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内部卡接有散热结构(4),所述散热结构(4)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结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4)包括固定外框(41),所述固定外框(41)靠近柜体(1)的一侧位置设置有卡框(42),所述卡框(42)为截面呈L形的棱条形结构,所述卡框(42)与分布在柜体(1)开设矩形孔一侧的凹槽相卡接,所述凹槽为截面呈回字形的框体结构,所述卡框(42)与凹槽相卡接,所述固定外框(41)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凹条(43),所述滑动凹条(43)为截面呈凹字形的棱条形结构,所述滑动凹条(43)与过滤结构(5)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外框(41)的开口处安装有负压风机(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5)包括上固定框(51)以及下固定框(54),所述上固定框(51)的下侧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成阳曹如燕樊伟朱天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成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