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0911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及施工方法,该临时施工栈桥包括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所述下部结构包括连接组件、浮力箱和若干定位组件;连接组件用来连接所述桥面系上部结构和所述浮力箱;定位组件由定位桩和带尖端且桩身分布倒刺状结构的抗拔桩连接构成;浮力箱为未注水时漂浮于水面、注水后下沉的封闭箱体结构;所述浮力箱上设有进水孔、出水孔、以及供定位组件穿过的通道;各定位组件穿过浮力箱上相应的通道,从而与浮力箱连接;当注水后浮力箱下沉,带着定位组件下沉并使抗拔桩插入淤泥。本发明专利技术临时施工栈桥适用于淤泥质区,且施工过程更简单,修建成本更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发展越来越快,桥梁建设发展也随之不断加快。在桥梁建设中,通常需要在主要施工前修建一条平行于主桥轴线的施工栈桥,用于施工时人员的通行和运输施工设施等。而深水淤泥质区的桥梁建设往往面临着更高难度的技术要求,且按照传统施工栈桥也会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目前水上施工栈桥通常下沉钢管桩作为下部结构,上部结构承重梁则采用拼装好的贝雷桁架,桥面由安装在贝雷桁架之上的型钢分配梁、钢板桥面板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在淤泥质区采用传统方式来修建栈桥,下部结构受淤泥质影响较大,往往修建时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材料,难度大且工程成本高。这就需要设计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及施工方法,该临时施工栈桥修建更为简单,且修建成本更低。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包括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所述下部结构包括连接组件、浮力箱和若干定位组件;其中:连接组件用来连接所述桥面系上部结构和所述浮力箱;定位组件由定位桩和带尖端且桩身分布倒刺状结构的抗拔桩连接构成;
[0006]浮力箱为未注水时漂浮于水面、注水后下沉的封闭箱体结构;所述浮力箱上设有进水孔、出水孔、以及供定位组件穿过的通道;各定位组件穿过浮力箱上相应的通道,从而与浮力箱连接;当注水后浮力箱下沉,带着定位组件下沉并使抗拔桩插入淤泥。
[0007]本专利技术临时施工栈桥中,桥面系上部结构采用现有的桥面系上部结构即可,对桥面系上部结构不作限制。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如下的桥面系上部结构:桥面系上部结构包括桥面结构和上部结构;其中,上部结构包括上垫梁、贝雷梁和下垫梁,桥面结构铺设于上垫梁上,若干贝雷梁以横向间隔的方式固定安装于上垫梁和下垫梁之间。
[0008]本专利技术临时施工栈桥中,连接组件用来连接桥面系上部结构和浮力箱。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包括若干墩柱,墩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桥面系上部结构底端和浮力箱顶端固定连接。为使下部结构更为稳定,墩柱两两间通过横向连接件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临时施工栈桥中,定位组件用来牢牢插入淤泥中,使栈桥更稳固,设计带尖端且桩身分布倒刺状结构的抗拔桩,可实现牢牢插入淤泥。
[001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桩和抗拔桩均采用空心圆钢管,定位桩底端套接入抗拔桩顶端内;定位桩底端还套设有橡胶楔块,橡胶楔块位于定位桩与抗拔桩的连接处,用来使定位桩和抗拔桩连接更为紧密。
[0011]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桩由若干定位杆通过法兰盘连接而成,通过增减定位杆数量,可实现定位桩长度调节。
[0012]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浮力箱还设有检修通道,检修通道内设检修梯,供工作人员对浮力箱进行检修。
[0013]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浮力箱顶端表面布设有用来固定连接组件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为空心矮圆筒,其下端固定于浮力箱顶端;连接组件底端与固定机构套接连接,再利用固定件将连接组件底端与固定机构固定连接。
[0014]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浮力箱内部分割为若干独立的腔室,各腔室分别设进水孔和出水孔,各腔室独立进排水,彼此间无影响,可降低故障率,以及减少检修时的工作量。
[0015]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浮力箱底端四周设围挡板,并在浮力箱四角分别用劲板对围挡板进行焊接加固。
[0016]上述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的施工方法为:
[0017]预制好定位组件和浮力箱,将定位组件和浮力箱运输到水中指定位置;将抗拔桩和定位桩连接获得定位组件,将定位组件穿过浮力箱上相应的通道;向浮力箱注水,浮力箱慢慢沉到水面以下;在浮力箱注水下沉的过程中,根据水深增加定位杆;当浮力箱下沉到指定标高,对浮力箱排水,水排尽后在浮力箱顶端吊装连接组件,则完成临时施工栈桥的基础;采用同样的方法建造多个基础,将各基础拼接成栈桥节段;在栈桥节段上搭设桥面系上部结构。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9]目前淤泥质区修建临时施工栈桥,大多以钢管桩作为下部结构,不仅施工复杂,而且成本高,对周围水体环境污染也严重。本专利技术通过浮力箱和抗拔桩的结合,解决了淤泥质区钢管桩打桩困难的问题,避免了施工过程中许多麻烦,简化了施工;而且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施工理念,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将临时施工栈桥整体结构模块化,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可回收。
[0020]本专利技术临时施工栈桥为装配式施工栈桥,易于运输安装,且拆卸后可再次循环利用。由于其的装配式特性,所有组件尺寸统一,模板制作和加工更为简单。相较传统的水上钢管桩施工栈桥,本专利技术在淤泥质区不需更长的桩,施工周期变短,成本变低,施工难度降低,且对水体环境污染更小。浮力箱位于淤泥上,不影响航道通行和水位变化;也不受水位变化影响,能完全适应水位突然变化,安全可靠。同时浮力箱底端的围挡板插入淤泥中,因此不会受到水流影响,而四处移动。浮力箱内部为密封空腔,将空腔分割成小的腔体,且设支撑骨架,保障浮力箱结构的稳定和刚度。各独立的腔室可独立进出水,可保证浮力箱在施工过程中顺利进水排水,且彼此间不受干扰。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中临时施工栈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中下部结构的俯视图;
[0023]图3为实施例中抗拔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实施例中定位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实施例中定位桩和抗拔桩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6为实施例中定位桩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实施例中浮力箱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00

桥面系上部结构,110

桥面结构,120

上垫梁,130

贝雷梁,140

下垫梁;200

连接组件,210

墩柱,210a

第一墩柱,210b

第二墩柱,210c

第三墩柱,210d

第四墩柱,220

横向连接件;300

浮力箱,310

进水孔,320

出水孔,330

检修通道,340

固定机构,350

螺栓,360

第一劲板;400

定位组件,410

定位桩,411

定位杆,412

法兰盘,42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包括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部结构包括连接组件、浮力箱和若干定位组件;其中:连接组件用来连接所述桥面系上部结构和所述浮力箱;定位组件由定位桩和带尖端且桩身分布倒刺状结构的抗拔桩连接构成;浮力箱为未注水时漂浮于水面、注水后下沉的封闭箱体结构;所述浮力箱上设有进水孔、出水孔、以及供定位组件穿过的通道;各定位组件穿过浮力箱上相应的通道,从而与浮力箱连接;当注水后浮力箱下沉,带着定位组件下沉并使抗拔桩插入淤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其特征是:所述桥面系上部结构包括桥面结构和上部结构;其中,上部结构包括上垫梁、贝雷梁和下垫梁,桥面结构铺设于上垫梁上,若干贝雷梁以横向间隔的方式固定安装于上垫梁和下垫梁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墩柱,墩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桥面系上部结构底端、所述浮力箱顶端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其特征是:所述墩柱两两间通过横向连接件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淤泥质区的临时施工栈桥,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桩和所述抗拔桩均采用空心圆钢管,定位桩底端套接入抗拔桩顶端内;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东彭瑶杰李中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