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变电站装配式GIS设备的梁板结构式基础
[0001]本技术属于变电站GIS设备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装配式GIS设备的梁板结构式基础。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GIS基础的传统做法是在底部现浇大板基础,现浇基础需现场支模、绑筋、浇筑、养护,施工周期长。现场湿作业对环水保影响大。大体积现浇混凝土基础存在着工程用量多、分层浇筑工期时间长、总体造价高等特点,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变电站装配式GIS设备的梁板结构式基础;解决目前变电站GIS基础现场浇筑装配周期长、造价高、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变电站装配式GIS设备的梁板结构式基础,包括基础梁、主梁以及楼板,所述主梁拼接在基础梁的上端,所述楼板拼接在主梁的上端;
[0006]所述基础梁是由若干个基础梁单元相互拼接而组成的条形基础,包括上基础梁单元与下基础梁单元,下基础梁单元和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电站装配式GIS设备的梁板结构式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梁(3)、主梁(2)以及楼板(1),所述主梁(2)拼接在基础梁(3)的上端,所述楼板(1)拼接在主梁(2)的上端;所述基础梁(3)是由若干个基础梁(3)单元相互拼接而组成的条形基础,包括上基础梁(3)单元与下基础梁(3)单元,下基础梁(3)单元和上基础单元(5)是由其各自的截面相延伸所构成的等截面体,并且延伸长度以及厚度保持相等,下基础单元(4)和上基础单元(5)在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对接部,下基础单元(4)的对接部上设置有突出钢筋(11),上基础单元(5)的对接部上设置有预制孔槽(14),通过突出钢筋(11)插接于预制孔槽(14)的方式实现基础梁单元的相互拼接;所述基础单元的上端面设置有预制孔槽(14);所述主梁(2)是由若干个主梁(2)单元相互拼接而组成的条形基础,主梁(2)单元是由一个截面延伸所形成的等截面体,主梁(2)单元沿着其延伸方向相互拼接并且在其延伸方向的前后两端端面分别设置有突出钢筋(11),主梁(2)单元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与基础梁(3)相对接的突出钢筋(11),主梁(2)单元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与楼板(1)相对接的突出钢筋(11);所述楼板(1)为方形的板状结构,楼板(1)上设置有若干排预制孔槽(14),若干排预制孔槽(14)沿着楼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每一排内部的预制孔槽(14)沿着楼板(1)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楼板(1)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面中部对称设置有一排向外突出的突出钢筋(11),突出钢筋(11)沿着楼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楼板(1)与主梁(2)处于拼接状态时,每一个主梁(2)单元上端面的突出钢筋(11)插接于所述楼板(1)的一排预制孔槽(14)内部;主梁(2)与基础梁(3)处于拼接状态时,主梁(2)单元下端面的突出钢筋(11)插接于基础梁(3)上端面的预制孔槽(1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装配式GIS设备的梁板结构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础单元(4)的截面为“凸”字形结构,下基础单元(4)包括底部主体(6)以及凸出于底部主体(6)上端面的上凸出部(7),所述上凸出部(7)对称设置于底部主体(6)上端面的中部,并且上凸出部(7)与底部主体(6)的厚度相等,下基础单元(4)的上凸出部(7)的上端面是与主梁(2)相接触拼接的主梁对接端面(8),底部主体(6)位于上凸出部(7)两端的上端面是与相邻的上基础单元(5)相拼接的基础梁拼接端面(9),底部主体(6)的下端面是与地基相接触的地基对接端面(10),下基础单元(4)在上凸出部(7)两侧的基础梁拼接端面(9)上分别设置有一排突出钢筋(11),突出钢筋(11)沿着下基础单元(4)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装配式GIS设备的梁板结构式基础,其特征在于:上基础单元(5)的截面为倒立的“凸”字形结构,上基础单元(5)包括上部主体(12)以及凸出于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冯林芳,史国兴,张丹辉,程鹏,韩云山,刘亚玲,郑亮,孟繁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