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81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两个支撑台一,支撑台一固定在外壳的底部,支撑台一的上方设有滑槽,支撑台一的上方设有布线机构;布线机构包括U形框一、U形框二,U形框一的上方与U形框二的下方开设有齿轮孔,U形框一与U形框二中间设有与齿轮孔相啮合的齿轮一与齿轮二,齿轮一与齿轮二通过连接轴相连接,且连接轴一侧贯穿外壳,且贯穿外壳的一端连接有摇柄,U形框一与U形框二的开口两端均设有布线杆,布线杆上活动设有大小不同的金属布线圈,金属布线圈可装卸,金属布线圈上缠绕需要布置的不同规格的线排。有益效果:能同时做到多种类布线,去除布线时所携带的静电,节省人力和成本,提升建筑施工的速度与效率。工的速度与效率。工的速度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在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对建筑内部整齐布线,建筑布线排线施工属于建筑施工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0003]在当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多数采用人工布线,这种方法耗时耗力,成本较大,而且市面上的布线装置往往一次只对某一种规格的线进行布置,无法做到同时布置多种类的线,需要多次重复布线,进而会影响到布线的速度与建筑施工的效率,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工浪费。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不同的布线的方式的优点,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两个支撑台一,所述支撑台一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支撑台一的上方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台一的上方设有布线机构;所述布线机构包括限位柱、U形框一、U形框二,所述支撑台一一侧的限位柱上设有支撑台二,所述U形框一的上方与U形框二的下方开设有齿轮孔,所述U形框一与U形框二中间设有与齿轮孔相啮合的齿轮一与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通过连接轴相连接,且所述连接轴一侧贯穿所述外壳,且贯穿外壳的一端连接有摇柄,所述U形框一与所述U形框二的开口两端均设有布线杆,所述布线杆上活动设有大小不同的金属布线圈,所述金属布线圈可装卸,所述金属布线圈上缠绕需要布置的不同规格的线排。
[0010]进一步的,为了达到操作人员通过布线装置完成布线,所述限位柱、铁链,所述支撑台一另一侧的限位柱上设有若干压线杆,所述压线杆上均活动设有压线圈,所述压线圈之间存在部分空隙,所述线排穿过所述压线圈的空隙,所述外壳的底部下方设有接触到地面的铁链。
[0011]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布线装置能正常运行,所述外壳的下方设有四个车轮,所述外壳的上方一侧设有把手。
[0012]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布线装置正常运行,所述外壳一侧底端开设有空箱,所述空箱内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向两侧延伸与所述车轮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再布线时能去除静电,所述布线装置一侧的外壳上设有铰链,此部分外壳上开设有若干出线口。
[0014]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能观察到布线机构线排的余量,所述外壳的上方设有透明板。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通过设置布线机构,从而使得操控人员通过布线机构达到一次多种类布线的目的。
[0018](2)、通过设置电机,从而使得操控人员通过电机达到将布线装置自行运动的目的。
[0019](3)、通过设置铁链,从而使得在布线装置使用时能够去除静电,保护线排。
[0020](4)、通过设置透明板,从而使得操控人员随时都可以检测布线机构内线排的余量,做到及时更换线排。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的布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的内部俯视图。
[0025]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的侧视图。
[0026]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外部俯视图。
[0027]图中:
[0028]1、外壳;2、支撑台一;3、滑槽;4、限位柱;5、U形框一;6、U形框二;7、齿轮孔;8、齿轮一;9、连接轴一;10、摇柄;11、齿轮二;12、支撑台二;13、布线杆;14、金属布线圈;15、压线杆;16、压线圈;17、线排;18、铰链;19、出线口;20、空箱;21、双轴电机;22、连接轴二;23、车轮;24、把手;25、透明板;26、铁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3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
[003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

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两个支撑台一
2,所述支撑台一2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底部,所述支撑台一2的上方设有滑槽3,所述支撑台一2的上方设有布线机构;所述布线机构包括限位柱4、U形框一5、U形框二6,所述支撑台一2一侧的限位柱4上设有支撑台二12,所述U形框一5的上方与U形框二6的下方开设有齿轮孔7,所述U形框一5与U形框二6中间设有与齿轮孔7相啮合的齿轮一8与齿轮二11,所述齿轮一8与齿轮二11通过连接轴一9相连接,且所述连接轴一9一侧贯穿所述外壳1,且贯穿外壳1的一端连接有摇柄10,所述U形框一5与所述U形框二6的开口两端均设有布线杆13,所述布线杆13上活动设有大小不同的金属布线圈14,所述金属布线圈14可装卸,所述金属布线圈14上缠绕需要布置的不同规格的线排17。
[0032]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布线机构,从而达到操控人员通过布线机构达到布线的目的;通过支撑台一2上的滑槽3,使得U形框一5能够在支撑台一2上滑动,所述支撑台一2四周设有限位柱4,所述部分限位柱4上设有支撑台二12,所述支撑台二12支撑U形框二6,通过限位柱4能够保障U形框一5与U形框二6的移动范围固定,所述齿轮一8与齿轮二11通过连接轴一9连接同步转动;通过U形框一5、U形框二6的齿轮孔7与齿轮一8、齿轮二11、摇柄10相配合使得U形框一5、U形框二6能够运动,顺时针转动摇柄10,从而使得U形框一5向前运动、U形框二6向后运动,此时可以单独布置U形框一5上的线排17,反之逆时针转动摇柄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两个支撑台一(2),所述支撑台一(2)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底部,所述支撑台一(2)的上方设有滑槽(3),所述支撑台一(2)的上方设有布线机构;所述布线机构包括限位柱(4)、U形框一(5)、U形框二(6),所述支撑台一(2)一侧的限位柱(4)上设有支撑台二(12),所述U形框一(5)的上方与U形框二(6)的下方开设有齿轮孔(7),所述U形框一(5)与U形框二(6)中间设有与齿轮孔(7)相啮合的齿轮一(8)与齿轮二(11),所述齿轮一(8)与齿轮二(11)通过连接轴一(9)相连接,且所述连接轴一(9)一侧贯穿所述外壳(1),且贯穿外壳(1)的一端连接有摇柄(10),所述U形框一(5)与所述U形框二(6)的开口两端均设有布线杆(13),所述布线杆(13)上活动设有大小不同的金属布线圈(14),所述金属布线圈(14)可装卸,所述金属布线圈(14)上缠绕需要布置的不同规格的线排(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智能布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东唐娜仁张彩刘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凌烁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