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塔里木大学专利>正文

生长阻滞点含水量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080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50
生长阻滞点含水量计算方法,它涉及一种土壤含水量计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生长阻滞点含水量没有精确的计算公式,对作物栽培灌溉管理造成较大误差的技术问题。方法如下: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长阻滞点含水量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含水量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长阻滞点是指作物根系开始产生吸水困难,作物生长发育开始受阻碍时的土壤含水量。在作物栽培灌溉管理中,其是土壤灌溉下限,即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生长阻滞点时需要对土壤进行灌溉,否则作物生长发育将会受到阻碍。一直以来,生长阻滞点含水量没有精确的计算公式,对作物栽培灌溉管理造成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长阻滞点含水量没有精确的计算公式,对作物栽培灌溉管理造成较大误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生长阻滞点含水量计算方法。
[0004]所述生长阻滞点含水量计算方法如下:
[0005]θ
i
=0.382θ
mc
+0.618θ
wp
ꢀꢀꢀꢀꢀꢀꢀꢀꢀꢀꢀꢀꢀꢀꢀꢀꢀꢀꢀꢀꢀ
(1)
[0006]式中θ
i
为生长阻滞点含水量,单位为cm
·
cm
‑3;θ
mc
为毛管持水量,单位为cm
·
cm
‑3;θ
wp
为萎蔫系数,单位为cm
·
cm
‑3。
[0007]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生长阻滞点含水量没有精确的计算公式,对作物栽培灌溉管理精确,减少了误差,同时使籽棉产量达到最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0009]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生长阻滞点含水量计算方法如下:
[0010]θ
i
=0.382θ
mc
+0.618θ
wp
ꢀꢀꢀꢀꢀꢀꢀꢀꢀꢀꢀꢀꢀꢀꢀꢀꢀꢀꢀꢀꢀ
(1)
[0011]式中θ
i
为生长阻滞点含水量,单位为cm
·
cm
‑3;θ
mc
为毛管持水量,单位为cm
·
cm
‑3;θ
wp
为萎蔫系数,单位为cm
·
cm
‑3。
[0012]生长阻滞点含水量(θ
i
)为土壤毛管持水量(θ
mc
)和萎蔫系数(θ
wp
)的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点比例取值0.618,因此θ
i
、θ
mc
和θ
wp
的关系式为:
[0013][0014]对公式(2)的形式进行转换即得到公式(1)
[0015]采用下述实验验证本专利技术效果:
[0016]实验一:
[0017]土壤质地为沙壤土,表层30cm土壤容重为1.30g
·
cm
‑3,毛管持水量0.4973cm3·
cm
‑3,萎蔫系数为0.0921cm3·
cm
‑3,田间持水量为0.3425cm3·
cm
‑3。根据方程(1)计算得到的θ
i
为0.2469cm3·
cm
‑3。
[0018]整地:深翻深松,深度为30cm;
[0019]选种:精选质地饱满优良的棉种;
[0020]播种:宽窄行式(66cm+10cm+66cm)种植模式。株距10.5cm左右。播种密度为25万株hm
‑2。垄内铺设滴灌带,覆膜栽培,播种后立即灌水,使0~30cm土层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
[0021]生长阻滞点含水量计算方法如下:
[0022]θ
i
=0.382θ
mc
+0.618θ
wp
ꢀꢀꢀꢀꢀꢀꢀꢀꢀꢀꢀꢀꢀꢀꢀꢀꢀꢀꢀꢀꢀ
(1)
[0023]式中θ
i
(cm
·
cm
‑3)为生长阻滞点含水量,θ
mc
(cm
·
cm
‑3)为毛管持水量,θ
wp
(cm
·
cm
‑3)为萎蔫系数。
[0024]田间管理:根据方程(1)计算得到的生长阻滞点含水量为0.2469cm3·
cm
‑3,占田间持水量(0.3425cm3·
cm
‑3)的比例为72.09%。因此,以田间持水量(0.3425cm3·
cm
‑3)为灌溉上限,分别以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5%、72.09%、80%灌溉下限,即土壤含水量分别降低到0.2226cm3·
cm
‑3、0.2469cm3·
cm
‑3和0.2740cm3·
cm
‑3时开始灌水。
[0025]肥料用量为:氮(N)300kg
·
hm
‑2、磷(P2O5)100kg
·
hm
‑2、钾(K2O)300kg
·
hm
‑2;50%氮、100%磷和钾做基肥实验,50%氮做追肥施用。全省预期进行两次化学调控,初花期喷施缩节胺27g
·
hm
‑2,打顶后1周喷施缩节胺75.0g
·
hm
‑2。
[0026]收获:灌溉下限分别为为65%、72.09%和80%时,籽棉产量分别为4950、5850、5250kg
·
hm
‑2;因此,当以田间持水量的72.09%即生长阻滞点含水量为灌溉下限时,产量达到最高。这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长阻滞点计算公式是正确的,在生产实践中有效的。
[0027]实验二:
[0028]土壤质地为壤土,表层30cm土壤容重为1.25g
·
cm
‑3,毛管持水量0.5213cm3·
cm
‑3,萎蔫系数为0.1226cm3·
cm
‑3,田间持水量为0.3690cm3·
cm
‑3。根据方程(1)计算得到的θ
i
为0.2749cm3·
cm
‑3。
[0029]整地:深翻深松,深度为30cm;
[0030]选种:精选质地饱满优良的棉种;
[0031]播种:垄内行距10cm,株距10cm,垄距66cm,换算成播种密度约为:15000株/亩。垄内铺设滴灌带,覆膜栽培,播种后立即灌水,使0~30cm土层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
[0032]生长阻滞点含水量计算方法如下:
[0033]θ
i
=0.382θ
mc
+0.618θ
wp
ꢀꢀꢀꢀꢀꢀꢀꢀꢀꢀꢀꢀꢀꢀꢀꢀꢀꢀꢀꢀꢀ
(1)
[0034]播种:宽窄行式(66cm+10cm+66cm)种植模式。株距10.5cm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长阻滞点含水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阻滞点含水量计算方法如下:θ
i
=0.382θ
mc
+0.618θ
wp
ꢀꢀꢀꢀꢀꢀꢀꢀ
(1)式中θ
i
为生长阻滞点含水量,单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塔里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