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683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架、第二定位架、防护罩和储能电池本体,十个定位扣的一端分别与五个储能电池本体两侧的中间位置卡合连接,其中两个储能电池本体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定位座,四个所述滑杆外壁分别与两个第三连接杆顶部的两端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通过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定位架带动内壁的丝杆转动,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和转动杆的联动,使得转动杆带动一端固定的防护板沿着防护罩两侧的顶端翻转,从而使得储能电池本体的外壁得到通风处理,提高微电网储能电池降温的安全系数,增加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监测
,具体为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电网也称为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
[0003]储能电池是大部分微电网中采用的储能装置之一,通过介质或者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的过程,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和弃风、弃光问题的关键技术,是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必备技术,也是解决常规电力削峰填谷,提高常规能源发电与输电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支撑技术,而微电网中的储能电池在集中运行期间有可能出现异常发热和热失控现象,随着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和电池的质量、数量、容量以及能量密度的增加,电池储能电站事故发生概率和危险程度也大大提高,因此,对电池的运行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提前预警,是保障微电网安全运行、推动储能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应用较多的储能电池监测技术多为烟感、温感信号探测、红外热成像探测、可燃气体探测等。
[0004]现有技术中,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
[0005](1)针对于此,中国专利号CN112821001A提出了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通过水箱和第一转轴相互配合,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而以上专利中,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的辅助降温功能的危险系数较高,由于储能电池属于电路危险品,通过常用的水循环降温不仅危险系数高,而且使得储能电池内部的降温效率慢,降低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的实用性;
[0006](2)且常用的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难以监测储能电池内部的实际温度,难以做到敏锐的温湿度调节,降低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且降低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07]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的储能电池辅助监测装置危险系数高,降温效率慢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架、第二定位架、防护罩和储能电池本体,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底端与第二定位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顶端与防护罩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
架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通槽内壁的中间位置均穿插设有第一定位杆,两个所述通槽内壁的两端均滑动设有第二定位杆,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一侧的一端和四个第二定位杆一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卡块,多个所述卡块的底端分别与两个通槽的顶端接触,四个所述第二定位杆一侧的顶端均转动设有伸缩架,且四个第二定位杆一侧的顶端分别与两个伸缩架一侧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一侧的中间位置分别与两个伸缩架一侧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架的另一侧均等距离固定设有五个定位扣,十个所述定位扣的一端分别与五个储能电池本体两侧的中间位置卡合连接,其中两个储能电池本体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定位座,四个所述定位座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滑杆,四个所述滑杆的顶端均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防护罩两侧的顶端均转动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罩内壁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杆,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一侧的一端均转动设有第二连接杆,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的一端均转动设有第三连接杆,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侧的一端均转动设有第四连接杆,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一侧的另一端均转动设有转动杆,四个所述第四连接杆一侧的一端分别与四个转动杆一侧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四个所述转动杆的一边侧分别与两个防护板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滑杆外壁分别与两个第三连接杆顶部的两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防护板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密封条。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第一定位板,且两个第一定位杆的底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板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定位板,且四个第二定位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定位板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架顶部的中间位置与第一定位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架的中间位置转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外壁的中间位置与第一定位板一侧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板一侧的中间位置分别与丝杆外壁的两端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两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固定杆,四个所述固定杆外壁的一端均穿插设有弹簧,四个所述固定杆外壁的中间位置均穿插设有定位环,四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板两侧的两端和的四个定位环的一侧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固定杆外壁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定位板的两端穿插连接,四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定位架内壁两侧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架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定位架的一侧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的顶端均固定设有定位框,且两个第一定位杆的顶端分别与定位框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的内壁与其中一个储能电池本体的外壁接触,所述定位框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温度监测装置,所述定位框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湿度监测装置。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架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定位槽。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端和两个第二定位板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束线座。
[0016]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一边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电能监测装置,所述防护罩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温湿度调节装置。
[0017]优选的,五个所述储能电池本体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转动设有滑轮,多个所述滑轮的底端均与第一定位架的顶端滑动。
[0018]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固定设有电机开关,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通过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定位架带动内壁的丝杆转动,使得丝杆带动外壁两端螺纹连接的第二定位板向外螺纹移动,通过第一定位板顶部两端固定的第一定位杆的定位和两个第二定位板顶部两端固定的第二定位杆的支撑,使得两个伸缩架带动多个定位扣夹持在电池组的两端,从而使得多个储能电池本体通过底端的滑轮均向外移动,其中两个储能电池本体一侧两端固定的定位座带动顶端的滑杆和限位块移动,四个滑杆均与外壁穿插连接的第三连接杆穿插滑动,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和转动杆的联动,使得转动杆带动一端固定的防护板沿着防护罩两侧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架(1)、第二定位架(2)、防护罩(3)和储能电池本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架(1)的底端与第二定位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1)的顶端与防护罩(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1)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通槽(21),两个所述通槽(21)内壁的中间位置均穿插设有第一定位杆(18),两个所述通槽(21)内壁的两端均滑动设有第二定位杆(19),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18)一侧的一端和四个第二定位杆(19)一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卡块(20),多个所述卡块(20)的底端分别与两个通槽(21)的顶端接触,四个所述第二定位杆(19)一侧的顶端均转动设有伸缩架(23),且四个第二定位杆(19)一侧的顶端分别与两个伸缩架(23)一侧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18)一侧的中间位置分别与两个伸缩架(23)一侧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架(23)的另一侧均等距离固定设有五个定位扣(24),十个所述定位扣(24)的一端分别与五个储能电池本体(6)两侧的中间位置卡合连接,其中两个储能电池本体(6)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定位座(8),四个所述定位座(8)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滑杆(9),四个所述滑杆(9)的顶端均固定设有限位块(10),所述防护罩(3)两侧的顶端均转动设有防护板(34),所述防护罩(3)内壁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杆(28),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8)一侧的一端均转动设有第二连接杆(29),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9)一侧的一端均转动设有第三连接杆(30),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9)一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连接杆(30)的一端转动连接,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9)另一侧的一端均转动设有第四连接杆(31),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8)一侧的另一端均转动设有转动杆(4),四个所述第四连接杆(31)一侧的一端分别与四个转动杆(4)一侧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四个所述转动杆(4)的一边侧分别与两个防护板(34)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滑杆(9)外壁分别与两个第三连接杆(30)顶部的两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防护板(34)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密封条(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储能电池的辅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18)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第一定位板(12),且两个第一定位杆(18)的底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板(12)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第二定位杆(19)的底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定位板(13),且四个第二定位杆(19)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定位板(13)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架(2)顶部的中间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春辉程鹏任维宏丁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