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材线虫病防治用驱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55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病防治用驱虫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安装板、驱动机构、储液箱、夹持机构和摄像头;安装板竖直设置,且与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连接;驱动机构设在安装板上且输出端连接有空心钻杆,用于带动空心钻杆进行钻进,空心钻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有钻头,钻头的端部设有多个注射孔;储液箱设置在无人机本体的顶部,储液箱上设有用于将药液输送至空心钻杆内的输送机构;夹持机构设置在无人机本体靠近钻头的侧壁上;摄像头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远程操纵无人机本体在松树林内寻找需要防治的松树,并且打孔注射药液的过程可以人工远程操控,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还提高了防治效率。而且还提高了防治效率。而且还提高了防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材线虫病防治用驱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害生物防治
,具体为一种松材线虫病防治用驱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昆虫主要为松墨天松墨天牛又称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的繁殖周期全部在松树体内,当携带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在健康松树枝条上取食时,或产卵时,会使得线虫进入到松树体内从而传播病害,因此对松材线虫病防治主要灭杀松褐天牛,能够实现抑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
[0003]目前对松材线虫病防治主要是通过大范围喷洒杀虫剂来实现对松褐天牛的灭杀过程,但是由于松褐天牛具有坚硬的外壳,杀虫效果较差,而且大范围喷洒杀虫剂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还会采用对松树进行人工打孔注射的措施进行灭杀,此种行为能够将杀虫剂深入树皮内部,使得灭杀效果好,造成污染少,但是人工打孔注射在遇到规模较大的松树林时,不仅需要在松树林中徒步前进寻找需要防治的松树,而且人工在打孔时,费时又费力,从而降低了防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松材线虫病防治用驱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松材线虫病防治用驱虫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安装板、驱动机构、储液箱、夹持机构、摄像头和控制单元;无人机本体的内部设有电源模块;安装板竖直设置,且与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板上,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空心钻杆,用于带动空心钻杆进行钻进,空心钻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有钻头,钻头的端部设有多个注射孔;储液箱设置在无人机本体的顶部,储液箱上设有用于将药液输送至空心钻杆内的输送机构;夹持机构设置在无人机本体靠近钻头的侧壁上,用于在利用钻头对松树钻孔时将无人机本体固定在松树上;摄像头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控制单元设置在无人机本体内部,控制单元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夹持机构、输送机构和摄像头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二齿轮和套筒;电机通过连接架与所述安装板固定,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套装固定在所述空心钻杆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的宽度大于第一齿轮的宽度,且第二齿轮能在第一齿轮上滑移;套筒固定在安装板上,套筒的一端延伸至空心钻杆内,套筒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空心钻杆的内侧设有螺纹,套筒与空心钻杆螺纹连接,套筒位于空心钻杆外的一端设有密封塞,套筒位于空心钻杆内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第二齿轮滑移的位置,避免第二齿轮从第一齿轮上脱离。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和限位槽;限位环与所述套筒端口处的外壁套
装固定连接;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套筒的周向内壁上,所述限位环滑动卡装在限位槽内。
[0008]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储液箱上的水泵,水泵的抽水端通过抽水管与储液箱的内部连通,水泵的排水端通过输送软管与所述套筒远离空心钻杆的一端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无人机本体的底部铰接,安装板与无人机本体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
[0010]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安装板背离钻头一侧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侧壁铰接,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铰接。
[0011]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外侧设有防护框,防护框与无人机本体上的机臂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双轴电机、两个螺母座和两个连接板;双轴电机固定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支撑板水平架设固定在防护框与无人机本体之间,双轴电机的两侧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两个螺纹相反的丝杠,每个丝杠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均与防护框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螺母座分别对应与两个螺纹相反的丝杠套装螺纹连接,两个螺母座滑动卡装在导向槽缝内,所述导向槽缝水平开设在防护框靠近钻头的侧壁上;两个连接板竖直设置在防护框的外侧,两个连接板分别对应与两个螺母座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相对的侧壁上对称设有V型夹板。
[0013]优选的,所述防护框上设有用于固定储液箱的固定机构。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螺杆、两个导向柱和两个滑板;两个螺杆水平设置在无人机本体的两侧,且与无人机本体的两侧侧壁转动连接,每个螺杆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均延伸至防护框外套装固定有自锁手轮;两个导向柱平行对应设置在两个螺杆的正下方,每个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无人机本体的侧壁以及防护框的内壁固定;两个滑板对称滑动套装在两个滑板上,每个滑板上均设有螺纹孔,两个滑板通过螺纹孔对应与两个螺杆螺纹连接,每个滑板相对侧壁的顶部对称固定有T型夹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远程操纵无人机本体进行飞行来实现在松树林内寻找需要防治的松树,无需人工徒步进行,节省了体力,并且打孔注射药液的过程可以人工远程操控,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还提高了防治效率。
[0017]2、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能够通过一个电机来实现带动钻头在钻动的同时还能够进行移动,无需依赖额外驱动元件就能实现钻头钻进的过程,节省了能源损耗。
[0018]3、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防护框能够避免无人机本体在飞行过程中其旋翼与松树的树枝发生碰撞,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

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空心钻杆与套筒连接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1到附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到图5所示,一种松材线虫病防治用驱虫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安装板2、驱动机构、储液箱4、夹持机构、摄像头101和控制单元;无人机本体1的内部设有电源模块;安装板2竖直设置,且与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板2上,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空心钻杆3,用于带动空心钻杆3进行钻进,空心钻杆3远离安装板2的一端连接有钻头31,钻头31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材线虫病防治用驱虫装置,包括内部设有电源模块的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2),竖直设置,且与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板(2)上,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空心钻杆(3),用于带动空心钻杆(3)进行钻进,空心钻杆(3)远离安装板(2)的一端连接有钻头(31),钻头(31)的端部设有多个注射孔(32);储液箱(4),设置在无人机本体(1)的顶部,储液箱(4)上设有用于将药液输送至空心钻杆(3)内的输送机构;夹持机构,设置在无人机本体(1)靠近钻头(31)的侧壁上,用于在利用钻头(31)对松树钻孔时将无人机本体(1)固定在松树上;摄像头(101),设置在无人机本体(1)上;控制单元,设置在无人机本体(1)内部,控制单元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夹持机构、输送机构和摄像头(101)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材线虫病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1),通过连接架与所述安装板(2)固定,电机(51)的输出轴上套装固定有第一齿轮(52);第二齿轮(53),套装固定在所述空心钻杆(3)上,第二齿轮(53)与第一齿轮(52)啮合,第二齿轮(53)的宽度大于第一齿轮(52)的宽度,且第二齿轮(53)能在第一齿轮(52)上滑移;套筒(54),固定在安装板(2)上,套筒(54)的一端延伸至空心钻杆(3)内,套筒(54)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空心钻杆(3)的内侧设有螺纹,套筒(54)与空心钻杆(3)螺纹连接,套筒(54)位于空心钻杆(3)外的一端设有密封塞,套筒(54)位于空心钻杆(3)内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第二齿轮(53)滑移的位置,避免第二齿轮(53)从第一齿轮(52)上脱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松材线虫病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55),与所述套筒(54)端口处的外壁套装固定连接;限位槽(56),开设在所述套筒(54)的周向内壁上,所述限位环(55)滑动卡装在限位槽(56)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松材线虫病防治用驱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储液箱(4)上的水泵(41),水泵(41)的抽水端通过抽水管与储液箱(4)的内部连通,水泵(41)的排水端通过输送软管(42)与所述套筒(54)远离空心钻杆(3)的一端连通。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善传丁俊苏春华包林刘同才胡显胜凌敏周霞桂小军黄来胜刘同体秦志炉朱显春王玉德卢滢滢谈森刘坐成
申请(专利权)人: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