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51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包括降温板、降温板表面的温湿度检测器、安装在降温板两侧的侧滑槽板和侧滑槽板表面的显示屏;所述侧滑槽板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微电杆,所述滑板的表面安装有分离机构,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驱动补给机构,所述降温板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安装有降温机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分离机构可实现随着微电杆的往复运动,即可带动降温板短暂远离使用者的头部,因长时间与使用者头部的接触,会给使用者一种闷燥感,或长时间通过降温板的降温,会使头部潮湿,故短暂的分离,可以达到分离散热及换气的效果,有利于使用者的头部降温,还会使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情和体验感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诊病人在住院治疗后,还会通过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且由于病人的体质存在差异,部分病人在治疗期间,会出现发烧等症状;
[0003]发烧时,应首选物理降温,以减少头部的温度,现有降温方法大多采用散热贴、酒精等进行外敷来实现降温,但是上述降温方式容易导致额头部位散热、透气性差,以及皮肤表层水分流失过多等缺点,不利于病人的恢复,同时,病人发烧及乏力时,头部会出现昏涨的情况,但自己很难有力气对头部进行按摩缓解,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烦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恢复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包括降温板、降温板表面的温湿度检测器、安装在降温板两侧的侧滑槽板和侧滑槽板表面的显示屏;所述侧滑槽板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液体囊,所述侧滑槽板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微电杆,所述微电杆的输出轴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末端安装有滑板,且滑板位于侧滑槽板表面凹槽内,所述滑板的表面安装有分离机构,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驱动补给机构,所述降温板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安装有降温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连杆和凹块,滑板的表面安装有连杆,降温板的顶部安装有凹块,且凹块与连杆配合使用。
[0007]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为吹气软管,降温板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安装有吹气软管。
[0008]优选的,所述侧滑槽板凹槽内部还安装有活塞管,所述活塞管的输出部位于滑板的移动路径上,且活塞管的底部通过软管与液体囊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补给机构包括挤压管、齿板活塞杆和循环部件,连接板的后端表面安装有齿板活塞杆,侧滑槽板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安装有挤压管,且齿板活塞杆的末部位于挤压管的内部,挤压管还通过软管与吹气软管连接,循环部件安装在挤压管的内部边缘位置处。
[0010]优选的,所述循环部件包括转轴杆、齿轮、挤压架和执行部件,挤压管的内部边缘位置处安装有转轴杆,转轴杆的表面安装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板活塞杆啮合传动,齿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挤压架,执行部件位于挤压架的转动路径上。
[0011]优选的,所述执行部件为连接软管,挤压管的表面通过卡扣安装有连接软管,且连接软管位于挤压架的转动路径上,连接软管的一端通过软管与降温板的外表面连接,连接软管的另一端通过软管与外部冷却液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转轴杆上还安装有按摩部件。
[0013]优选的,所述按摩部件为转动球,转轴杆的末端安装有转动球,且转动球位于侧滑槽板凹槽内部,转动球与液体囊配合使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通过液体囊,降温板的内部布设有冷却液管道和弹性片,可根据使用者头部大小进行调节,且降温板活动安装在侧滑槽板的内部,使用时,轻拨两组侧滑槽板,向外移动,使降温板的表面贴合额头时,松开侧滑槽板,此时安装在侧滑槽板内表面的液体囊即可贴合人的头部两侧,因液体囊内部装有液体介质,可以很好防护人的皮肤,且也能达到局部降温的效果。
[0016]2、本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通过滑板,在使用者带上整体装置时,温湿度检测器检测使用者头部湿气过大时,微电杆工作,并带动连接板顶出移动,连接板带动固定连接的滑板移动,滑板的移动,则会带动连杆移动,因凹块与降温板固定连接,连杆与凹块卡接,故连杆带动降温板移动,随着微电杆的往复运动,即可带动降温板短暂远离使用者的头部,因长时间与使用者头部的接触,会给使用者一种闷燥感,或长时间通过降温板的降温,会使头部潮湿,故短暂的分离,可以达到分离散热及换气的效果,有利于使用者的头部降温。
[0017]3、本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通过活塞管,因活塞管的输出部位于滑板的移动路径上,滑板的移动,则会挤压活塞管的活动部,活塞管的活动部挤压则会推动内部的活塞运动,活塞运动则会产生气体,气体则会通过软管输送至液体囊内部,则会使液体囊出现小幅度的膨胀,此时通过气体的增加,则会挤压内部液体层进行蠕动,即可在使用者头部温湿度过高时,对太阳穴皮肤处进行按摩,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使用者的烦躁。
[0018]4、本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通过吹气软管,因齿板活塞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故微电杆输出轴的顶出,还会带动齿板活塞杆做往复运动,齿板活塞杆的末部位于挤压管的内部,齿板活塞杆的运动,则会通过挤压管内部的活塞运动,即可产生气体,挤压管还通过软管与吹气软管连接,产生的气体则会输送至吹气软管的内部,因吹气软管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故吹气软管内部的气体会从底部排出,即在降温板带动吹气软管移动远离使用者头部时,吹气软管还可向下吹风,对使用者皮肤进行吹干,不仅可以起到降温效果,还能使皮肤保持相对干燥,降低潮湿的情况。
[0019]5、本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通过挤压架,齿板活塞杆移动的同时,还可驱动下方啮合的齿轮进行转动,齿轮的转动,则会带动表面固定连接的挤压架转动,因挤压管的表面通过卡扣安装有连接软管,且连接软管位于挤压架的转动路径上,连接软管的一端通过软管与降温板的外表面连接,连接软管的另一端通过软管与外部冷却液箱连接,故挤压架的转动,则会使冷却箱内部的液体匀速进入降温板内部,降温板内部的液体则会被新进入的冷却挤压,并会挤压排进冷却箱内冷却,此结构类似为蠕动泵的原理,即在降温板分离使用者头部皮肤时,为降温板内部输入相对温度降低的冷却液,通过匀速少量添加冷却液,可避免降温板温度过低,导致使用者头部温度过低,也避免发烧加重情况。
[0020]6、本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通过转动球,转轴杆的末端还安装有转动球,转轴杆的转动,则会带动同轴连接的转动球进行同步转动,转动球的转动,则会挤压一侧的液体囊,因液体囊的内部设置有液体介质,故转动球的转动,一定程度上会加快内部介质的蠕动,液体介质在皮肤上蠕动,会给使用者一种舒适的按摩感觉,同时,转动球的转动还会对
使用者太阳穴处进行转动按摩,使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情和体验感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左侧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B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侧滑槽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降温板;101、温湿度检测器;102、显示屏;
[0029]2、侧滑槽板;201、液体囊;202、活塞管;
[0030]3、微电杆;301、连接板;302、滑板;303、连杆;304、凹块;...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包括降温板(1)、降温板(1)表面的温湿度检测器(101)、安装在降温板(1)两侧的侧滑槽板(2)和侧滑槽板(2)表面的显示屏(10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滑槽板(2)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液体囊(201),所述侧滑槽板(2)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微电杆(3),所述微电杆(3)的输出轴安装有连接板(301),所述连接板(301)的末端安装有滑板(302),且滑板(302)位于侧滑槽板(2)表面凹槽内,所述滑板(302)的表面安装有分离机构,所述连接板(301)上安装有驱动补给机构,所述降温板(1)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安装有降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连杆(303)和凹块(304),滑板(302)的表面安装有连杆(303),降温板(1)的顶部安装有凹块(304),且凹块(304)与连杆(303)配合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为吹气软管(5),降温板(1)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安装有吹气软管(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滑槽板(2)凹槽内部还安装有活塞管(202),所述活塞管(202)的输出部位于滑板(302)的移动路径上,且活塞管(202)的底部通过软管与液体囊(20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补给机构包括挤压管(4)、齿板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爱红刘春红孙平元刘红梅唐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一汽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