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29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该天线包括馈电板、辐射板、耦合板、馈电柱、金属板及支撑柱;所述馈电板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上,所述馈电板上设有馈电网络及定向耦合器,所述定向耦合器与所述馈电网络连接,所述辐射板上设有辐射单元,所述馈电柱两端分别与所述定向耦合器及所述辐射单元连接,所述辐射板位于所述馈电板上方,所述耦合板上设有耦合单元,所述支撑柱一端设置在所述馈电板上,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贯穿所述辐射单元连接至所述耦合单元,所述耦合板位于所述辐射板上方;所述金属板上设有信号接口,且所述信号接口一端与所述馈电网络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波束窄、天线增益高、干扰信号有效距离更远且宽带实现圆极化。宽带实现圆极化。宽带实现圆极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信号干扰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干扰器用GNSS天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无人飞行器干扰器都是干扰WIFI2.4GHz,WIFI5.8GHz,GPSL1三个频段,但是实际市面上无人机的控制和图传频段不单单是WIFI,有400MHz,900MHz,1.4GHz等公共频段,而且定位系统也不单单是GPS L1,还有BD,GLONASS,GALIEO,QZSS等定位系统。目前GNSS定位系统是支撑无人机安全飞行的关键技术之一。无人飞行器在进行视频及图像传输的时候知道自己的精确位置,因此无人飞行器上安装了GNSS信号接收机,也就是内置有GNSS模块。在无人机的起飞,航行,悬停,返回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GNSS模块进行实时精准定位。所以干扰掉GNSS所在频段那么无人飞行器就没有办法飞行。而现有的无人飞行器干扰器都是手持式的,都是看到无人机后再进行干扰。这样反应速度慢,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观察。另一个是手持式的天线增益低,能干扰的有效距离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波束窄、天线增益高、有效距离长的无人机干扰器用GNSS天线,该天线与现有技术中的干扰器的主板连接配合使用,来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该天线包括馈电板、辐射板、耦合板、馈电柱、金属板及支撑柱;所述馈电板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上,所述馈电板上设有馈电网络及定向耦合器,所述定向耦合器与所述馈电网络连接,所述辐射板上设有辐射单元,所述馈电柱一端与所述定向耦合器连接,所述馈电柱另一端与所述辐射单元连接,所述辐射板位于所述馈电板上方,所述耦合板上设有耦合单元,所述支撑柱一端设置在所述馈电板上,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贯穿所述辐射单元连接至所述耦合单元,所述耦合板位于所述辐射板上方;所述金属板上设有信号接口,且所述信号接口一端与所述馈电网络连接。
[0005]作为优选,所述馈电网络包括一条主干线路和四条分支线路,四条所述分支线路均与所述主干线路连接;沿所述主干线路长度方向,所述主干线路的中部设有第一等分功分器;在所述主干线路上,所述第一等分功分器的第一侧设有两条所述分支线路且该两条分支线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等分功分器的第二侧设有两条所述分支线路且该两条分支线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等分功分器第一侧的两条所述分支线路与所述第一等分功分器第二侧的两条所述分支线路并联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定向耦合器设有十六个,且每一个定向耦合器均为dB定向耦合器;每条所述分支线路上均设有四个用于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接口,每一个所述接口连接一个定向耦合器,十六个所述定向耦合器成四行四列分布在四条所述分支线路上。
[0007]作为优选,每一条所述分支线路与所述主干线路连接处均设有第二等分功分器;在每一条所述分支线路上,所述第二等分公分器的第一侧设有两个所述定向耦合器且所述
两个定向耦合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二等分公分器的第二侧设有两个所述定向耦合器且所述两个定向耦合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二等分公分器第一侧的两个所述定向耦合器与所述第二侧的两个所述定向耦合器并联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耦合单元在所述耦合板上成圆形,且所述耦合单元的直径为105mm,所述耦合单元的边缘向外延伸出四个矩形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宽为2mm,所述第一凸起的长为15mm,四个所述第一凸起两两对称,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耦合单元的中心点的间距为157mm。
[0009]作为优选,所述辐射单元在所述辐射板上成正方形,且所述辐射单元的边长为101mm,所述辐射单元的每一条边的中部向外延伸出一个矩形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宽为2mm,所述第二凸起的长为15mm,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辐射单元的中心点的间距为157mm。
[0010]作为优选,所述馈电板与所述辐射板之间的间距为3mm,所述辐射板与所述耦合板之间的距离为13mm。
[0011]作为优选,该天线采用微带形式。
[0012]作为优选,该天线的频率为1166MHz-1278MHz。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中的天线覆盖频段宽,通过在所述馈电板与所述辐射板之间增设馈电网络及3dB的定向耦合器,实现每个所述天线单元右旋圆极化,进而实现宽带圆极化。
[0015](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馈电网络上设有多个接口,每个所述接口均连接一个3dB的定向耦合器,所述馈电网络将所述信号接口接收的干扰信号分配到各个定向耦合器中,然后每一个定向耦合器再通过馈电柱将干扰信号传输到与该定向耦合器电性连接的辐射单元中,然后所述辐射板上的多个辐射单元将干扰信号发射出去,多个干扰信号在发射后根据馈电网络中分配的干扰信号再叠加起来,所述辐射板发出的干扰信号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干扰器主板发射出的信号波束窄、天线增益高且有效距离更远,由于波束窄,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天线干扰方向角度小,且在25
°
以内,可以避免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0016](3)本专利技术中天线采用微带形式,且在辐射板上方设有一块耦合板,所述耦合板用于拓宽该天线带宽,且天线带宽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2%。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的侧视图;
[0018]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馈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辐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辐射板的俯视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的俯视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的回波损耗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安装在现有无人机干扰器中与其他天线的隔离度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频率为1227MHz时的第一面的天线增益
方向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频率为1227MHz时的第二面的天线增益方向图;
[0028]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频率为1227MHz时的第一面的轴比方向图;
[0029]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频率为1227MHz时的第二面的轴比方向图。
[0030]附图标记:1:馈电板;101:馈电网络;102:定向耦合器;103:主干线路;104:分支线路;105:接口;2:辐射板;201:辐射单元;202:第二凸起;3:耦合板;301:耦合单元;302:第一凸起;4:馈电柱;5:金属板;501:信号接口;6:支撑柱;7:第一等分功分器;8:第二等分功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馈电板、辐射板、耦合板、馈电柱、金属板及支撑柱;所述馈电板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上,所述馈电板上设有馈电网络及定向耦合器,所述馈电网络包括主干线路与分支线路,沿所述主干线路长度方向,所述主干线路的中部设有第一等分功分器,在所述主干线路上,所述第一等分功分器的第一侧设有所述分支线路,所述第一等分功分器的第二侧设有与第一侧数量相等的所述分支线路,所述第一等分功分器第一侧的所述分支线路与所述第一等分功分器第二侧的所述分支线路并联连接,每一条所述分支线路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接口,所述定向耦合器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分支线路连接,每一条所述分支线路与所述主干线路连接处均设有第二等分功分器;在每一条所述分支线路上,所述第二等分公分器的第一侧设有两个所述定向耦合器且所述两个定向耦合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二等分公分器的第二侧设有两个所述定向耦合器且所述两个定向耦合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二等分公分器第一侧的两个所述定向耦合器与所述第二侧的两个所述定向耦合器并联连接;所述辐射板上设有辐射单元,所述馈电柱一端与所述定向耦合器连接,所述馈电柱另一端与所述辐射单元连接,所述辐射板位于所述馈电板上方,所述耦合板上设有耦合单元,所述支撑柱一端设置在所述馈电板上,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贯穿所述辐射单元连接至所述耦合单元,所述耦合板位于所述辐射板上方;所述金属板上设有信号接口,所述信号接口与所述主干线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干线路上,所述第一等分功分器的第一侧设有两条所述分支线路且该两条分支线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等分功分器的第二侧设有两条所述分支线路且该两条分支线路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扰无人机用GNSS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耦合器设有十六个,且每一个定向耦合器均为3dB定向耦合器;每条所述分支线路上均设有四个用于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淦杨培培黄琼黄烈云刘华涛邹毅韩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