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临床用于牙髓腔减压暂封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20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临床用于牙髓腔减压暂封膜,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技术要点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纱网袋,所述固定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粘接环,所述纱网袋的内部设置有一组棉球,所述固定圈的外侧设置有封盖,所述纱网袋的内部设置有抵触组件,所述固定圈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保证棉花球与牙髓腔内壁的贴合效果,保证组织液的吸附效果,同时便于在对棉花球取出时,不易发生残留现象,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

A temporary sealing membrane for dental pulp cavity decompression in oral clin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临床用于牙髓腔减压暂封膜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口腔临床用于牙髓腔减压暂封膜。

技术介绍

[0002]急性牙髓炎是口腔临床医学常见疾病,出现时病人剧烈疼痛,成人牙髓受其解剖生理条件所限,难以保存活髓,临床上采取去除牙髓组织,密封髓腔,保存患牙的治疗原则,这种方法使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牙髓组织被去除,牙齿的抗力性下降,寿命降低。大量研究表明,由于牙髓组织被四周坚硬的牙本质壁包绕,一旦发生炎症,髓腔内的炎性渗出物无法得到引流,局部的组织压增高,血流减慢,形成血栓,出现牙髓组织病变后不可遏止的坏死,以往有人尝试将牙齿直接开放减压,但口腔中的大量微生物可进入牙髓,导致医源性感染,因此需要对牙髓腔进行暂时性的封闭。
[0003]现有的暂封膜需要对牙髓腔进行填充棉花球,现有的方式是直接进行填充,因此取出的时候后出现取出不干净的问题,同时在填充棉花球后,棉花球与牙髓腔内壁接触效果不佳,易影响组织液吸附效果,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临床用于牙髓腔减压暂封膜。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口腔临床用于牙髓腔减压暂封膜,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纱网袋,所述固定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粘接环,所述纱网袋的内部设置有一组棉球,所述固定圈的外侧设置有封盖,所述纱网袋的内部设置有抵触组件,所述固定圈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抵触组件包括一组抵触板、一组滑动杆、一组弹簧、一组固定环、插杆与固定管,相邻两个所述抵触板的外侧接触,一组所述滑动杆分别固定连接至一组抵触板的外侧,一组所述滑动杆均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固定管的内部,一组所述弹簧分别固定连接至一组抵触板的外侧,一组所述弹簧均固定连接至固定管上,一组所述弹簧分别套设至一组滑动杆的中部,一组所述固定环分别固定连接至一组滑动杆上,所述插杆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固定管的内部,所述插杆贯穿并延伸至一组固定环的外侧。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磁石环与金属环,所述磁石环固定连接至固定管的外侧,所述金属环固定连接至固定圈的内部,所述磁石环的外侧与金属环磁性连接,所述金属环套设至固定管的外侧,所述插杆贯穿并滑动连接至磁石环的外侧。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封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堵塞盘,所述封盖的内部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堵塞盘的直径与磁石环的内径相匹配。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一组所述抵触板的内部均嵌设有加热板。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方案当对整个装置取出时,可揭开粘接环,随后将整个装置拔出即可,利用纱网袋的设置,便于对一组棉球起到限位作用,减少棉球在取出时发生棉丝残留现象,保证取出效果。
[0017](2)本方案当需要使一组棉球与牙髓腔内部紧密接触时,医护人员可将插杆拔出,此时一组固定环均被取消了限位,利用一组弹簧的弹力影响,从而可推动一组抵触板向外侧运动,从而挤压一组棉球,从而棉球与牙髓腔内部贴合更加紧密,利用一组滑动杆的设置,便于对固定管外侧一组抵触板起到限位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1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抵触组件与加热板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滑动杆与固定环结构正面立体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
[0023]1、固定圈;2、纱网袋;3、粘接环;4、封盖;5、抵触组件;501、抵触板;502、滑动杆;503、弹簧;504、固定环;505、插杆;506、固定管;6、吸附组件;601、磁石环;602、金属环;7、堵塞盘;8、加热板;9、棉球;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请参阅图1~4,本技术中,一种口腔临床用于牙髓腔减压暂封膜,包括固定圈1,固定圈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纱网袋2,固定圈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粘接环3,纱网袋2的内部设置有一组棉球9,固定圈1的外侧设置有封盖4,纱网袋2的内部设置有抵触组件5,固定圈1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6。
[0026]本技术中,在对患者进行牙髓腔进行封闭时,可将固定圈1与患者牙齿开口处对齐,随后利用粘接环3与患者牙齿粘接,保证整个装置稳定性,此时纱网袋2处于牙髓腔内部,随后医护人员可将一组棉球9依次放置纱网袋2的内部,随后可将抵触组件5放入纱网袋2中,利用吸附组件6保证抵触组件5的稳定性,随后利用抵触组件5运作,便于将一组棉球9与牙髓腔内壁紧密贴合,随后利用封盖4将固定圈1进行闭合,减少外界细菌进入牙髓腔内部的现象发生,当对整个装置取出时,可揭开粘接环3,随后将整个装置拔出即可,利用纱网袋2的设置,便于对一组棉球9起到限位作用,减少棉球9在取出时发生棉丝残留现象,保证取出效果。
[0027]请参阅图1~4,其中:抵触组件5包括一组抵触板501、一组滑动杆502、一组弹簧
503、一组固定环504、插杆505与固定管506,相邻两个抵触板501的外侧接触,一组滑动杆502分别固定连接至一组抵触板501的外侧,一组滑动杆502均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固定管506的内部,一组弹簧503分别固定连接至一组抵触板501的外侧,一组弹簧503均固定连接至固定管506上,一组弹簧503分别套设至一组滑动杆502的中部,一组固定环504分别固定连接至一组滑动杆502上,插杆505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固定管506的内部,插杆505贯穿并延伸至一组固定环504的外侧。
[0028]本技术中,当需要使一组棉球9与牙髓腔内部紧密接触时,医护人员可将插杆505拔出,此时一组固定环504均被取消了限位,利用一组弹簧503的弹力影响,从而可推动一组抵触板501向外侧运动,从而挤压一组棉球9,从而棉球9与牙髓腔内部贴合更加紧密,利用一组滑动杆502的设置,便于对固定管506外侧一组抵触板501起到限位导向作用。
[0029]请参阅图1~2,其中:吸附组件6包括磁石环601与金属环602,磁石环601固定连接至固定管506的外侧,金属环602固定连接至固定圈1的内部,磁石环601的外侧与金属环602磁性连接,金属环602套设至固定管506的外侧,插杆505贯穿并滑动连接至磁石环601的外侧。
[0030]本技术中,当对抵触组件5进行安装时,可将磁石环601沿固定圈1进行放置,随后利用磁石环601与金属环602通过磁性吸附,达到对抵触组件5固定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临床用于牙髓腔减压暂封膜,包括固定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纱网袋(2),所述固定圈(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粘接环(3),所述纱网袋(2)的内部设置有一组棉球(9),所述固定圈(1)的外侧设置有封盖(4),所述纱网袋(2)的内部设置有抵触组件(5),所述固定圈(1)的内部设置有吸附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临床用于牙髓腔减压暂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组件(5)包括一组抵触板(501)、一组滑动杆(502)、一组弹簧(503)、一组固定环(504)、插杆(505)与固定管(506),相邻两个所述抵触板(501)的外侧接触,一组所述滑动杆(502)分别固定连接至一组抵触板(501)的外侧,一组所述滑动杆(502)均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固定管(506)的内部,一组所述弹簧(503)分别固定连接至一组抵触板(501)的外侧,一组所述弹簧(503)均固定连接至固定管(506)上,一组所述弹簧(503)分别套设至一组滑动杆(502)的中部,一组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彩薇郭康郝洁张楠刘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