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99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13
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包括框架,框架的上端形成空腔,框架的下端等间距布设有若干踏步杆,框架上端的一侧布设有支承台,所述支承台包括左右对称的直角三脚架,直角三脚架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直角三脚架的上杆与框架垂直布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框架的空腔内套设钢筋,支承台固定在混凝土块上,方便施工人员通过踏步杆达到较高处的施工作业平台完成T梁负弯矩处预应力张拉作业,同时,支承台由对称的直角三脚架、支撑杆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保证了简易爬梯的稳定性。定的三角结构保证了简易爬梯的稳定性。定的三角结构保证了简易爬梯的稳定性。

A simple ladder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gative bending moment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of T-beam

A simple ladder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beam negative bending moment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including a frame, the upper end of the frame forms a cavity, the lower end of the frame is equally spaced with a number of step rods, one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support platform, the support platform includes a right and left symmetrical right angle tripod, the right angle tripod is connected through a support rod, and the upper rod of the right angle tripod is vertically arranged with the frame, The cavity of the fra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leeved with steel bars, and the support platform is fixed on the concrete block,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o complete the prestressed tensioning operation at the negative bending moment of the T-beam through the step bar to the higher construction operation platform.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port platform is composed of a symmetrical right angle tripod and a support bar, and the stable triangular structure ensur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imple ladder. The fixed triangle structure ensur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imple ladder. The fixed triangle structure ensur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imple ladder< b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

技术介绍

[0002]桥梁T梁负弯矩处预应力张拉,通常在梁铺设完成后进行,此时桥面部分湿接缝已经连接完成,工人需要通过预留人孔,在施工平台上张拉负弯矩预应力钢筋。施工平台距离桥面约1.8m,施工人员上下进行作业极其不方便。
[0003]因此,为了方便施工人员上下张拉负弯矩预应力钢筋且保证作业的稳定和牢固,提供了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包括框架,框架的上端形成空腔,框架的下端等间距布设有若干踏步杆,框架上端的一侧布设有支承台,所述支承台包括左右对称的直角三脚架,直角三脚架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直角三脚架的上杆与框架垂直布设。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架包括竖杆、横杆,竖杆、横杆之间还设有折弯件。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架由钢筋折弯焊接而成。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承台的上杆与框架上端的横杆之间设有一定距离。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靠近支承台的踏步杆与直角三脚架的斜杆之间设有一定距离。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承台焊接在框架上,支承台上的支撑杆焊接在左右对称的直角三脚架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踏步杆焊接在对称的竖杆之间。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空腔内套设若干钢筋,支承台与安装钢筋的混凝土块相抵。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空腔的长度尺寸为框架长度尺寸的1/2

2/3。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框架的空腔内套设钢筋,支承台固定在混凝土块上,方便施工人员通过踏步杆达到较高处的施工作业平台完成T梁负弯矩处预应力张拉作业,同时,支承台由对称的直角三脚架、支撑杆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保证了简易爬梯的稳定性。
[0016]2. 本技术结构简单,考虑了施工人员的高度,合理安排了踏步杆、空腔的分布,有利于施工人员通往实际施工台面并进行后续的施工。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框架1,支承台2,踏步杆3,钢筋4,混凝土块5,空腔11,竖杆12,横杆13,折弯件14,直角三脚架21,支撑杆22,上杆211,斜杆2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包括框架1,框架1的上端形成空腔11,空腔11内套设若干钢筋4,框架1的下端等间距布设有若干踏步杆3,踏步杆3上承载施工人员,施工人员通过踩踏不同的踏步杆3来调整与施工平台的距离;框架1上端的一侧布设有支承台2,支承台2与安装钢筋4的混凝土块5相抵,支承台2固定在混凝土块5上,支承台2的设置保证了施工人员作业时的稳定,进一步的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0022]支承台2包括左右对称的直角三脚架21,直角三脚架21之间通过支撑杆22连接,所述直角三脚架21的上杆211与框架1垂直布设,直角三脚架21垂直安装在框架1上即方便了框架1与混凝土块5的定位安装,也方便了直角三脚架21在框架1的定位安装。
[0023]支撑杆22布设于直角三脚架21的尾部,即支撑杆22的两端焊接在上杆211、斜杆212交叉点的侧面,支撑杆22焊接在左右对称的直角三脚架21上后,支撑杆22、对称的上杆211之间形成稳定的矩形结构,方便贴合混凝土块5。
[0024]框架1呈矩形状,框架1由钢筋折弯焊接而成,框架1包括竖杆12、横杆13,竖杆12、横杆13之间还设有折弯件14,折弯件14的设置避免钢筋折弯过程中的断裂。
[0025]支承台2的上杆211与框架1上端的横杆13之间设有一定距离,该段距离方便支承台2根据不同尺寸的混凝土块5进行调整并固定在混凝土块5上;靠近支承台2的踏步杆3为框架1最上端的踏步杆3,施工人员踩踏在最上端的踏步杆3上时,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高度,施工人员作业时将超过支承台2,为了避免施工人员操作时过高而超出实际操作平台,因此靠近支承台2的踏步杆3与直角三脚架21的斜杆212之间设有一定距离。
[0026]踏步杆3焊接在框架1的竖杆12之间,支承台2也焊接在框架1的一侧,焊接连接简单稳定,方便在桥梁中操作,为了保证框架1的稳定性,框架1上下的横杆13可以加粗。
[0027]空腔11的长度尺寸为框架1长度尺寸的1/2

2/3,该尺寸方便支承台2的安装,同时,也考虑到了施工人员的高度对张拉负弯矩预应力钢筋的影响。
[0028]具体实施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
[0029]将钢筋4套入到框架1的空腔11中,钢筋4对框架1起定位和部分支撑作用,框架1侧边的支承台2与混凝土块5下方相抵,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块5上,此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踏步杆3通往实际施工台面并进行后续的施工。
[003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
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003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框架1,支承台2,踏步杆3,钢筋4,混凝土块5,空腔11,竖杆12,横杆13,折弯件14,直角三脚架21,支撑杆22,上杆211,斜杆2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框架(1)的上端形成空腔(11),框架(1)的下端等间距布设有若干踏步杆(3),框架(1)上端的一侧布设有支承台(2),所述支承台(2)包括左右对称的直角三脚架(21),直角三脚架(21)之间通过支撑杆(22)连接,所述直角三脚架(21)的上杆(211)与框架(1)垂直布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竖杆(12)、横杆(13),竖杆(12)、横杆(13)之间还设有折弯件(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由钢筋折弯焊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梁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施工的简易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台(2)的上杆(211)与框架(1)上端的横杆(13)之间设有一定距离。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一跃李春生吴建飞敖毅邵威朱伟胡慧琳朱起昌葛淑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