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用易进料式发酵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发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用易进料式发酵罐。
技术介绍
[0002]发酵罐是指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圆筒,由于高度较高,因此发酵罐上料较为麻烦。
[0003]目前,传统的发酵罐的上料方式多为采用传动带进行上料,传送带从地面向上倾斜并延伸至发酵罐顶部进料口,采用该装置进行进料往往占用空间比较大,对场地空间要求高。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将设计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发酵罐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用易进料式发酵罐。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用易进料式发酵罐,包括:
[0008]底板;
[0009]多组调节结构,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部,每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0010]驱动组件,底部与所述底板顶部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工程用易进料式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多组调节结构(2),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底板(1)顶部,每组所述调节结构(2)包括:驱动组件,底部与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升降组件,下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每组所述升降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包含多组连杆机构;每组所述连杆机构包含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且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下端与第一连杆(21)的上端转动连接;一组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21)的下端与其下方相邻的一组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22)的上端转动连接,一组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22)的上端与其上方相邻的一组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21)的下端转动连接;位于最下方的一组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21)的下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位于最上方的一组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2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推板(23);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多组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21)均通过第一导向座(26)连接有第一导向环板(24),第二连杆(22)均通过第二导向座(27)连接有第二导向环板(25),所述第一连杆(21)与第一导向座(26)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2)与第二导向座(27)铰接;顶板(3),底部均与多组所述调节结构(2)顶部的多个所述推板(23)顶部固定连接;投料结构(4),设置在所述顶板(3)顶部;发酵罐(5),设置在多组所述调节结构(2)一侧,其顶部进料口与所述投料结构(4)一侧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工程用易进料式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导向环板(24)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多组所述连杆机构的所述第一连杆(21)外侧下方,每个所述第二导向环板(25)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多组所述连杆机构的所述第二连杆(22)外侧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工程用易进料式发酵罐,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多组所述第一导向座(26)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导向环板(24)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多组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21)中部转动连接;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多组所述第二导向座(27)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导向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文龙,陈耀,吴陈雨,孙静,仲欣雨,陈星逸,黄璟,王欢莉,范忠军,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