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满载锭子下多层平面交联编织方法及装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满载锭子下多层平面交联编织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满载锭子下多层平面交联编织装备。
技术介绍
[0002]锭子是编织机的主要部件,编织机工作过程中,锭子的运转带动纱线在芯模上编织成一定的形状,从而完成织物预成型体的编织。随着三维编织应用场景的扩大,织物的形状也变得更加复杂,为了适应大尺寸、异性结构件的编织,需要从锭子入手对编织机进行创新和改进,提出新的编织方法和装备。目前,普通的编织机速度慢、效率低,不能满足大尺寸结构件异形体的编织要求,只能编织单层或筒状编织物,编织物的层间未进行交换,层与层之间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同时,一般的编织机受到自身结构尺寸的限制,锭子的数量有限,锭子沿“8”字形轨道运动,不能实现编织物的层间交换。
[0003]三维编织机按照形态的不同,分为立式编织机和卧式编织机。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对大型编织机的需求越来越广,编织物截面形状的需求也日益丰富。有些产品的织物结构,不仅要求锭子在单层轨道内运动,实现纱线的交互和编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载锭子下多层平面交联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变轨交联机构实现多层平面交联编织;在第m层拨盘与第m+1层拨盘之间采用第m层变轨交联方法,m=1,
…
,N
‑
1,第m层拨盘及第m+1层拨盘分别位于第m层变轨交联机构的左右两侧,通过第m层变轨交联机构实现锭子底座在第m层拨盘与第m+1层拨盘之间的变轨,从而实现N层平面交联编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载锭子下多层平面交联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m层变轨交联机构实现锭子底座从所述第m层拨盘变轨至所述第m+1层拨盘以及从所述第m+1层拨盘变轨至所述第m层拨盘,从而实现N层平面交联编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满载锭子下多层平面交联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m层变轨交联机构实现锭子底座从所述第m层拨盘变轨至所述第m+1层拨盘包括以下步骤:第m层变轨交联机构的第m层电动滑台伸开后,第m层换锭子滑块一在第m层电动滑台的作用下运动至其上的换锭子滑块轨道与第m层轨道相结合;锭子底座在第m层拨盘的带动下经由第m层轨道进入第m层换锭子滑块一的换锭子滑块轨道,锭子底座的下凹部分同时处于第m层拨盘的第m层拨盘槽口以及第m层转换槽口;第m层电动滑台闭合,使得第m层换锭子滑块一上的换锭子滑块轨道远离第m层轨道,第m层换锭子滑块一以及锭子底座一同离开第m层轨道,锭子底座到第m层转换锭子支撑架上;第m层磁力电缸带动第m层转换锭子支撑架转动,使第m层换锭子滑块一由临近第m层轨道的状态变为临近第m+1层轨道的状态,并使第m层换锭子滑块二由临近第m+1层轨道的状态变为临近第m层轨道的状态;第m层电动滑台伸开,第m层换锭子滑块一在第m层电动滑台的作用下运动至其上的换锭子滑块轨道与第m+1层轨道相结合,锭子底座的下凹部分同时处于第m+1层拨盘的第m+1层拨盘槽口以及第m层转换槽口,锭子底座在第m+1层拨盘的带动下经由换锭子滑块轨道进入第m+1层轨道。4.一种满载锭子下多层平面交联编织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机总成、编织机支撑架、编织环组件、变轨交联机构,其中,编织机总成包括编织机机头体以及编织机底盘,编织机底盘位于编织机机头体一侧的端面,编织机底盘的正面设置有N层轨道,N≥3,锭子底座在第n层拨盘带动下沿第n层轨道以“8”字形轨道运动,n=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井,孙以泽,孟婥,蔡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云路复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