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57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复合材料包括如下原料:聚苯醚、聚苯乙烯、增韧微球、润滑剂,增韧微球是以丙烯酰氯类化合物改性的树状大分子为核,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的微球,聚合物的单体包括不饱和苯类化合物、不饱和萘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先用树状大分子与丙烯酰氯类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末端为不饱和双键的大分子,然后以酰化后的树状大分子为模板,经引发剂引发与聚合物单体共聚,生成一种软核硬壳的增韧微球,这种微球与聚苯醚和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又因内核为具有高度分叉枝化的三维结构,可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抵抗裂纹的扩展,同时还发现增韧微球具有改善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材料低温脆性的作用。温脆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苯醚
,具体涉及一种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0002]聚苯醚(PPO),具有良好的低线性膨胀性能、力学性能、电性能、耐热性、阻燃性及化学稳定性,是五大工程塑料中性能最优秀的材料之一,也因此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但,因PPO分子链中有大量的苯环结构,分子刚性强,极性低,熔体流动性差,结晶性能差,性脆、制品容易残余应力而发生应力开裂,PPO树脂一般不能采用注射成型的方法加工,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0003]为克服以上缺点,人们尝试过对PPO进行共混、共聚、接枝、嵌段等改性处理,其中用与聚苯醚相容性较好的树脂如PS、HIPS进行共混改性是一种成本低、操作简便的方法,也是目前国内最为常见的改性方法之一,如专利CN201110317150.1公开了一种聚苯醚/聚苯乙烯共混合金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聚苯醚/聚苯乙烯共混合金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36

90份的聚苯醚、10
r/>50份的聚苯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如下原料:聚苯醚、聚苯乙烯、增韧微球、润滑剂,所述增韧微球是以丙烯酰氯类化合物改性的树状大分子为核,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的微球,所述聚合物的单体包括不饱和苯类化合物、不饱和萘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50

80份聚苯醚、10

30份聚苯乙烯、10

20份增韧微球,三者的重量和为100份,所述润滑剂占聚苯醚、聚苯乙烯重量和的0.5

2%,所述树状大分子与聚合单体的重量比为3:55

90。3.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微球的粒径为0.2

0.6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状大分子包括聚酰胺

胺树状大分子、聚丙烯亚胺树状大分子中的至少一种,代数为4.0

8.0。5.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酰氯类化合物与树状大分子的重量比为0.04

0.08:1

3,优选为0.04

0.08:3;所述丙烯酰氯类化合物包括丙烯酰氯、甲基丙烯酰氯、2

乙基丙烯酰氯、2

丙基丙烯酰氯中的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成陈悦巧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伟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