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显示系统及虚拟现实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9564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显示系统及虚拟现实设备,光学显示系统包括内置显示模组、光学模组及外置显示模组,外置显示模组与内置显示模组同步显示;光学模组包括光波导介质体、第一偏振反射层和光学结构层;光波导介质体用于传播光线,光线包括第一偏振光;第一偏振反射层用于反射第一偏振光、透射第二偏振光,第二偏振光与第一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光学结构层用于将以预设角度入射的第一偏振光转换为第二偏振光,将第二偏振光反射至第一偏振反射层,将以其他角度入射的第一偏振光反射至第一偏振反射层,从而增大了出光范围,增大了图像显示范围,而外置显示模组令外界获知内置显示模组的显示内容,以便进行相应处理,以提升用户体感。户体感。户体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显示系统及虚拟现实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显示系统及虚拟现实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虚拟现实设备通常包括外壳,外壳内置有显示模组和光学模组,比如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当佩戴虚拟现实设备后,显示模组所显示的内容,外界无法获知,导致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外界无法进行及时处理,降低了游戏体感。
[0003]光学模组通常包括光波导原机,目前大部分的光波导元件都是利用全反射原理进行光线传播的。虽然可以在光波导元件表面形成反射膜,使得不满足全反射条件的光线,能够通过反射膜的反射继续在光波导元件内传播,避免光线从光波导元件出射影响显示效果,但是,这样又会导致光波导元件内的光线,只能在不具有反射膜的区域出射,形成显示图像,极大地限制了光线的出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显示系统及虚拟现实设备,增大了光波导器件的出光范围,增大了图像显示范围,同时外置显示模组的设置,令外界获知内置显示模组的显示内容,以便进行相应处理,以提升用户体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光学显示系统,包括内置显示模组和光学模组,还包括独立设置的外置显示模组,所述外置显示模组与所述内置显示模组同步显示;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光波导介质体、第一偏振反射层和光学结构层;所述光波导介质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偏振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光学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光波导介质体用于传播光线,所述光线包括第一偏振光;所述第一偏振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第一偏振光、透射第二偏振光,所述第二偏振光与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光学结构层用于将以预设角度入射的所述第一偏振光转换为所述第二偏振光,并将所述第二偏振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偏振反射层,将以其他角度入射的所述第一偏振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偏振反射层。
[0007]优选方式为,所述内置显示模组包括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所述左显示屏和所述光学模组之间设有左摄像头,所述右显示屏和所述光学模组之间设有右摄像头;且所述左摄像头和所述右摄像头分别与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
[0008]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包括上述光学显示系统。
[0009]优选方式为,还包括外壳及设在所述外壳内的主控模组,所述主控模组分别与所述内置显示模组和所述外置显示模组电连接;所述外壳内设置所述内置显示模组和所述光学模组,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所述外置显示模组。
[0010]优选方式为,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控模组电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外置显示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嵌设在有外显示屏和第二接口,所第二接口与所述外显示
屏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
[0011]优选方式为,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外置显示模组包括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模组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包括充电端。
[0012]优选方式为,所述外置显示模组上设置有充电控制部件,所述充电控制部件与所述充电模组电连接。
[0013]优选方式为,所述充电模组包括电池、充电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池还通过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外显示屏电连接。
[0014]优选方式为,所述外置显示模组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0015]优选方式为,所述外壳和所述外置显示模组通过卡合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外壳外侧的卡槽,及设在所述外置显示模组外侧的卡块。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显示系统及虚拟现实设备,其中光学显示系统包括内置显示模组、光学模组及独立设置的外置显示模组,外置显示模组与内置显示模组同步显示;光学模组包括光波导介质体、第一偏振反射层和光学结构层;光波导介质体用于传播光线,光线包括第一偏振光;第一偏振反射层用于反射第一偏振光、透射第二偏振光,第二偏振光与第一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光学结构层用于将以预设角度入射的第一偏振光转换为第二偏振光,并将第二偏振光反射至第一偏振反射层,将以其他角度入射的第一偏振光反射至第一偏振反射层。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显示系统增大了光波导器件的出光范围,增大了图像显示范围,同时外置显示模组的设置,令外界获知内置显示模组的显示内容,以便进行相应处理,以提升用户体感。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虚拟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实施例一中光学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外壳,10

第一接口,11

卡槽,2

外置显示模组,20

壳体,21

卡块,3

光学模组,31

光波导介质体,32

第一偏振反射层,33

光学结构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光学显示系统,包括内置显示模组和光学模组,还包括独立设置的外置显示模组2,外置显示模组2与内置显示模组同步显示.
[0024]其中,光学模组3包括光波导介质体31、第一偏振反射层32和光学结构层33;光波导介质体3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偏振反射层32设置在第一表面上,光学结构层33设置在第二表面上;光波导介质体31用于传播光线,光线包括第一偏振光;第一偏振反射层32用于反射第一偏振光、透射第二偏振光,第二偏振光与第一偏振光的偏振方向
垂直;光学结构层33用于将以预设角度入射的第一偏振光转换为第二偏振光,并将第二偏振光反射至第一偏振反射层,将以其他角度入射的第一偏振光反射至第一偏振反射层,使得第二偏振光的出射区域,不再被限制在不具有反射膜层的区域,从而增大了光波导器件的出光范围,进而增大了本光学显示系统的图像显示范围。
[0025]其中,内置显示模组包括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左显示屏和光学模组之间设有左摄像头,右显示屏和光学模组之间设有右摄像头;且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分别与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图像处理模块可以收集来自于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信息,将画面信息进行反馈后可以得到虚拟现实设备的定位状态,且该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与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电连接,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使得该虚拟现实设备可以构建出与现实视频场景相匹配的虚拟场景,并且将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进行融合,使得使用者得到很好的游戏体验感。
[0026]其中,外置显示模组可包括外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显示系统,包括内置显示模组和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独立设置的外置显示模组,所述外置显示模组与所述内置显示模组同步显示;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光波导介质体、第一偏振反射层和光学结构层;所述光波导介质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偏振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光学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光波导介质体用于传播光线,所述光线包括第一偏振光;所述第一偏振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第一偏振光、透射第二偏振光,所述第二偏振光与所述第一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光学结构层用于将以预设角度入射的所述第一偏振光转换为所述第二偏振光,并将所述第二偏振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偏振反射层,将以其他角度入射的所述第一偏振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偏振反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显示模组包括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所述左显示屏和所述光学模组之间设有左摄像头,所述右显示屏和所述光学模组之间设有右摄像头;且所述左摄像头和所述右摄像头分别与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3.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光学显示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及设在所述外壳内的主控模组,所述主控模组分别与所述内置显示模组和所述外置显示模组电连接;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小天王之浩郑程程刘训福夏梦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