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地震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9550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地震定位方法,属于偏网地震定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粗略的震中位置和实际地震观测台分布,确定虚拟地震台的位置;根据每个虚拟地震台的位置和粗略的地震震中坐标,确定每个虚拟地震台对每次地震事件的反方位角;整合实体地震台的地震震相到时和反方位角以及虚拟地震台的反方位角,并利用线性定位方法进行定位,完成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址的地震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台站张角大于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地震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偏网地震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地震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精确的地震序列定位结果是对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中强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其性质、地震破裂过程、地球动力学和灾害救援等科学问题的核心基础。目前,基于地震震相到时的传统定位方法是地震定位的主要方法。传统定位方法是通过对地震的位置和发震时刻进行搜索,使震相(如P或S)的实际观测到时与理论到时之间残差最小来实现定位。其中理论走时是基于已知或者假设的地下速度模型进行计算的。
[0003]基于最小二乘的线性定位方法,是传统定位方法的代表。地震定位的精度不仅受台网布局、可用定位震相以及射线路径上速度结构等因素影响,还与定位方法密切相关。研究地震定位方法提高地震定位精度一直是地震学研究的经典问题。在传统地震定位中,对于近震定位,在有临近高密度台阵记录(台间距10~20km)情况下误差为1~2km,而只有数十个台站记录(台间距~50km)情况下的误差为~5km。但是,由于有些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地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地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粗略的震中位置和实际地震观测台分布,确定虚拟地震台的位置;S2、根据每个虚拟地震台的位置和粗略的地震震中坐标,确定每个虚拟地震台对每次地震事件的反方位角;S3、整合实体地震台的地震震相到时和反方位角以及虚拟地震台的反方位角,并利用线性定位方法进行定位,完成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址的地震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地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虚拟地震台布置于实际地震观测台张角大于180度的方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地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S201、以粗略的地震震中坐标为原点,并取离震中位置最近的实际地震观测台为参考台;S202、根据虚拟地震台的坐标,取与参考台张角大于180度的虚拟地震台;S202、将所述粗略的地震震中与虚拟地震台进行连线;S203、以正北方向为0度以及以虚拟地震台为中心,根据该连线与正北方向得到虚拟地震台对每次地震事件的反方位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地震台方位角参加偏网地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包括以下步骤:S301、整合实体地震台的地震震相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明帅李艳永魏芸芸陈玉鑫李金张志斌曹昌军金花任林冯雪玲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