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叠热泵驱动的深度除湿系统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945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叠热泵驱动的深度除湿系统及应用,系统包括:具有低温制冷循环和高温制冷循环的复叠式热泵、一级除湿转轮、二级除湿转轮;湿空气经复叠式热泵的冷端冷凝除湿后,从冷端出口进入一级除湿转轮的除湿区进行一次吸附除湿,一次吸附除湿后,根据除湿需求,或者从一级除湿转轮的除湿区出口排出,或者进入二级除湿转轮的除湿区实现二次吸附除湿;再生空气经复叠式热泵的热端加热升温后,从热端出口流出后,根据再生需求,或者分别进入一级除湿转轮的再生区和二级除湿转轮的再生区,或者只进入一级除湿转轮的再生区,以实现吸湿剂的再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工况调整转轮吸附除湿的级数,满足不同湿度范围的空气的深度除湿要求围。要求围。要求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叠热泵驱动的深度除湿系统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度除湿
,尤其是一种复叠热泵驱动的深度除湿系统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热泵技术是一种将低质热源提升为高质的提质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逆卡诺循环,把热量由低温移至中高温,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对于热泵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级热泵技术,其技术特点是能质的提升幅度不大,因此使用的范围也有限。
[0003]空气的除湿根据除湿原理可以分为冷凝、吸附、渗透等。冷凝除湿是指利用蒸发器将空气降温到露点以下形成饱和空气而除湿。吸附除湿有液体与固体两种除湿方法,主要是利用水蒸气压差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到溶液或者硅胶等吸附剂里。而渗透除湿是利用除湿膜两侧的压差实现气液分离,进而达到除湿的效果。由于各种除湿方法都存在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很难满足要求,但多种除湿技术联合使用能综合各种技术的优势、规避自身不足,在节能的同时提高除湿的效率。
[0004]目前,深度除湿领域多采用转轮除湿技术满足空气湿度的调控要求。转轮除湿技术具有除湿量大、无腐蚀性等特点,但是转轮除湿技术存在的缺点有:除湿范围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叠热泵驱动的深度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低温制冷循环和高温制冷循环的复叠式热泵、一级除湿转轮(11)、二级除湿转轮(18);湿空气经所述复叠式热泵的冷端冷凝除湿后,从冷端出口进入一级除湿转轮(11)的除湿区进行一次吸附除湿,一次吸附除湿后,根据除湿需求,或者从一级除湿转轮(11)的除湿区出口排出,或者进入二级除湿转轮(18)的除湿区实现二次吸附除湿;再生空气经所述复叠式热泵的热端加热升温后,从热端出口流出后,根据再生需求,或者分别进入一级除湿转轮(11)的再生区和二级除湿转轮(18)的再生区,或者只进入一级除湿转轮(11)的再生区,以实现吸湿剂的再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叠热泵驱动的深度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除湿转轮(11)的再生区入口处设有第五温湿度传感器(25)和一级辅助再生加热器(26),所述第五温湿度传感器(25)用于检测从热端出口流出的再生空气温度是否满足一级除湿转轮(11)的吸湿剂的再生要求,若满足要求,则关闭所述一级辅助再生加热器(26),若不满足要求,则开启所述一级辅助再生加热器(26);所述二级除湿转轮(18)的再生区入口处设有第六温湿度传感器(28)和二级辅助再生加热器(29),所述第六温湿度传感器(28)用于检测从热端出口流出的再生空气温度是否满足二级除湿转轮(18)的吸湿剂的再生要求,若满足要求,则关闭所述二级辅助再生加热器(29),若不满足要求,则开启所述二级辅助再生加热器(2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叠热泵驱动的深度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叠式热泵的热端进口处设有第四温湿度传感器(23),用于检测再生空气温度,确保再生空气能在复叠式热泵的热端吸收热能后升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叠热泵驱动的深度除湿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潇张小松宋翼薛鼎胡颖健朱军朱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蓝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