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健康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942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56
一种楼宇健康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监测系统,楼宇健康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测距数据,每个测距数据由一个楼体监测组测量得到,每个楼体监测组至少包括四个楼体监测装置,每个楼体监测装置皆用于发送和接收测距无线信号;每个楼体监测装置中皆设置有卫星定位模块,卫星定位模块用于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完成时间同步;获取多组应力监测数据,每组应力监测数据由一组应力检测单元测得;根据测距数据和应力监测数据确定每个需监测楼宇的楼体健康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无线通讯的方式构建,减少了电力线的布置,降低了成本和布置施工难度,同时,利用楼体间相互发送测距信号的方式完成对倾斜和沉降的判断,不再需要布置倾角传感器和探底雷达。和探底雷达。和探底雷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宇健康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灾害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宇健康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城市中的楼宇越来越多,因此,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楼宇相关的安全问题。例如:部分楼宇可能会因为施工问题、地质问题,或者其他不可抗因素导致出现楼体倾斜、沉降等问题。而一旦楼宇出现这些问题则会容易导致房屋倒塌的问题,造成财产损伤,严重时,可能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出现。
[0003]目前,市面上开始陆续推出针对楼体倾斜、沉降进行监测的装置,但是对于楼体倾斜的检测主要是直接通过倾角传感器进行检测,对于沉降的检测主要是通过探地雷达。倾角传感器直接进行检测时,同样需要为倾角传感器设置配套的信号采集设备以及控制器单元,如果不配置这些配套设备只能进行有线信号传输,从而会导致布线复杂、成本激增,特别是在规模化和区域化应用时这些问题更会图纸,并且,依赖于倾角传感器进行检测时,如果倾角传感器本身出现故障,则会因为检测的不准确导致出现不报警或误报警等情况出现,而系统无法完成自查,导致失去对楼宇倾斜情况的把握。而使用探地雷达进行沉降检测时,则需要不停变换探地雷达的位置和姿态,才能够完成对沉降检测,如果使用大量探地雷达同步进行检测,则虽然可以减少人工调整的成本,但是却会导致整体的硬件成巨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区域化应用时,更是会造成成本的激增。因此,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监测产品都难以满足对区域化房屋进行持续性监测的目的。此外,现有的楼体监测系统难以完成对楼体裂缝的检测,基本上仍然采用目测法,依靠居住人员进行主动报备的方式来避免裂缝问题扩大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楼宇健康管理方法,所述楼宇健康管理方法解决了现有区域化楼宇监测方式成本高、容易出误报警且无法完成裂缝持续监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楼宇健康管理系统、一种用于存储上述楼宇健康管理方法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和一种监测系统。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楼宇健康管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以下步骤:
[0006]获取多个测距数据,每个所述测距数据由一个楼体监测组测量得到,所述楼体监测组有多个,每个所述楼体监测组至少包括四个楼体监测装置,多个所述楼体监测组共同包括N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N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一一对应布置在需监测区域的N个需监测楼宇的顶部;其中,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皆用于发送和接收测距无线信号;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中皆设置有卫星定位模块,所述卫星定位模块用于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完成时间同步;
[0007]获取多组应力监测数据,每组所述应力监测数据由一组应力检测单元测得;所述
应力检测单元有N组,N组所述应力检测单元与N个所述需监测楼宇一一对应,每组所述应力检测单元皆包括多个应力检测单元,多个所述应力监测单元布置在对应所述需监测楼宇的不同位置;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和每个所述应力检测单元接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0008]根据所述测距数据和所述应力监测数据确定每个所述需监测楼宇的楼体健康状态,所述楼体健康状态至少包括楼体倾斜状态、楼体沉降状态、楼体裂缝状态。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楼宇健康管理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在需监测区域内的需监测楼宇顶上布置楼体监测装置,并对需监测楼宇进行监测组划分,从而可以利用组内互相收发测距信号,完成距离空间距离检测,在保证组至少有四个楼体监测装置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约束确定接收状态的需监测楼宇是否出现了倾斜和沉降;同时,为了保证时间的同步性,则可以利用内置的卫星定位模块完成对高精度的时间同步,进一步保证了测距的准确性。此外,通过在每个所述需监测楼宇中布置一组应力检测单元,可以完成对裂缝的有效检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楼宇健康管理方法基于无线通讯的方式构建,有效的减少了电力线的布置,降低了成本和布置施工难度,同时,利用楼体间相互发送测距信号的方式,可以直接完成对倾斜和沉降的判断,不再需要布置倾角传感器和探底雷达,有效的控制了成本,适合进行产业化、规模化推广。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楼体监测组依次进行测距;
[0011]所述测距数据由以下步骤得到:
[0012]每一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皆依次接收所处楼体监测组中其余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发送的所述测距无线信号;所述楼体监测组中任意相邻两次传输所述测距无线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预设的测量间隔时间;
[0013]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发送所述测距无线信号时,将对应的编号以及发送所述测距无线信号时的发送时间信息打包成测距数据包,并将所述测距数据包传输至所述服务器;
[0014]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依次接收对应所述楼体监测组中其余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发送的所述测距无线信号时,记录每次接收的接收时间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服务器;
[0015]根据所述楼体监测组发送的所述测距数据包以及所述接收时间信息生成所述测距数据。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楼体监测组发送的所述测距数据包以及所述接收时间信息生成所述测距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0017]解析所述测距数据包,获取所述编号、所述发送时间信息;
[0018]根据多个所述编号以及预设的测距组划分表确定当前进行测距的所述楼体监测组,所述测距组划分表包括多个分组编号信息,多个所述分组编号信息与多个所述楼体监测组一一对应,每组所述分组编号信息包括与对应所述楼体监测组中多个楼体监测装置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编号;
[0019]基于所述测距组划分表确定当前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并依次确定与每个所述发送时间信息对应的接收时间信息;
[0020]根据每个处于发送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所述发送时间信息和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所述接收时间信息确定多个测距长度,并根据多个所述测距长度
生成所述测距数据,多个所述测距长度与多个处于发送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编号一一对应。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构建空间坐标系,并在所述空间坐标系中确定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对应的初始空间坐标;每个所述楼体监测组中的多个楼体监测装置依次完成对应的所述测距数据确定;
[0022]在所述服务器每次获取到所述测距数据后,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所述楼体倾斜状态、楼体沉降状态由以下步骤确定:
[0023]根据所述楼体监测组中处于发送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初始空间坐标、以及对应的所述测距数据确定所述楼体监测组中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待测空间坐标;
[0024]根据所述待测空间坐标和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初始空间坐标确定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楼体倾斜状态、楼体沉降状态。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楼宇健康管理系统,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0026]测距数据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宇健康管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个测距数据,每个所述测距数据由一个楼体监测组测量得到,所述楼体监测组有多个,每个所述楼体监测组至少包括四个楼体监测装置,多个所述楼体监测组共同包括N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N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一一对应布置在需监测区域的N个需监测楼宇的顶部;其中,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皆用于发送和接收测距无线信号;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中皆设置有卫星定位模块,所述卫星定位模块用于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完成时间同步;获取多组应力监测数据,每组所述应力监测数据由一组应力检测单元测得;所述应力检测单元有N组,N组所述应力检测单元与N个所述需监测楼宇一一对应,每组所述应力检测单元皆包括多个应力检测单元,多个所述应力监测单元布置在对应所述需监测楼宇的不同位置;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和每个所述应力检测单元接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根据所述测距数据和所述应力监测数据确定每个所述需监测楼宇的楼体健康状态,所述楼体健康状态至少包括楼体倾斜状态、楼体沉降状态、楼体裂缝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健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楼体监测组依次进行测距;所述测距数据由以下步骤得到:每一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皆依次接收所处楼体监测组中其余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发送的所述测距无线信号;所述楼体监测组中任意相邻两次传输所述测距无线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预设的测量间隔时间;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发送所述测距无线信号时,将对应的编号以及发送所述测距无线信号时的发送时间信息打包成测距数据包,并将所述测距数据包传输至所述服务器;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依次接收对应所述楼体监测组中其余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发送的所述测距无线信号时,记录每次接收的接收时间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楼体监测组发送的所述测距数据包以及所述接收时间信息生成所述测距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宇健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楼体监测组发送的所述测距数据包以及所述接收时间信息生成所述测距数据,包括以下步骤:解析所述测距数据包,获取所述编号、所述发送时间信息;根据多个所述编号以及预设的测距组划分表确定当前进行测距的所述楼体监测组,所述测距组划分表包括多个分组编号信息,多个所述分组编号信息与多个所述楼体监测组一一对应,每组所述分组编号信息包括与对应所述楼体监测组中多个楼体监测装置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编号;基于所述测距组划分表确定当前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并依次确定与每个所述发送时间信息对应的接收时间信息;根据每个处于发送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所述发送时间信息和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所述接收时间信息确定多个测距长度,并根据多个所述测距长度生成所述测距数据,多个所述测距长度与多个处于发送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编号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宇健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空间坐标系,并在所述
空间坐标系中确定每个所述楼体监测装置对应的初始空间坐标;每个所述楼体监测组中的多个楼体监测装置依次完成对应的所述测距数据确定;在所述服务器每次获取到所述测距数据后,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所述楼体倾斜状态、楼体沉降状态由以下步骤确定:根据所述楼体监测组中处于发送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初始空间坐标、以及对应的所述测距数据确定所述楼体监测组中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待测空间坐标;根据所述待测空间坐标和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初始空间坐标确定处于接收状态的所述楼体监测装置的楼体倾斜状态、楼体沉降状态。5.一种楼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雨杨世忠王本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北斗微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