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和具有该燃料电池膜加湿器的燃料电池系统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和具有该燃料电池膜加湿器的燃料电池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和具有该燃料电池膜加湿器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在一个膜加湿器中通过水分交换进行加湿和通过热交换进行冷却,使得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可以简化并且小型化。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结合氢气和氧气来产生电力的发电型电池。与常规的化学电池如干电池和蓄电池不同,燃料电池可以持续地发电,只要向其供应氢气和氧气即可,并且由于在燃料电池中没有热量损失,因此,具有效率是内燃机的两倍的优点。
[0003]另外,燃料电池将氢气与氧气的结合所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因此,污染物的排放量低。因此,燃料电池不仅是环境友好的,而且具有减少由于能源消耗增加而引起对资源枯竭的担忧的优点。
[0004]根据使用的电解质的类型,这种燃料电池可以主要分为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包括:壳部,具有被隔板分开的空间;加湿模块,形成在所述分开的空间的第一部分中,并且具有多个中空纤维膜使得在其内部流动的第一流体能够与在其外部流动的第二流体进行水分交换;热交换模块,形成在所述分开的空间的第二部分中,并且被构造成用于冷却在所述热交换模块的内部流动的第一流体;和流动控制部,被构造成用于根据取决于燃料电池堆的输出状态的所述第一流体的温度变化来自动地控制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其中,所述流动控制部是双金属元件,该双金属元件由在所述加湿模块一侧上的由具有高热膨胀系数的金属制成的金属板和在所述热交换模块一侧上的由具有低热膨胀系数的金属制成的金属板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其中,所述流动控制部还包括开/关窗,该开/关窗通过固定至所述双金属元件的端部而形成,并且被构造成用于根据所述双金属元件的形状的改变来打开和关闭所述加湿模块和所述热交换模块的每一个的流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其中,所述壳部包括:被所述隔板分为两个空间的壳体;和分别耦合至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的壳盖,其中,在所述壳盖上分别形成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通过该第一流体入口引入,所述第一流体通过该第一流体出口排出,其中,其上形成有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的壳盖包括:所述流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和盖隔板,其在所述隔板的延伸方向上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其中,所述壳部包括:被所述隔板分为两个空间的壳体,其中,在所述壳体上形成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通过该第一流体入口引入,所述第一流体通过该第一流体出口排出;和分别耦合至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的壳盖,其中,在所述壳盖上分别形成第二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二流体通过该第二流体入口引入,所述第二流体通过该第二流体出口排出,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通过在朝向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的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延伸隔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其中,所述壳部包括:被所述隔板分为两个空间的壳体,其中,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一流体出口一起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一流体通过该第一流体入口引入,所述第一流体通过该第一流体出口排出;和分别耦合至所述壳体的相对两端的壳盖,其中,在所述壳盖上分别形成第二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二流体通过该第二流体入口引入,所述第二流体通过该第二流体出口排出,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延伸隔板,其通过在朝向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的每一个的方向上延伸而形成;和交叉隔板,其在与所述延伸隔板交叉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之间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其中,所述热交换模块是管壳式热交换模
块、蜂窝式热交换模块或板式热交换模块。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其中,所述壳部包括:冷却介质入口,冷却介质通过该冷却介质入口被供应至所述热交换模块;和冷却介质出口,已经进行了冷却的冷却介质通过该冷却介质出口排出,其中,所述冷却介质入口与分流流路连接,该分流流路将待引入到空气压缩装置中的室外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分流。9.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空气压缩装置,接收并压缩室外空气以产生第一流体;燃料电池堆,引起氢气与氧气之间的反应以产生热且高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炯模,金京柱,安雄铨,金仁镐,
申请(专利权)人: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