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流整合结构及3D打印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材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流整合结构及3D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应用于金属增材制造的3D打印作业中,最容易影响成型件质量和打印稳定性的因素是打印烧结过程中激光作用下所产生的副产物(飞溅颗粒和烟尘)。飞溅颗粒回落至打印幅面上,待下一层打印时影响对应位置的熔池形貌,使打印面出现隆起,导致工件成品质量不佳。工作过程中,通常采用较高纯度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循环的方式控制腔室内氧含量以减少副产物的发生,同时依靠稳定工作的惰性循环风场使副产物在溅射出后马上被吹离幅面范围,防止其回落粉末床对下一层打印造成影响。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工作腔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吸风口和吹风口,吹风口距离打印平面存在一定高度,该高度导致的回流因素将对打印质量有一系列影响,吹气口在长期打印作业时易受回流高温烟尘污染或引致热变形,以及使得陷于回流死区的飘浮烟尘吸收激光能量造成激光散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回流因素导致的3D打印工件加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部中空,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中空,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部部分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下方,气流适于沿第一方向从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气流适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所述间隔件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分隔出多条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隔板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第三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呈夹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整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到所述进气口的距离与所述进气口到所述第一出气口的距离的比值为1比4,且所述间隔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6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整合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堃,范国成,刘旭飞,许建波,李翔宇,曾敏,滕祖宁,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智能装备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