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疮疡的中药巴布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919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疮疡的中药巴布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巴布膏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芒硝5~15份,黄柏、大黄及红花浸经膏15~30份,聚丙烯酸钠2~4份,聚丙烯吡咯烷酮0.5~2份,海藻酸钠0.5~2份,丙三醇10~20份,氮酮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疮疡的中药巴布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疮疡的中药巴布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医学认为疮疡的发生不外乎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情志内伤、以及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总的病机主要是气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顾伯华认为外感六淫及过食膏梁厚味,内郁湿热火毒,或外来伤害、感染毒气等,致使营卫不和,邪热雍遏不通,气血瘀滞而发。崔公让指出中西医结合对周围血管疾病的实施例,必须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在治疗过程中始终贯彻祖国医学的宏观辨证。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坏疽的病机,认为是“以虚为本,以瘀为变,以热为现”,治疗时应标本兼顾,将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提出了“控制感染、改善循环、分离坏死、促使愈合”的治疗原则。
[0003]疮疡外治法历史悠久,《内经》中就有刺法、砭法、烫法等记载。《内经十三方》中也提到用砭石放血、排脓等方法。后世医家逐步发展至今,总的归纳不外乎药物、手术及其他疗法。其中,中药外治法在疮疡临床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疮疡外治的剂型常用的有散剂、酊剂、洗剂、膏剂(包括黑膏药和橡胶膏)、贴膏剂以及软膏剂等。传统的黑膏药和现代的橡胶膏,虽然疗效确切,但黑膏药使用不便,污染衣物,制作工艺影响环境。橡胶膏的刺激性、过敏性、易老化性等限制了其临床使用。
[0004]“黄硝”散为协定处方之一,已临床应用50余年,疗效肯定,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但存在使用不方便,不规范等缺陷。本申请拟以“黄硝”散为基础,研制中药巴布膏剂,以达到对临床疗效确切的医疗机构中医药协定处方的挖掘和整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疮疡的中药巴布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用于治疗疮疡的中药巴布膏剂,该中药巴布膏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0008][0009]进一步地,该中药巴布膏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0010][0011][0012]进一步地,该中药巴布膏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0013][0014]进一步地,所述黄柏、大黄及红花浸经膏的制备方法为:
[0015]取红花,加10

15倍量水,于60℃提取20~40min,共2次;取大黄、黄柏,加10

15倍量水,煮沸提取50~70min,共2次;合并两次的初提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h以上,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稠膏。
[0016]进一步地,所述黄柏、大黄及红花的质量比为1~2:1~2:1。
[0017]进一步地,所述清膏在60℃下的相对密度为1.12~1.18。
[0018]进一步地,所述稠膏在60℃下的相对密度为1.28~1.32。
[0019]进一步地,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1)按配比称取各原料,在黄柏、大黄及红花浸经膏加入处方量的芒硝、白矾细粉,得中间产品A;
[0021]2)取聚丙烯酸钠、聚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适量纯化水静置溶胀,制成胶液;加入甘羟铝得混合胶液;将高岭土过筛后与丙三醇、聚乙二醇混匀,置水浴加热;将混合胶液加入其中,慢速搅拌即得基质;
[0022]3)在步骤2)得到的基质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中间产品A,慢速搅拌得中间产品B;加入氮酮,慢速搅拌使均匀,得中间产品C;保持适当温度,将其涂于无纺布上;室温过夜,用防黏纸覆盖,切成块状巴布膏剂,包装即得成品。
[0023]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水浴温度为50℃。
[0024]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高岭土过5号筛。
[0025]本专利技术中药巴布膏剂配方重用大黄、芒硝,为君药;大黄性苦,寒,外用能清热毒、消肿块,治疗热毒痈肿;芒硝性碱、苦、寒,外用能清热软坚消肿,治疗热毒痈肿;二者合为君,清热泻火、解毒化瘀,软坚消肿;黄柏性苦、寒,外用清热燥湿、消痈解毒为臣药;红花性辛、温,辛散温通,专入血分,畅通血脉,能活血散淤消肿为佐药,其温性及通血脉化瘀之功
效又能中和大黄、芒硝、黄柏过于寒凉之性。四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化瘀除湿、消肿散结之功效。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专利技术以“黄硝”散为基础,研制“黄硝”中药巴布膏剂,达到对临床疗效确切的医疗机构中医药协定处方的挖掘和整理,通过规范的药学、药理及毒理学研究,以达到对临床疗效确切的医疗机构中医药协定处方的改造开发。“黄硝”中药巴布膏剂的研制,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制剂工艺技术和新型辅料、包装材料,利于规范中医药制剂质量标准,提升中医药制剂质量和扩大中医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特色和创新之处。
[0028]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一种用于治疗疮疡的中药巴布膏剂,该中药巴布膏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0031][0032]黄柏、大黄及红花浸经膏的制备方法为:取红花,加10

15倍量水,于60℃提取20~40min,共2次;取大黄、黄柏,加10

15倍量水,煮沸提取50~70min,共2次;黄柏、大黄及红花的质量比为1~2:1~2:1;合并两次的初提液,减压浓缩得到在60℃下的相对密度为1.12~1.18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h以上,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在60℃下的相对密度为1.28~1.32的稠膏。
[0033]上述中药巴布膏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1)按配比称取各原料,在黄柏、大黄及红花浸经膏加入处方量的芒硝、白矾细粉,得中间产品A;
[0035]2)取聚丙烯酸钠、聚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适量纯化水静置溶胀,制成胶液;加入甘羟铝得混合胶液;将高岭土过5号筛后与丙三醇、聚乙二醇混匀,置50℃水浴加热;将混合胶液加入其中,慢速搅拌即得基质;
[0036]3)在步骤2)得到的基质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中间产品A,慢速搅拌得中间产品B;加入氮酮,慢速搅拌使均匀,得中间产品C;保持适当温度,将其涂于无纺布上;室温过夜,用防黏纸覆盖,切成块状巴布膏剂,包装即得成品。
[0037]制剂工艺实施例
[0038](1)中药巴布膏剂原生药材提取工艺优化
[0039]A、红花原生药材提取工艺优化
[0040]根据文献报道及预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疮疡的中药巴布膏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巴布膏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巴布膏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巴布膏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巴布膏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巴布膏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巴布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柏、大黄及红花浸经膏的制备方法为:取红花,加10

15倍量水,于60℃提取20~40min,共2次;取大黄、黄柏,加10

15倍量水,煮沸提取50~70min,共2次;合并两次的初提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h以上,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稠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巴布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柏、大黄及红花的质量比为1~2:1~2: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巴布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膏在60℃下的相对密度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聪佩陈忠曾明辉邱建平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