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宽带电压控制振荡器电路
[0001]本申请要求2020年12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7/131,168号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据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02]本公开整体涉及电子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无线电路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3]电子设备常具备无线通信能力。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无线通信电路,该无线通信电路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无线通信电路中的无线收发器电路使用天线来传输或接收射频信号。
[0004]无线收发器电路通常包括用于基于本地振荡器信号对输入信号进行上变频或下变频的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信号常常是利用电压控制振荡器电路产生。设计用于电子设备的令人满意的电压控制振荡器电路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电子设备可包括无线电路。无线电路可包括收发器电路,该收发器电路通过天线传送射频信号。收发器电路可包括混频器电路。混频器电路可基于电压控制振荡器(VCO)输出信号对收发器的信号上变频或下变频。收发器电路可包括生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压控制振荡器VCO电路,包括:多个VCO,所述多个VCO包括具有第一电感器的第一VCO、具有第二电感器的第二VCO、具有第三电感器的第三VCO、和具有第四电感器的第四VCO;第一对电容器,所述第一对电容器耦接在所述第一VCO与所述第二VCO之间;第二对电容器,所述第二对电容器耦接在所述第二VCO与所述第三VCO之间;第三对电容器,所述第三对电容器耦接在所述第三VCO与所述第四VCO之间;第四对电容器,所述第四对电容器耦接在所述第四VCO与所述第一VCO之间;以及切换网络,所述切换网络通信地耦接到所述多个VCO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二电感器、所述第三电感器和所述第四电感器中的电流方向,以跨所述VCO电路的至少四个操作模式在频率范围中生成VCO输出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O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对电容器、所述第二对电容器、所述第三对电容器和所述第四对电容器中的一者或多者包括固定线性电容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O电路,其中所述第一VCO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VCO核心,所述第二VCO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二VCO核心,所述第三VCO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三电感器的第三VCO核心,并且所述第四VCO包括耦接到所述第四电感器的第四VCO核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CO电路,其中所述第一VCO核心、所述第二VCO核心、所述第三VCO核心和所述第四VCO核心各自包括交叉耦接晶体管、至少一个变容二极管和至少一个开关电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O电路,其中所述切换网络包括:第一切换电路,所述第一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对电容器并行地耦接在所述第一VCO与所述第二VCO之间;第二切换电路,所述第二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二对电容器并行地耦接在所述第二VCO与所述第三VCO之间;第三切换电路,所述第三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三对电容器并行地耦接在所述第三VCO与所述第四VCO之间;以及第四切换电路,所述第四切换电路与所述第四对电容器并行地耦接在所述第四VCO与所述第一VCO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O电路,其中所述切换网络包括多个蝶形开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CO电路,其中所述切换网络选择性地使能所述第一电感器中的第一电流、所述第二电感器中的第二电流、所述第三电感器中的第三电流和所述第四电感器中的第四电流,并且其中在第一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三电流沿第一方向流动,并且所述第二电流和所述第四电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流动,从而在第一频率范围中生成所述VCO输出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VCO电路,其中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电流沿所述第一方向流动并且所述第三电流和所述第四电流沿所述第二方向流动,从而在包括比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低的频率的第二频率范围中生成所述VCO输出信号。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VCO电路,其中在第三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四电流沿所述第一方向流动并且所述第二电流和所述第三电流沿所述第二方向流动,从而在
包括比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低的频率的第三频率范围中生成所述VCO输出信号。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VCO电路,其中在第四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一电流、所述第二电流、所述第三电流和所述第四电流沿所述第一方向流动,从而在包括比所述第三频率范围低的频率的第四频率范围中生成所述VCO输出信号。11.电压控制振荡器VCO电路,包括:第一VCO,所述第一VCO具有第一VCO核心和耦接到所述第一VCO核心的第一电感器;第二VCO,所述第二VCO具有第二VCO核心和耦接到所述第二VCO核心的第二电感器;第一对固定电容器,所述第一对固定电容器耦接在所述第一VCO核心与所述第二VCO核心之间;以及第一切换电路,所述第一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对固定电容器并行耦接在所述第一VCO核心与所述第二VC核心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VCO电路,还包括:第三VCO,所述第三VCO具有第三VCO核心和耦接到所述第三VCO核心的第三电感器;第四VCO,所述第四VCO具有第四VCO核心和耦接到所述第四VCO核心的第四电感器,所述第一VCO、所述第二VCO、所述第三VCO和所述第四VCO被配置为基于控制电压生成VCO输出信号;第二对固定电容器,所述第二对固定电容器耦接在所述第二VCO核心与所述第三VCO核心之间;第三对固定电容器,所述第三对固定电容器耦接在所述第三VCO核心与所述第四VCO核心之间;第四对固定电容器,所述第四对固定电容器耦接在所述第四VCO核心与所述第一VCO核心之间;第二切换电路,所述第二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二对固定电容器并行耦接在所述第二VCO核心与所述第三VCO核心之间;第三切换电路,所述第三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三对固定电容器并行耦接在所述第三VCO核心与所述第四VCO核心之间;以及第四切换电路,所述第四切换电路与所述第四对固定电容器并行耦接在所述第四VCO核心与所述第一VCO核心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VCO电路,其中所述第一VCO核心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电感器耦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所述第二VCO核心具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二电感器耦接在所述第三端子与所述第四端子之间,所述第三VCO核心具有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所述第三电感器耦接在所述第五端子与所述第六端子之间,所述第四VCO核心具有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并且所述第四电感器耦接在所述第七端子和所述第八端子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和所述第一对电容器将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耦接到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和所述第二对电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