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血管支架增材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织工程
,具体公开了一种静脉血管支架增材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已经采用可降解材料作为血管支架的材料,但是,可降解材料的力学性能远不如永久性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可降解静脉血管支架在被压握进输送系统后会发生不可逆的塑性变形,导致其后续无法完全扩张至压握前的直径。
[0004]因此,可降解静脉血管支架在植入后难以紧密贴合病变处的血管壁,不仅无法提供足够的径向支撑力,而且易发生移位,进而导致再狭窄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静脉血管支架增材制备工艺,可制备减小血管支架压握扩张后的塑性变形,并且提高血管支架的贴壁能力。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静脉血管支架增材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血管支架增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病变的静脉血管实际影像,并分析影像数据形成静脉血管形态数据,通过三维重建,确定模芯和血管支架体的结构,并在计算机中分别建立模芯和血管支架体的三维模型数据;S2:将三维模型数据导入至3D打印机中,并通过3D打印制备模芯骨架,在模芯上制备一层明胶层;S3:在明胶层上打印内层,待内层固化后,再通过3D打印,在内层上打印血管支架体;S4:在内层上打印将血管支架体包裹的外层,直至外层固化,在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留有间隙;S5:去除模芯骨架,得到静脉血管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血管支架增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利用明胶和海藻酸钠构成的混合材料进行模芯骨架的3D打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脉血管支架增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向间隙内进行填充物填充,填充物为明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