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导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85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导料槽,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导料槽由于安装位置造成内部会堆积大量碎末并会产生堵塞的问题。所述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的外部与装置外壳卡槽连接,所述防尘遮罩的外部与装置外壳的外部卡槽连接,所述承载框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缸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承载框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气缸的上端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下端设置有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下端的一侧与装置外壳下端的下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底座上端的一侧与振动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框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转动扇叶。载框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转动扇叶。载框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转动扇叶。

An automatic guide chu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导料槽


[0001]本技术涉及零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自动导料槽。

技术介绍

[0002]零件是用来装配成机器的单个制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设备的研究逐渐成熟,一个设备中需要多个零件相互配合完成整体操作的流程,随着人们对于设备的依赖,零件的需求量逐步提升,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造型的零件逐步被设计并制作出,在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制作效率,人们大多通过机械手配合铣刀的加工,而机械手抓取的过程较为费时,并且安装机械手会造成制作成本较高,因而人们针对零件的加工设计出一种自动导料槽,用于替代机械手的抓取。
[0003]但是,现有的导料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多是安装于铣刀的下端,铣刀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飞溅的碎末,碎末的飞溅会造成导料槽内堆积大量的碎末,造成导料槽堵塞,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导料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导料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导料槽由于安装位置造成内部会堆积大量碎末并会产生堵塞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导料槽,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的外部与装置外壳卡槽连接,所述承载框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缸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承载框的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框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0006]优选的,所述气缸的上端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下端设置有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下端的一侧与装置外壳下端的下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底座上端的一侧与振动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承载框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转动扇叶,所述转动扇叶的外圈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承载框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框的一端设置有防尘遮罩,且防尘遮罩的一侧与承载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防尘遮罩的外部与装置外壳的外部卡槽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入料口的一侧横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导向槽,且第一导向槽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下端横向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导向槽,且第二导向槽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之间设置有滑动槽。
[0009]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0010]优选的,所述防尘遮罩的上端设置有加工铣刀,所述加工铣刀的一端设置有零件加工装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在入料口外部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框,承载框外部的一侧设置有防尘遮罩,防尘遮罩与装置外壳的外部卡槽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加工铣刀对零件
进行加工时,通过气缸的收缩带动承载框以及过滤网收入装置外壳内部的中间,同时通过防尘遮罩包裹入料口的一侧,直接避免加工产生的碎末进入装置外壳内并产生堆积。
[0013]2、本技术通过在装置外壳的一端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一端设置有振动电机,在零件加工之后即将产生脱落时,由气缸的伸缩推动承载框由装置外壳内伸出,伸出后及时的接住掉落的零件,零件以及携带的碎末会穿过过滤网而露出,避免了机械手臂的抓取所消耗的时间,也避免了由于安装位置的原因造成内部堆积碎末,同时,振动电机的抖动会使得加工零件表面的碎末脱落,进一步的清理了元件表面。
[0014]3、本技术通过在承载框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下端环状设置有若干个转动扇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携带碎末的零件以及漂浮的碎末会通过转动扇叶的转动而进行抽取,转动扇叶的转动产生吸力,吸力可快速的将内部以及外部的碎末抽取,并且同时,在过滤网通过气缸的收缩放置于装置外壳内时,可对装置外壳内部进行抽取,避免碎末堆积。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外部结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
[0018]图中:1、零件加工装置;2、装置外壳;3、滑动槽;4、第一导向槽;5、第二导向槽;6、入料口;7、出料口;8、承载框;9、防尘遮罩;10、过滤网;11、连接块;12、气缸;13、振动电机;14、承载底座;15、加工铣刀;16、支撑架;17、转动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动导料槽,包括装置外壳2,装置外壳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入料口6,入料口6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框8,承载框8的外部与装置外壳2卡槽连接,承载框8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气缸12,气缸12的活塞缸设置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与承载框8的固定连接,承载框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0。
[0021]进一步,气缸12的上端设置有振动电机13,振动电机13的下端设置有承载底座14,承载底座14下端的一侧与装置外壳2下端的下一侧固定连接,承载底座14上端的一侧与振动电机13的下端固定连接,通过振动电机13的抖动以及零件自生的重力使得加工的零件由入料口6跌落至出料口7。
[0022]进一步,承载框8的下端设置有若干转动扇叶17,转动扇叶17的外圈设置有支撑架16,且支撑架16与承载框8固定连接,承载框8的一端设置有防尘遮罩9,且防尘遮罩9的一侧与承载框8的一侧固定连接,防尘遮罩9的外部与装置外壳2的外部卡槽连接,由转动扇叶17的转动产生吸力,吸力会将上端以及装置外壳2内部堆积的碎末一并通过支撑架16抽取。
[0023]进一步,入料口6的一侧横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导向槽4,且第一导向槽4与装置外壳2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槽4的下端横向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导向槽5,且第二导向槽5与
装置外壳2固定连接,通过出料口7和第二导向槽5的限制可有效提高零件的传输效率,避免零件卡在装置外壳2内部。
[0024]进一步,装置外壳2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7,收集的零件可由出料口7排出至传送带。
[0025]进一步,防尘遮罩9的上端设置有加工铣刀15,通过加工铣刀15可对零件进行加工。
[0026]工作原理:使用时,为了便于长时间摆放于加工铣刀15摆放于下端造成装置外壳2内部产生碎末堆积,在加工铣刀15加工过程中,通过气缸12的收缩拉动承载框8横向移动收缩入装置外壳2内部,横向移动的同时会带动防尘遮罩9横向移动,防尘遮罩9横向移动会包裹于装置外壳2的外部,可通过装置外壳2直接包裹于入料口6的一侧,避免碎末的进入,为了避免在收纳零件过程中零件以及外部的碎末掉落至装置外壳2内部,在加工过程中加工铣刀15的转动对零件产生打磨并切割,切割会造成零件掉落,掉落之前由气缸12的伸缩推动承载框8由装置外壳2内伸出,并由过滤网10接住掉落的零件,随后通过振动电机13的抖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导料槽,包括装置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入料口(6),所述入料口(6)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框(8),所述承载框(8)的外部与装置外壳(2)卡槽连接,所述承载框(8)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气缸(12),所述气缸(12)的活塞缸设置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与承载框(8)的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框(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导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2)的上端设置有振动电机(13),所述振动电机(13)的下端设置有承载底座(14),所述承载底座(14)下端的一侧与装置外壳(2)下端的下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底座(14)上端的一侧与振动电机(13)的下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导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8)的下端设置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冬风朱金鸽贾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财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