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报文传输方法、用户面功能、SMF及通信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报文传输方法、用户面功能、SMF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数据平面的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data plane,SRv6)研究中,引入N9(用户面功能与用户面功能之间)支持SRv6机制。
[0003]相关技术中,为了最小化对现有用户面功能的能力影响,SRv6机制的设计遵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
用户面(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
‑
User Plane,GTP
‑
U)的隧道机制,即隧道是逐跳配置的。因此,目前两个用户面功能之间都是独立的一跳,导致报文传输的复杂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报文传输方法、用户面功能、SMF及通信设备,以解决现有报文传输复杂度较高的问题。
[0005]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用户面功能执行,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为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中报文到达的第一个用户面功能,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包括N个用户面功能,N为不小于2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会话管理功能SMF发送的互联网协议IP头增强报文构建规则;根据所述IP头增强报文构建规则,生成第一IP头增强报文,所述第一IP头增强报文包括所述N个用户面功能中除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之外的其他所有用户面功能的地址;发送所述第一IP头增强报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IP头增强报文构建规则,生成第一IP头增强报文,包括:接收无线接入网RAN发送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
用户面GTP
‑
U报文;根据所述IP头增强报文构建规则和所述GTP
‑
U报文,执行第一操作,得到第一IP头增强报文,所述第一操作包括:生成IP头增强报文头,所述IP头增强报文头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及分段地址列表,所述源地址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为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中报文到达的最后一个用户面功能的地址,所述分段地址列表包括所述N个用户面功能中除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之外的其他所有用户面功能的地址;删除所述GTP
‑
U报文中的GTP
‑
U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IP头增强报文构建规则,生成第一IP头增强报文,包括:接收数据网络发送的IP报文;确定所述IP报文对应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根据所述IP头增强报文构建规则和所述IP报文,执行第二操作,得到第一IP头增强报文,所述第二操作,包括:生成IP头增强报文头,所述IP头增强报文头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及分段地址列表,所述源地址为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为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中报文到达的最后一个用户面功能的地址,所述分段地址列表包括所述N个用户面功能中除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之外的其他所有用户面功能的地址,所述分段地址列表中至少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中报文到达的最后一个用户面功能的地址填充有所述TEID。4.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二用户面功能执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为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中的报文到达的第i个用户面功能,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包括N个用户面功能,N为不小于2的整数,i为大于1,且小于N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中的第i
‑
1个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二IP头增强报文,所述第二IP头增强报文的分段地址列表包括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中位于所述第i
‑
1个用户面功能之后的所有后续用户面功能的地址;根据所述第二IP头增强报文,生成第三IP头增强报文,所述第三IP头增强报文的分段地址列表包括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位于所述第i个用户面功能之后的所有后续用户面功能的地址;发送所述第三IP头增强报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IP头增强报文和所述第三IP头增
强报文满足:IP头增强报文头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及分段地址列表,所述源地址为所述用户面功能转发路径中报文到达的第一个用户面功能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为所述用户面功能转发路径中报文到达的最后一个用户面功能的地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地址列表中至少所述最后一个用户面功能的地址填充有IP报文对应的TEID。7.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三用户面功能执行,所述第三用户面功能为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中报文到达的最后一个用户面功能,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包括N个用户面功能,N为不小于2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中的第N
‑
1个用户面功能发送的第四IP头增强报文,所述第四IP头增强报文的分段地址列表包括所述用户面功能转发路径中位于所述第N
‑
1个用户面功能之后的所有后续用户面功能的地址;根据所述第四IP头增强报文,生成目标报文;向目标网络发送所述目标报文;其中,在所述目标报文为IP报文的情况下,所述目标网络为数据网络,在所述目标报文为GTP
‑
U报文的情况下,所述目标网络为无线接入网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IP头增强报文满足:IP头增强报文头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及分段地址列表,所述源地址为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中报文到达的第一个用户面功能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为所述核心网用户面转发路径中的最后一个用户面功能的地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地址列表中至少所述最后一个用户面功能的地址填充有IP报文对应的TEID。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报文为所述GTP
‑
U报文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第四IP头增强报文,生成目标报文,包括:接收SMF发送的GTP
‑
U报文构建规则;根据所述GTP
‑
U报文构建规则和所述第四IP头增强报文,执行第三操作,得到目标报文,所述第三操作包括:生成GTP
‑
U报文头,所述GTP
‑
U报文头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所述源地址为所述第三用户面功能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为所述RAN的地址;添加GTP
‑
U层,所述GTP
‑
U层包括从所述第四IP头增强报文的IP头增强报文头的地址中提取出来的TEID;删除所述IP头增强报文头。1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由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牟彦,陆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