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理农村黑臭水体的异位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理农村黑臭水体的异位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针对黑臭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修复这三类,如清淤疏浚、清水补给、絮凝沉淀、人工湿地等技术;这些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中都有着一定的效果,但是单独作用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很难达在净化黑臭水体的同时达到长效保持的效果。从黑臭水体成因探究发现,水体出现黑臭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水体中大量污染物进入使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速率远大于水体复氧效率,从而使水体处于缺氧或厌氧条件下,原本稳定的循环机制被打破,铁、硫等元素在该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FeS、H2S等使水体发黑发臭的物质,进而导致水体黑臭现象的出现。从黑臭水体产生的根本原因结合“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体净化及生态修复和维护管理”相结合的系统综合、标本兼治、经济适用的综合治理原则要求出发,一种高效、绿色、可长效保持的净化系统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极为重要。随着黑臭水体治理的推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耦合技术在工程应用及研究中逐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理农村黑臭水体的异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生物转笼单元、磁混凝单元,所述生物转笼单元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经生物转笼单元处理后的水体通过出水口流入磁混凝单元中;所述生物转笼单元包括反应槽、转轴、刮泥推板、生物转笼笼体、填料笼、电机、传动装置,所述转轴横置于反应槽中,生物转笼笼体固定于转轴上,所述生物转笼笼体为圆柱体结构,隔板A将横置的笼体长度方向均匀等分为15
‑
30cm的圆柱体,隔板B交汇于圆心处将所述15
‑
30cm的圆柱体进行均分,每个圆柱体均分为4
‑
8个填料笼;所述反应槽为具有一定坡度的长方体结构,末端设置排泥口;所述刮泥推板设置于反应槽的底部;所述传动装置采用齿轮传动或传动带,使电机带动转轴转动;所述填料笼中填充MBBR填料;所述磁混凝单元包括混凝池、磁混凝池、助凝池、斜板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镜清,张政,杨凌云,潘志恒,陈勇,王帅,高宗佑,蒋利伟,王文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