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感应式辊型调控的背衬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工业板带轧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式辊型调控的背衬辊。
技术介绍
[0002]极薄带是板带领域的高端产品,板形是衡量极薄带产品质量的核心指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薄带需求量日益增加,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高
,同时极薄带的板形要求也更加严格。二十辊轧机作为冷轧极薄带的主流设备,其对极薄带的板形控制主要通过背衬辊的辊型调控来实现。传统的背衬辊辊型调整机构,是采用液压缸的活塞杆双面齿条啮合扇形齿轮片带动外偏心环回转进行控制。由于外偏心环相对固定在机架上的鞍座是偏心的,外偏心环回转使得背衬辊芯轴在相应鞍座位置产生变形,从而使相应背衬轴承位置发生变化,再通过中间辊传递给工作辊,使工作辊产生相应变形,从而达到带材板形调控的目的。
[0003]但上述调整机构存在以下问题:由液压传动控制的液压缸齿条齿轮外偏心调整机构,调整速度较慢,灵敏度低;由于液压系统要控制多个液压缸带动不同外偏心环回转,控制较为复杂;液压缸齿条齿轮外偏心机构使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式辊型调控的背衬辊,包括芯轴(1)、端盖(2)、压下齿轮(3)和齿轮定距环(4),所述端盖(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芯轴(1)的两端,所述压下齿轮(3)有两个,分别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芯轴(1)的左右两侧,所述齿轮定距环(4)安装在芯轴(1)上,用于对压下齿轮(3)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轴(1)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鞍座环组(5),在相邻的鞍座环组(5)之间设置有电磁感应组件(6),所述电磁感应组件(6)利用受热膨胀的原理,使背衬辊产生局部形变,再通过辊系依次传递至工作辊,实现工作辊局部凸度的调整,在所述芯轴(1)上设置有轴心通孔(7),在所述轴心通孔(7)内设置有输入导线(8)和输出导线(9),所述输入导线(8)和输出导线(9)的一端与变频电源连接,另一端穿过芯轴(1)与电磁感应组件(6)连接,为电磁感应组件(6)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式辊型调控的背衬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组件(6)包括旋转辊套(601)、推力轴承(602)、电感热胀环(603)、温度传感器(604)、电磁感应线圈(605)和绝热定距环(606),所述旋转辊套(601)通过推力轴承(602)与芯轴(1)连接,所述电感热胀环(603)穿过芯轴(1)设置在旋转辊套(601)内侧中部,所述电感热胀环(603)呈H型,将电感热胀环(603)的外圆周面分为接触区和非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魏书凤,丁青山,王振华,刘文文,刘晓,刘元铭,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