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801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变频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包括装置主体、散热组件和电控组件;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变频器主体,所述变频器主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底板和散热板,所述底板设置在变频器主体的底部,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螺丝,且所述变频器主体通过固定螺丝与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间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板设置在变频器主体的底部表面,所述散热板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盒,其结构合理,在使用的过程中,散热性能好,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同时,续航能力强,方便户外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频器
,具体为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在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泛应用于风机、水泵、提升机等大功率重要电机上。在变频器中,电源的供电可靠性对于整个变频器的稳定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变频器仅有一路供电的方式,不能自动切换电源,一旦电源出现故障,将导致电源无法供电,使整个变频器的运行瘫痪。
[0003]现有的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现有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能够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散热性能好,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同时,续航能力强,方便户外使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其包括装置主体、散热组件和电控组件;
[0009]其中,
[0010]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变频器主体,所述变频器主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
[0011]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底板和散热板,所述底板设置在变频器主体的底部,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螺丝,且所述变频器主体通过固定螺丝与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间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板设置在变频器主体的底部表面,所述散热板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
[0012]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置在变频器主体的一侧,所述控制盒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蜂鸣器,所述控制盒的内腔集成有处理器、电源检测模组、温度检测模组、切换模块以及通讯模块,所述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电源检测模组和温度检测模组,所述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显示屏、蜂鸣器、切换模块以及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无线连接远程终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变频器主体的内腔设置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变频器主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铰接架,所述铰接架之间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且太阳能光伏板与变频器主体内的主电源以及备用电源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撑脚架,且支撑脚架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片。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板的一面延伸至变频器主体的内腔,所述变频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散热片相配合的通孔。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源检测模组包括电路检测芯片、信号发送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切换模块分别与主电源与备用电源连接,方便两个电源之间切换。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远程终端为监控站内的计算机。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变频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板,在散热板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翅片,在散热翅片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实现了对变频器主体的散热,在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扇,通过散热扇对散热翅片散热,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效果,此外通过在变频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板与变频器主体内的主电源与备用电源连接,实现了续航能力,通过在控制盒的内腔设置有温度检测模组,温度检测模组为温度传感器,且探头延伸至变频器主体内腔,实现了温度监控,进一步的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散热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00装置主体、110变频器主体、120操作面板、130铰接架、140太阳能光伏板、200散热组件、210底板、220支撑脚架、230固定螺丝、240散热扇、250散热板、260散热翅片、270散热孔、300电控组件、310控制盒、320显示屏、330蜂鸣器、340处理器、350电源检测模块、360温度检测模组、370切换模块、380通讯模块、390远程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9]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散热性能好,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同时,续航能力强,方便户外使用,请参阅图1至图4,包括装置主体100、散热组件200和电控组件300;
[0032]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4,装置主体100包括变频器主体110,变频器主体110的内腔设置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变频器主体110的前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120,变频器主体110的顶部两侧设置有铰接架130,铰接架130之间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140,且太阳能光伏板140与变频器主体110内的主电源以及备用电源连接,具体的,装置主体100用于变频控制,操作面板120用于人机操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切换电源的变频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00)、散热组件(200)和电控组件(300);其中,所述装置主体(100)包括变频器主体(110),所述变频器主体(110)的前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120);所述散热组件(200)包括底板(210)和散热板(250),所述底板(210)设置在变频器主体(110)的底部,所述底板(210)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螺丝(230),且所述变频器主体(110)通过固定螺丝(230)与底板(210)连接,所述底板(210)的顶部中间设置有散热扇(240),所述散热板(250)设置在变频器主体(110)的底部表面,所述散热板(250)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翅片(260),所述散热翅片(260)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270);所述电控组件(300)包括控制盒(310),所述控制盒(310)设置在变频器主体(110)的一侧,所述控制盒(310)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显示屏(320)和蜂鸣器(330),所述控制盒(310)的内腔集成有处理器(340)、电源检测模组(350)、温度检测模组(360)、切换模块(370)以及通讯模块(380),所述处理器(340)电性输入连接电源检测模组(350)和温度检测模组(360),所述处理器(340)电性输入连接显示屏(320)、蜂鸣器(330)、切换模块(370)以及通讯模块(3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莹陈晨程凤芹李林肖婉丽宋霁澎曲娜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